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清泉明月>第123章 蚊香之价

陈新泉安静的听着族人吹牛抱怨。他时不时跟着大伙的情绪发出一声轻笑或唏嘘。

“话说,那许记杂货铺售卖的新物件,在夜里点上一圈,就算把窗户和蚊帐都掀开了,也没有蚊子进到房间咬人。昨夜我试了一下,在房间里点了一圈,晚上睡觉时房间里凉爽多了。”

(在没有工业污染的时代,蚊子没有受到化工污染,毒性和攻击性没有后来的蚊子那么强。)

有人说起新鲜事物来,牛车里抱怨天气炎热的人,听说市场上居然还有这样的好事物,他们一个个的情绪都兴奋起来。

“是吗?竟有这么好用的物件!那物件叫什么?如何购买?”

马上有人,对这个能驱赶蚊虫的东西,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

谢秀儿听到这里,忍不住笑着看向儿子。

陈新泉见娘亲看向自己,也忍禁不住慧心的笑了笑。

“吁!”

这时,陈三根停住了牛车。

“桐江村路口到了。”

陈三根回头看了看谢秀儿和陈新泉。

谢秀儿跳下牛车,把背篓背上,又把儿子抱下车。

“好了,三根叔谢谢了!”

“谢谢三根爷爷!”

娘俩和陈三根客气一句。

陈三根点点头,挥手对着黄牛上空位置,甩了一鞭子,接着对大黄牛大声叫一声:“走咯!”

大黄牛便迈着沉重的步子,向着梅沙圩走去。

谢秀儿和儿子陈新泉走在回桐江村的路上,一路上偶尔有桐江村的村民路过,认识她的村民便会客气的和她打个招呼。

谢秀儿一一点头回应。

谢昌明与谢江南重新交好,谢江南还把制作竹子射水筒的活计交给谢大山操持。二房的族人在此次稻田蛾虫灾剿灭事件中,分配到的活计比长房族人分配到的活计还要轻松些,加上贩卖竹子的收成,收入竟比长房那边的族人每天还高七八文钱。

二房的族人,这时才想起谢大山的好。如今他们对谢大山也比以前客气许多,连带谢秀儿这个外嫁的女儿回村时也能见到族人的笑脸。

“儿子,你弄出来的那蚊香,看来还真有点用处!”

谢秀儿微微蹙眉:“可惜忘记带一些来你外公家,给他们也用上蚊香,夜里可以驱蚊子。”

“娘亲,这事好办,我们去梅沙圩采买的时候。向许掌柜的买一些便是了。”

陈新泉回答娘亲的话。

他还没有把许三千拥有,低端蚊香市场梅沙圩范围内的独家经营权的事情告诉谢秀儿。

“这蚊香不是谢家四房制作的吗?怎得要去许掌柜铺子里采买?”

谢秀儿本想着,一会要不要去四房那边问问,蚊香如今的市价卖多少钱。只是,碍于某些原因,她并不想去四房主家那地。

这会儿子却说,可去梅沙圩许三千店铺里采买蚊香。难不成,许三千铺子里的蚊香,还能比谢家四房卖的蚊香卖更便宜些?

陈新泉说:“娘,许三千店铺里的蚊香应该是梅沙圩最便宜的蚊香了,当然,除了咱们家自己制作的之外!”

“为何?”

谢秀儿不明白。

“谢家四房发卖的蚊香,最少得要九文钱一盘。许掌柜铺子里的蚊香,虽然只卖两文钱一盘,但是效果是一样的。我听说,许掌柜铺子里的蚊香若是一次性采买的多了,还可以有折扣,听说买十盘送一盘。这么算起来,就不用两文钱一盘了。”

陈新泉解释道。

“哎哟,这东西怎得卖得如此昂贵。若九文钱买一盘蚊香,我都能买三个肉包子了。”

谢秀儿对蚊香的价格非常不满,四房把蚊香价格卖得如此之高,他们是要让普通百姓用不上蚊香这么实用的物件了。

“娘,那不是还有便宜的吗,许掌柜铺子里发卖的蚊香不就是便宜的吗?两文钱一盘,买十送一呢?”

陈新泉笑着解释。

“那许掌柜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我听人说,他背后的东主是县丞孙大人,那孙大人平日里贪的紧。”

“早知道他们将蚊香卖得如此高价,当初就不让你将蚊香配方卖掉了,咱们自己做蚊香,便可以将蚊香价格降低些。”

谢秀儿觉得两文钱一盘的蚊香,价格也太贵了。

她心知蚊香价值几何。

这帮人把蚊香价格卖的如此高昂,她看着眼红得紧。

“这帮奸商,把蚊香发卖的如此之贵,一般人如何能用得起?”

陈新泉居然听到娘亲觉得蚊香买两文钱贵了,当初他可是说过,“两文钱发卖,定是没人愿意买的。”

看来立场不一样了,这价格也是会发生逆转的。

不过娘亲的话,倒是提醒了他。蚊香价格太高,马上就会有翻版蚊香出现,破坏正规的蚊香市场,那样就麻烦大了。

“娘,许掌柜铺子里的蚊香已经很便宜了,你想想人家还要交税,还要应付官老爷的盘剥。他不卖这个价格,哪里有钱去打点官老爷。若不打点好了官老爷就连巡检司的人,都能找一个油头把他给查办了。”

“哎,你说得也对。”听了儿子的话谢秀儿苦着脸,她很认同儿子这句话。

如此说来,谢家四房的文香也是要遭受到官老爷盘剥的。

想到此处,她又觉得谢家四房的蚊香,卖九文钱也不那么贵了。

其实与谢秀儿儿想法完全相反。

自谢江南进献驱蛾虫药方给朝廷。如今衡州府内上至知府,同知,下至巡检司,以及衙门的脚夫都知道了谢举人的深明大义。

县衙,府衙但凡有点眼力的人,谁会此时来谢家收取蚊香发卖的商税,

外加,谢江西把蚊香经营八策研究透了,再把各方关键人物都打通了喂足了,但凡有一点关联的环节,他都给到了相应的好处。

如今,除了谢家四房自愿按照大周朝商税法中最低档次在缴纳商税,谁也没敢想着这个时候来收谢江西的蚊香税。

娘俩说话间,听到村口校场边上有一群八九岁至十二三岁的半大孩子在集群嬉戏。

在高高的站台上站着三个短衫着装的女子。因为隔的太远陈新泉没看清那三人模样。在三个女子旁边还有两个身材高大的精壮大汉。

校场内嬉戏的孩子中,他们相互之间三人一组在争夺着什么,队伍有些混乱但却队列分明。陈新泉看了一眼便随着娘亲离开了校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