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家的心情平复了一下,牛百户举起双手,做了往下压的动作。

场下的声音又恢复安静。

“领粮食的时候,拿着黄册,也是前段时间重新发下来的,每户都有。

拿着黄册,俺,或者张文书必须有一个人在场,所有人必须当场画押,钱粮账簿上和黄册上会登记领取时间和数量,只要花了押就说明你领取了粮食。”

“好了!说完了老的,接下来说坐月子的!

从诊断出怀孕之日起,孕妇每日可以获得一斤小米,每个月一斤蔗糖,每个月一斤肉,每个月十个鸡蛋。

一直领到孩子出生。

接生稳婆的花费所里给了,就不用每家再给了。

孩子出生之后,可以领十六个月的育儿粮,标准是每月三十斤小米,蔗糖五斤,肉十斤,鸡蛋六十个。”

场下的百姓已经惊呆了,这是按照地主家坐月子的标准定的吧,至少以前的百户家媳妇坐月子,没听说过一天能吃上两个鸡蛋。

“咳咳!名单我就不念了,谁家媳妇有了,差不多都知道。

没有怀上的呢,大伙儿回去后,夜里就别闲着了,跟自家屋里的赶紧滚床头,努努力!”

“哈哈……”

“坐月子的说完了,开始说小的。

咳!

从出生那天开始,每个男婴每年五十斤小米,每个女婴每年六十斤小米。每年领取一次,这一条是一直领到七岁!

以后生了女娃娃,想送人的要想一下。

咱们堡里符合条件的七岁以下孩童,是二十七个,谁家的都知道,等会儿散会后回家拿着黄册把粮食领回去。

七岁以上的娃娃是怎么安排的呢?注意听好了!最后两条条至关重要,如果不合格前面的全部取消!

听好了!

所有军户,家中年满七岁的孩童,无论男女,必须在39年十月初一之前,完成入学登记,并进入各屯堡学校入学。

各屯堡不足五十户,必须在39年十月初一之前,迁徙入籍足够的军户。

此为强制学役!时间为九年。

年龄超过16岁的少年,可以免除学役。

所有孩童,在服役期间,由卫所负责午餐食物,一年冬夏两季衣服。

拒绝执行的军户家庭,取消全部福利,只保留土地租种权利,地租提升到七成。

接下来是最后一条!

各屯堡军户,每家年满18岁的家庭成员,无论男女,必须在本屯堡作为民兵接受三年军事训练,训练期间负责参与本屯堡正兵戍卫执勤,各屯堡负责午餐。

军户中年满21岁的家庭成员,人数超过一个,无论男女,必须派出一人进入正兵服役,时间是五年,服役期间享受正兵待遇,有假期和基本月薪钱粮。

大家也别担心女子进入军中收到欺负,这次招女兵是为了训练成医护兵,也就是大夫。有军中的老大夫教授医术,退役后还能作为大夫在所里任职,是有钱粮领的,起码是个小旗的标准!”

“啊!二十多了,孩子们的婚事咋办?”

“是啊!……”

“咳咳!差点漏了,从今起所有军户家庭,孩子结婚时,必须年满18岁!”

“管的太宽了吧,几岁结婚也管!”

“觉得不自由,可以走啊!可以站出来宣布自己放弃这些所有福利,就可以,你想几岁嫁闺女都可以,想几岁娶媳妇都可以!

来来!

随想要自由,站出来!”

“好家伙!好家伙!七岁到二十六岁,全部在服役,可要了血命了!前朝时候也没有这样过啊!”有些人在下面小声的嘀咕。

场下众人嗡嗡议论,就是没有人站起来说“我放弃这些福利,我要自由!”

“一个小孩的学役,二个青年的兵役(民兵和正兵),三个结婚年龄的限制,有一项违规,前面福利全没!缴纳的余粮全部提升到七成!正好跟现在相反着!

张文书,你留在堡里,在仓库等着,给领粮食的人发粮。俺去下面的屯子转转,看看都传达清楚了没!”牛百户也没有继续管还没有议论结束的众人,直接跟张文书说了一声,就骑着马去他下属的屯子巡视去了。

沂水县军户也就千户,影响不大,最多的还是民户。

但是,安东卫现在的常住人口,超过九成是军户,还有一成左右是依附卫所生活的匠户,人数在二十多万,可比沂水县的几千军户多多了。

政策在安东卫的各个墩堡、屯垦村传开后,他们根本不相信,这些新上来的基层百户、总旗们的说法。

天底下哪有这些好事,就是有也轮不到他们头上。

直到被俘虏的三千多军户被放回去了,年龄够五十岁的,不但没有惩罚还领到了拖欠两年的军饷,还有一年的退役津贴。但是他的安东卫军户身份没有了,五十岁以上领取的粮食只有三分之一,还被勒令十年内不能离开安东卫。

五十岁以下的俘虏,全部需要强制服兵役,作为运输舰队的水兵,需要服役十年。

但是他们的家人,还可以享受到军户的福利,只要他们遵守新规定。

然后这些被俘人员的家人们,为了免除处罚,也为了讨好新来的官员,直接听话的遵从,反而家中的老小领回来粮食比他们之前走私时分到的都多。

比如那个老舵手的儿媳和小孙子,因为还不满七岁,能领五十斤小米,他自己的养老粮因为惩罚消减了三分之二,一年只有一百二十斤粮食,加起来有一百七十斤粮食了。

除了明确是给小米的,其他的粮食都是用大米和小麦。

勒令退役时,还一共发了三年的钱粮,现在老舵手站在自家残破的院子里,看着儿媳忙里忙外的操持家务,家里的粮食从来没有这么宽裕过。

“秀霞啊!”老舵手对儿媳妇喊道。

“爹!啥事?”

“栓子也去了五年了,家里全靠你一个妇道人家维持,现在家里宽裕了,你也年轻,俺想给你招个上门女婿。

虽然俺的军籍被销了,但是福顺的军籍还在,咱们家重新分到的军田,全部在福顺名下,也是有五十多亩地的。

你现在还年轻,现在日子好过了,可不能再耽误你,以后得日子还长着呢!”

“爹!……,说的啥话,村里人有人说闲话了?”

“没!俺娘也是从年轻就守寡,那时候俺还没有福顺大呢,劳心劳力的把俺拉扯大,自己身子却垮了,没等俺18,俺娘就没了。

现在看着你这样,就想起了俺娘那时候受的累!

秀霞啊,你是好儿媳妇,亲家也去得早,俺作为公爹,也是爹不是!

俺想来想去,不能拖累你!

前面家里穷,全卫都穷,女不好嫁,男不好娶,现在好了,分了地,也分了粮。

爹有心气给你招个上门女婿了,五十亩地啊,咱们起码是个小地主了。

放心有福顺在,你们以后的孩子,不用改姓!

这么好的条件,那些吃不上饭的民户会有人动心的。

你就安心,此事爹为你张罗了,这么些年四处跑也不是白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