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第98章 穿越必备之水泥

“鲍大厨!一斤小米是多少?”

“领主,你问这个干什么?啊!不会有人背后偷说俺坏话吧!”

“不是啊!前段时间,我让他们制定养老的事情,他们就推出了一天一斤粮的法子,现在我就想知道一斤小米是多少,能吃饱吗?”

“这样啊!也别在这里了,跟我去厨房!”

然后鲍斯就领着李伯笠到了厨房,位于后院的厨房,只为李伯笠一人服务?当然不是了,按照鲍斯的说法,就领主那个小人,哪用得到专门的厨房,随意搭起炉灶,他就给整明白了。

厨房的外间是储藏室,依次排着一大溜木桶,上面贴着红色的标签。

上面写着“粳米,糯米,小米,高粱米,黄米,黏黄米,苽米,大麦粉,燕麦粉,小麦粉(面粉),黑豆,黄豆,红豆,绿豆”

对面的架子上就是各种香料,再往里就是各种酱菜,最里间靠近后门柴房的位置是灶台,大烟囱直接把烟雾排出,厨房里闻不见烟火气。

鲍斯,从香辣架子上,拿过一杆秤,然后依次称了一斤各种粮食,不仅仅是李伯笠问到的小米。

“这就是一斤粮食!这些种类的粮食,每天只要有半斤的量,一个成年人就饿不死,一斤的量就能吃个七八分包,可以干活。

每天二两,可以吊着命!

闹饥荒的时候,就是二两,一两粮食这样吊着命,一直煎熬到下来新粮。”

“看起来也不多啦,放在我吃饭的碗里,也没有多少!”李伯笠从厨房里翻出自己的大海碗,把一斤小米倒进去。这个海碗有多大呢,见过超市里卖白象方便面十二包装送的碗没有,碗口直径差不多要二十厘米,差不多就这么大。

“鲍大厨,那我一次就吃掉一斤多的粮食?”李伯笠对比了一下在碗中的量说道。

“哈哈……,哪能啊!你吃的米啊,煮熟了体积会增加的,每顿饭没有一斤的量,也就半斤!哈哈……”

“那好吧,看起来也是可以的!”最后李伯笠不再纠结。

“领主啊,他们肯定是想全面了,才定下这个量的!就不用担心不够吃的。”鲍斯安慰道。

“再说了,等以后食物种类丰富了,也能减少对粮食的消耗。领主你忘了,只要给你炖肉吃,你吃的米饭就会少很多。是不是!”

“啊!是吗?忘记了,吃肉的时候没有注意自己吃了多少米饭!”李伯笠摸摸自己的头,好像,好像想不起来啊!

厨房里李伯笠不断的倒腾着各种各样的一斤粮食,一会儿装在碗里,一会儿又倒出来,反复看看那种粮食一斤的重量,放进碗里看起来最多。

远在沂水县崔家峪的骑兵训练营地,刘念祖都尉,又发现了新的财路。

“香油!对对!香油,给我进货!多少?”

“一万斤,也就五六百两银子的买卖,你们也好意思,起码千两以上,才符合我刘都尉的身份。”

站在军营外,那间有意义的茶馆铺子那里,刘念祖大手一挥,从嘴里说出来的都是成千上百两银子的生意,看样子很快就往万两发起冲击了。

“大家跟着我,还能没钱赚,由我的骑兵营在后面撑腰,你们怕谁啊!谁不服!干他!”

“对!干他!”

“干他!”

“只要进入沂水县境内,遵守我们的规矩,你们这些行商就可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这是我说的,我刘念祖麾下五百多骑兵,兵甲齐备,谁敢不服!

当然了,在外面还是要低调一点,毕竟高调了惹人嫉妒!”

又跟自己发展起来小行商团队的成员发表完励志演讲,留下手下商量这次香油的进货份额分配。

刘念祖又忙活活的来到靠山的一个新建的院子。

里面浓烟滚滚,看起来就是一个大砖窑,对外也是按照砖窑的名义修建的。

“大师傅呢!烧出来了没有?”刘念祖也不怕脏乱热。

大夏天的就往刚打开的砖窑里面钻,里面的师傅们,几乎赤裸着往外一箩筐一箩筐的用推车送出粉末一样的东西。

“东家!这一窑,看样子比上一次好,但是效果如何还不知道,需要试一下。”满脸灰泥的大师傅,已经看不出面目,只能凭借声音辨别。

外面,一个大木盆,装满了这烧出来的灰粉,一名工匠小心的把洗净的河沙,跟灰粉搅拌在一起。

河沙里有水分,搅拌之后,灰粉颜色变深,最后搅拌均匀之后放在那里等刘念祖的指示。

“不对啊!水少了?”

“把斗拿过来,装满一斗,然后压实了,倒扣在地上。”

“你再,拿个木盆过来,再继续加水,一直加到成泥浆为止,看看用多少水,然后再减少一半的水量,再弄一盆。”

随着他的吩咐,精壮的汉子们,不断用不同的灰粉和沙水这三者的比例尝试。

穿越过的朋友们都知道,这个刘念祖是在鼓捣水泥,可惜他只知道大概是由石头和石灰石煅烧出来的,具体如何他也不知道,所以通过漏洞挣了一点小钱之后,就开始鼓捣水泥。

他可是看到了,自己这个新主子可是能折腾的主,不断地修路。

要说修路的利器,那能少了洋灰了!

“等我鼓捣出洋灰来,让你们这帮土鳖看看,什么是科技!什么是科学!”刘念祖心里暗暗给自己鼓劲,毕竟别人对他的鄙视,他可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咱也是读过洋学堂的人,虽然没有留过洋,老师可是正八经的洋人,学的是科学!”

刘念祖读了四年教会学校,然后又去了读了讲武堂,因为那时候进入了皇帝成傀儡的军阀时期,武人地位高了。

毕业后,成为一方诸侯下面的带领五十人骑兵队的队长。

“把草帘子拿过来,铺上!别晒干了,对!阴干,要慢慢阴干,就跟砖坯一样。”

“侯三!”

“东家,俺在呢!”

“你给我死盯着,谁也不能靠近,每过一个时辰就用水隔着草帘子泼一遍。记住没!”

“记住了!记住了!夜里呢?”

“夜里也看着!草!你个懒货!多找几个一起轮班!”

“三天之后我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