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生逢绝境>第十四章 •就花阴•第二节

  注:暂时决定还是在lof更新,另外关于之前被吞的准备暂时观望一下lof的情况再看是补发还是直接传网盘w恩情中道绝到这次更新就结束了,下一个结局是恨线的何日忘之w

  元熙十四年,秋。

  顾言懿从寝殿跨出门来,黑袍镂金丝,长身玉立,芝兰玉树。他身上有身为天子所特有的威严与矜贵,偏偏眉目间自带三分笑意,一眼望去,似乎并不是什么不可侵犯之人。有如深潭,水面古井无波,内里深不可测。

  两仪殿门外守着的侍卫远远地望见圣上的身影,立刻垂头行礼,一人替他推开两仪殿的大门,弯着腰低下了头。

  “陛下。”

  顾言懿点了点头,微微抬起眸,向殿内望去。

  顾言恩坐在两仪殿后,那个位置他已经坐了数十年。桌上放置着堆叠成小山的文书,顾言恩左手端着一杆朱笔,听见他的声音,微微抬起了头。

  顾言懿时常觉得,顾言恩像来自另一个时空。时间在他身上仿佛停滞了一般,起先,顾言恩大病初愈之时,帝京所有的医师皆言,顾言恩活不过来年冬天。

  可冬天到了,顾言恩却没有死去。不仅是那一个冬天,转年的冬,再一年的冬天„„而今秋寒渐至,冬天又要来了,顾言恩却还是那副苍白无血色的模样,他看起来像下一刻就要陷入永眠,却硬生生地活到了今天。

  “陛下来了。”顾言恩放下手中的朱笔,微微颔首。

  许是小时候调皮被罚多了,15 岁的顾言懿面对自己的四哥还是有点怵,少年天子微不可见地挺了挺胸,正色道:“四哥叫我,是有什么要事吗?”

  顾言恩笑了笑:“要说是要事……能劳烦陛下亲自跑一趟的,自然是要事。陛下不小了,该到婚娶的时候了,前朝催得紧,于是请陛下来,亲自看一看。”

  听了这些话,顾言懿却是一愣,面上神情复杂,眸光微微闪烁。

  顾言恩并未察觉。一面翻出今晨殿中大臣递上来的名册,一面说:“裴家的意思是,要您娶柳家的嫡长女。”

  他抬起头,打趣道:“陛下也见过那位柳小姐的。的确是大家闺秀,相貌出众,气质超尘,陛下的意思呢?”

  顾言懿抿了抿唇。在记忆中搜刮片刻,隐隐约约回忆起那个安安静静的身影,的确是端庄贤淑,笑意也总是浅浅淡淡的。

  他迟疑片刻,缓缓开口道:“朕……还不想过早娶妻。”

  看他这副欲言又止,不情不愿的模样,顾言恩微微皱了皱眉,道:“陛下这是何意?”

  他已至婚龄,又快到正式接过权杖的时候了。以江山社稷为重,断不该做此决断。

  顾言懿沉默不语。

  顾言恩看他一会儿,叹道:“陛下,臣以为您早就不是孩子了。”

  顾言懿一怔。

  顾言恩接着说:“陛下回去再考虑一下,此事我们容后再议。”

  江南水灾,递上来的文书与日俱增,顾言恩许久未曾在两仪殿坐过整日,这几日不得不拿出大把的时间耗在宫里,好容易处理完最后的文书,再抬头时,天色已经隐隐暗去。

  他一边按着自己酸痛的脊椎,一边透过窗向外看去——夜幕里有升腾而起的烟花,今日似乎是什么节日。

  顾言恩眨眨酸涩的眼睛,转身披上了外袍。

  挥退了侍卫,顾言恩一个人沿着喧嚷的长街慢慢走。帝京这么多年来,每年节日无数,这样繁华的夜晚不胜枚举,可总有几个夜晚是特别的。

  他曾与顾言恕一道走过这样的街道,许过誓言,留过回忆,只是斗转星移,“苍天之下,日月所照,风雨所沾,余所愿者,唯汝一人。”也只剩一人记得了。

  就像在惩罚他忘却过一次一般。顾言恩苦笑一声,这条街的每一寸,都有顾言恕的影子。刻在心上,深入骨里,哪怕剜出血肉,敲碎骨头,也无法忘却了。

  远处遥遥传来一阵清脆的笑声,声音欢快灵动,像来自什么不谙世事的少女。顾言恩顺着声音看过去,正看到一位身着水色纱衣的少女小心翼翼地凑在金鱼池边,聚精会神地看另一位少年用纸网捞取金鱼。

  许是哪里的青梅竹马,少年情事。顾言恩轻笑一声,那位少年用尽了渔网,接了店家递过来的陶碗,递到少女手中,侧过头轻轻地笑了。

  在看清少年的侧颜的同时,顾言恩登时便愣住了。

  一刹那间,几日前所有的违和都有了解释,顾言恩快步上前,目光凛冽,面容严肃,冷冷道:“陛下。”

  顾言懿身形一僵。缓缓转过身来。

  半晌,他垂头道:“……四哥。”

  他身边的少女看看顾言恩,又看看他,迷茫地眨了眨眼睛。

  顾言恩看了一眼那位少女,又把目光挪回顾言懿身上,道:“陛下不解释一下吗?”

  顾言懿抿了抿唇,目光游移一瞬,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把少女挡在身后,抬头对上顾言恩的视线,闷声道:“没什么好解释的,就是这样。”

  言下之意,没有什么“暂时不想娶妻”,不过是柳家小姐不合他心意而已。

  顾言恩深吸一口气,勉强压住喉间的痒意,正要斥责他任性胡闹,那少女手里捧着的金鱼却拍出一片水花,顾言恩怔愣一瞬,那少女往顾言懿身后又躲了躲,目光清澈,犹犹豫豫地落到他身上。

  他忽然,就觉得很讽刺。

  他在这条街找到过他爱了一辈子的人,又在这条街与他形同陌路。而今顾言懿和他的爱人站在他的面前,少年的爱意不掺杂质,正是最美好的时候。

  他却要以他自己都不甚在意的江山社稷为由,再去斩断另一人的爱意吗?

  顾言恩沉默良久,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顾言懿在一阵难捱的紧张与不安中,听见顾言恩说:“若你执意如此,那便依你好了。”

  如同过电一般,顾言懿猛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向顾言恩的眼睛。

  楚王摄政这些年,对他称得上是温和,但在关乎大雍未来的事上,向来不曾退让。也正是清楚这一点,顾言懿才没有直言自己的愿望,而是拐弯抹角的说,他尚且不想娶妻。

  却不想这一次,顾言恩竟站在了他的一边。

  顾言恩说:“若下定了决心,便要惜取眼前人,这条路远比你们想象中要难得多。”

  顾言懿眼眶微红,重重地点了点头。

  那少女名叫张彩儿,家世算不上名门,却也称得上是有传承的家族。前朝虽反对声颇多,但在顾言恩的坚持之下,终究还是妥协了。

  婚期定在来年的春天,天子大婚之后,政权也会一并从顾言恩手中让渡出去,正式落到顾言懿的肩上。

  大婚当日,天有祥云,天气和煦。顾言懿身着婚服,先是祭拜过了太后,又走到顾言恩的面前。

  他一身的红色嫁衣,眉目俊朗,气度超群,顾言恩几乎要恍惚,他潜意识里总觉得顾言懿尚且是个孩子,要他很认真很仔细的看顾着才好。而今顾言懿即将大婚,走到他面前的少年挺拔又明亮,正是意气风发,飞扬潇洒的年纪。

  他好好的长大了。

  如同放下一块石头一般,顾言恩笑了笑,对他点了点头。

  那笑意比春风更和煦,并非过往十余年间他面上的笑意,而是真真切切的,有温度的笑容。

  自秦王过世之后,这还是顾言懿第一次看到顾言恩这般笑容,忍不住恍然。

  只是那笑意过于轻松,一直以来紧绷在楚王身上的弦终于松下来,他却不知为何感到害怕。

  觉得自己大抵是想多了。顾言懿摇摇头,移开了目光。

  顾言懿站在红妆之间,锣鼓声声,彩儿顶着鲜红的盖头,受人搀扶着一步一步向他走来,分明是美梦成真的一刻,他却无可抑制地想起过往,他第一次偷偷跑出宫去,在河边树下赌气的时候,头顶传来的沙沙声。

  他本以为那里空无一人,登时吓了一跳,抬头望上去,叶片之间探出一张灰扑扑的笑脸,睁着黑白分明的眼睛看下来,两条小腿在树梢间轻轻摇晃。

  少女好奇地问他:“你是谁呀?”

  而今他站在锣鼓声中,伸出手去牵住了彩儿的手,一拜,二拜,三礼既成,现场欢声如雷动,顾言懿握紧心上人的手,抿着唇笑了。

  而顾言恩在排山倒海的喝彩声里,视线隐隐模糊,恍惚里望见一个人影,那人一身朱色,被身边的灯火衬得愈发明艳俊朗。

  顾言恩心心念念的那个人就站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对他轻轻摇了摇头。

  这么多年来都没有在人前泄露出一丝痛苦的摄政王双唇颤抖,眼眶发红,忍不住向那人前行一步,却又生生忍了下来。

  “……我不过去,你……你不要走。”他轻声说,“狸奴……,我的债,还清了吗?”

  那人负着手,微微向他侧过了头。

  顾言恩喉头梗塞,艰难吞咽一下,哑声道:“我可以……去见你了吗?”

  那人影微微一僵,似乎是吃了一惊,旋即转过身去,没有言语,也没有回答。

  大婚现场欢声又起,他听见司仪高声道:“礼成——!入洞房!”

  狂风拂过,顾言恩微微眯起双眼,再睁开双眸时,顾言恕已经不在了。

  次日清晨,顾言懿站在婚房中,任由彩儿替他整理衣物,大婚尚未结束,今日尚有礼未毕。

  刚刚理顺外袍,戴上发冠,大殿外便传来一阵凌乱的脚步声。

  一侍卫双目泛红,气喘吁吁,双膝一弯,跪倒他的面前。

  顾言懿与他对视一眼,突然浮现出顾言恩昨晚那个异样的笑容,心口猛地一跳,旋即一手抓住那侍卫的领口,道:“出什么事了……是不是……”

  那侍卫眼眶发红,双唇颤抖,惶惶道:“楚王殿下……薨了。”

  顾言懿手一抖,膝盖登时软了下去,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元熙十五年,天子大婚,楚王还政。

  同年,楚王薨。

  注:个人解读版恨线何日忘之,可能有些过激,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