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都市情感>养猪的爱人>第55章

  到了这边陈千歌每天过的极度自律,早上上班九点,他设定的闹钟六点半起床跑步一会儿,回宿舍自己煮个清汤面吃,虽然是个厨房杀手,但基本的面和稀饭他还是会煮一点儿的,中午的正餐就在食堂吃,如果时间不太来得及,他直接跑完步就去李梓楠之前推荐的小笼包老店买一笼包子和豆浆,骑着小电驴去上班。

  说起这个电驴,他还是才学会的。

  单车和四个轮子的车他都会,却没有想到败在了这个电驴身上。还在家时他经常看见陈千阕骑着个电驴载着谢听跑的飞快,以为这根本没啥难度,其实的确没什么难度,但他还是被李梓楠带着练了好久才学会。

  没有买电驴之前,他都是很苦逼地走路上班。

  单位离宿舍不远,走路二十分钟就到了,可骑个电驴终归是要方便一点儿,于是他果断地买了辆电驴,果断地学会。

  水利镇的街上很少有人开小车,常见的交通工具基本就是摩托和老年代步车,见惯了B市道路拥堵的陈千歌,来这边的第一感觉就是,道路顺畅的像是没有便秘的人。

  到单位,李梓楠嘴上叼着个包子朝他点了点头,手上的键盘敲个不停。

  “来挺早。”陈千歌接水泡茶,这把是养生局。

  “嗐,才来,”李梓楠含糊说,递给他一个包子,“吃啵?”

  “不吃,我吃过了。”陈千歌笑着摇头。

  他打开电脑把这几天出纳会计的工作给弄了,领导进来给他们开了个短会,就是交待后续工作的事宜,让陈千歌和李梓楠去科普站,给农民工普及农业上的专业知识,把印刷的的农业生产知识手册也一并给发放了。

  “就先在科普站吧,被泥石流湮没的村庄还在慢慢地收拾中,到现场普及可能不太行,”领导说,“到时候乡村恢复了,再请上级农业部门的专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科普的知识那就比较多了,种植业,养殖业,深加工等,陈千歌做过这类的准备知识,不过还是有些浅显,他都有些害怕那些从小就务农的农民工看到他们这些年轻人给他们普及农业知识会不会笑话,但是没办法,现场指导还不行,只能硬着头皮上。

  好在陈千歌的担心是多余的。

  他俩到了乡政府的科普站,李梓楠是学农林的,由他来普及种植业,陈千歌就在下面把农业生产知识手册发到他们手上。

  期间这些农民大叔听的非常认真,居然还会举手提问,尽管有些意见不是很赞同,但他们还是没有过激的反应。

  “孩子,你这光在大屏幕上给我们看图片我们也看不懂啊,”农民大叔说,“农业这东西得现场展示才有效果,我们地多得很,随便你们怎么实验。”

  “就是,我们都没念过书,你光说那我们哪会啊。”

  “各位叔叔别急,”陈千歌起身说,“现在进行的是线上的流程,到时候会线下指导的。”

  “那就行,”他们各个皮肤都晒得黝黑,脸上的沟壑很深,穿着布料粗糙的衣服,每个人看起来都带着乡村农民的朴实和憨厚,“这几年庄稼收成不好啊,种了一辈子地,现在反而越来越不会了。”

  “你们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你们讲的东西我们就相信你们。”

  李梓楠普及完陈千歌接着说养殖业,在农村,养殖业基本都是鸡鸭鹅,猪和牛那些,怎么合理的运用饲料,是否可以把粮食和饲料混合在一起喂,该怎么打疫苗,陈千歌给他们全部讲述到位。

  科普完下来陈千歌和李梓楠感觉自己嗓子都要冒烟了。

  结束后,那些农民大叔嗓门牛大地说:“可以啊小伙子,你们真有两把刷子呢,还以为现在小年轻都不知道农业发展了。”

  李梓楠开玩笑地回:“没有两把刷子今天能坐在这里吗大叔。”

  “行,下次还有吗?还有的话我带个笔记本写下来。”大叔乐呵呵地说。

  “应该有吧,”陈千歌说,“反正每周会有个两三次,想听就可以来。”

  “好嘞。”

  回到单位干了会儿工作下班,李梓楠邀请陈千歌说,“待会儿别吃食堂了,来我家吃饭。”

  “哟,今天什么日子啊?”陈千歌笑着问。

  “我妈来了,”李梓楠呲牙笑,“做了一大桌子菜,超丰盛。”

  “这就是离家近的底气啊。”陈千歌摇摇头。

  “我想不明白你从B市跑这么远的地方来干什么?”李梓楠问。

  陈千歌觉得,他做的事情让很多人都想不明白,你要让他想,他也想不明白。

  为什么,想做就做了呗,哪有那么多的理由。

  “不知道。”陈千歌说。

  李梓楠一愣,随即攀着他的肩:“算了,也许是冥冥注定的缘分呢,对吧,走,来我家带你回忆妈妈的味道。”

  “行,谢了。”陈千歌笑着说。

  “谢什么,都是同事。”李梓楠说。

  陈千歌听到同事这两个字心里没由来地浮现出一股子惆怅,在还没来之前,耳边听到最多的就是,朋友。

  这一下从朋友越到同事,他还有些不习惯。

  两人上班骑得都是小电驴,李梓楠的宿舍离单位也近,只不过他的小区有些老,里面住的基本都是已经退休的体制人员。

  “明天放假,你有没有什么打算?”李梓楠问。

  陈千歌停好车,“想去县城买一条狗。”

  “狗?你想养狗啊?”李梓楠诧异。

  “嗯,一个人在这边有点无聊,”陈千歌点头,“你要不要一起?我不太熟悉龙王县,你来当个导游呗。”

  “好啊好啊,龙王县很小的,一天都能逛完,”李梓楠点头,“顺便带你去吃一吃龙王县的特色小吃酸辣粉。”

  “听着就挺有食欲的。”陈千歌笑。

  “还有凉面,米粉,”李梓楠说,“我从小吃到大,都吃不腻的。”

  “凉面?我每次上班都看到那一条街上全是凉面店,”陈千歌说,“我寻思开这么多凉面店干什么呢,合着是特色呢。”

  “对,龙王县的凉面跟其他地方不太一样,只有这边的水质能做,而且还是用米做的,”李梓楠解释,“再配上一碗稀饭和萝卜泡菜,味道不摆了。”

  陈千歌被他说的勾起食欲,“明天一早去吃。”

  “行啊。”李梓楠笑的很开心。

  进屋李梓楠的妈妈做的是挺丰盛的,全部都是能叫的上来家常菜,看见李梓楠带同事回家来,热情地招待陈千歌。

  说实话,陈千歌在这一刻真的是有些想家的。

  “叫陈千歌是吧,来,吃这个,”李妈妈用公筷夹菜,“长得也俊,有女朋友了吗?”

  陈千歌还没说话,李梓楠打断他老妈的话,“妈,你不说我都知道你下一句想问什么,人才大学毕业呢,你别把那些邻三邻四的姑娘拿来介绍啊。”

  “你小子,吃饭都堵不住你的嘴。”李妈妈剜了李梓楠一眼。

  陈千歌尴尬地笑了笑,“没有,阿姨。”

  “没有啊,”李妈妈点点头,“你放心,我不会给你介绍对象的,你们现在自身条件这么好还不愁找不到对象吗,不过你要现在想谈恋爱也可以找我哦,阿姨这边有好几位优秀的姑娘。”

  陈千歌求助的眼神看了李梓楠一眼。

  “妈,我真的服了,你这见一个男生就给人介绍对象的毛病能不能改改,”李梓楠无奈,“折磨折磨我得了,你别折磨我同事啊。”

  “知道了知道了。”李妈妈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

  抛却李妈妈的话真的很多以外,这顿饭吃的陈千歌幸福满满,他也知道为什么李梓楠有时候话会那么多了,这基因遗传太强大了。

  吃完饭他俩收拾完碗筷,去小镇的河边消了消食,秋天的风吹在身上轻柔中带点凉爽。

  这边也没有高楼大厦,一眼望去是无尽的庄稼和砖混房,远处的大山耸立,入目皆绿,鸟叫和狗叫混合。

  他好像逐渐融入了农村的生活了,这样还挺自在。

  “你两年服务期满是直接转编还是有什么打算?”李梓楠问他。

  “考公吧,”陈千歌眯眼说,“宇宙的尽头全是编制。”

  “哈哈,说的也是,好像服务三支一扶,考公考研都很有优势,”李梓楠说,“我就不太想奋斗了,到时候直接进编算了,反正到手的机会不用白不用。”

  “挺好。”陈千歌说。

  “哎,B市是不是特别繁华?”李梓楠双眼放光地问,“我还是只有小时候去过一次□□,不过那都太小了,现在记忆模糊得很。”

  “首都嘛,自然是繁华的,”陈千歌说,“城市有城市的好,农村也有农村的好。”

  “农村再好其实也比不过城市,”李梓楠说,“我们这边高考有点难,很多人想考出大山,结果分数线太高了,哎,你听过这样一句话没?”

  “什么话?”

  “全国卷三,让西南的孩子走不出大山。”

  “不可能吧?”陈千歌讶异。

  “嘿,你看一下今年的高考分数线,四川本科率低得吓人,”李梓楠说,“当然像那些学霸不谈啊,反正过了本科线二三十来分吧,喜提大专。”

  陈千歌听笑了,“啊这....确实有点恐怖。”

  “所以,很难。”李梓楠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