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花木兰,又怎么能不认识穆桂英呢?哪怕穆桂英只是演义中的人物,但是打我知道她的时候,她就已经栩栩如生,是和其他人没两样的历史名人了。

  杨家将中穆桂英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人物。

  作为一个故事主人公,却成为后来与其他三位并列齐名的华夏四大巾帼英雄中的一位,穆桂英的魅力可想而知。

  而且,据说穆桂英也是有原型的,其原型是杨业孙子的妻子慕容氏,据说这位就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女战士。“】

  “演义故事主角???”大家都一脸懵逼,不是,大把的历史名人她不香吗?就算一定要讲女的,也不是挑不出几个,讲个演义故事女主角做什么。

  明清时期的人倒是都兴致勃勃,对穆桂英这个戏曲常驻客熟悉得很,对于天幕的心情也就更加理解。

  真要说起来,历史人物和戏曲人物对他们的差别大概就是有没有在历史上做出贡献,但实际上呢,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物。

  何况真要说起来,戏曲人物在精神上鼓舞了那么多人,这难道不是一种贡献吗?

  人的感情就是没有道理可讲的,越是喜欢一个角色,就越偏爱,越不肯把她的位置放低。

  “天幕都说了,穆桂英可是被列为四大巾帼英雄之一,这代表什么?代表人家确实很有用,很重要,影响很大,如何就说不得。”

  争议声不小,可是能引起这样规模的争议,也就可以看出穆桂英的人气是真的高。

  【“关于穆桂英的设定很多,而就如同很多人都喜欢给历史人物们加上一些非凡的身世,例如xx神明转世,或者死后飞升成神等等,穆桂英也有自己的特别设定,她属于那种被神仙收徒的设定。”李一忍俊不禁道:“别说,我还是很喜欢这种设定的。”毕竟她喜欢的历史人物基本都有这种高大上的设定。

  “而穆桂英的老师就是黎山老母,要知道黎山老母可是非常有名的女神仙,在华夏民间信仰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很多道观中都供奉有她的圣像,而且她在历史上的存在感也是杠杠的,为什么呢?

  因为据说她有极为强大的法力,而且擅长教导徒弟,各个时代中的英雄女将,如齐宣王的妻子钟无艳、薛丁山的妻子樊梨花、高君保的妻子刘金定、杨门女将穆桂英、祝英台等,都是黎山老母的门下弟子。

  影响力这么大的黎山老母在道教中自然也是地位很重要的,她被尊称为玉清圣祖紫元君,是知名度和地位都非同凡响。”

  “所以,穆桂英都被设定这么厉害一个师傅了,她她的厉害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一部作品有高潮部分,那么穆桂英挂帅毫无疑问就是这一幕,哪怕这一幕带着悲凉都底色。”

  李一似乎有所感叹,又道:

  “在古代,能成为一军主帅基本上可以在史书记下一笔了,如果功勋卓越,那么青史留名少不了。

  而穆桂英自然都一一get,几番征战沙场,生死间徘徊,她做过先锋,也曾深入险境,更是挂帅出征,大破敌军,大胜归来。”

  “听起来似乎是很威风很厉害很了起,但是她的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哪怕曾经嫁得如意郎君,但是中年丧夫,杨家满门死得只剩下一群寡妇时,穆桂英却能毅然却能扛起家门,挂帅上阵。”

  “真要说起来,这群寡妇都是如此了不起,远胜世间男儿。”

  李一还面色有点古怪,“众所周知宋朝是出了名的怂,可是这一群寡妇却刚强又坚韧不拔,啧,对比不要太鲜明。”就算知道这只是个巧合,可还是让人忍不住想嘲一波你大怂朝。】

  赵匡胤脸上差点挂不住,男人治下的朝廷那么差劲,而一群女人却上阵杀敌,刚硬无比,emmm这换谁谁不想嘲。

  【“只能说幸好宋朝还是有好些出名的将军,不然这对比不要太惨烈。”李一想了想岳飞,想了想狄青,嗯,将军们都是无辜的,垃圾皇帝,占着茅坑不拉屎。

  “穆桂英并不是那种典型的传统女性,她武功高超,精通阵法,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导致她敢爱敢恨,古时候都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她不,她非要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男人,她看中杨宗保,于是就把人抢回去,是很典型的女土匪思路了。

  后来归顺朝廷,也不仅仅为了杨宗保,也是因为她知道寨子不可能一直这样下去,她知道朝廷是强大的,可以碾压寨子的,于是借着杨宗保这个抢回来的老公,她顺势带着寨子归顺朝廷,有个好出路。”

  “嫁入杨家后,她的立场变了,她的想法自然也跟着变了,她考虑的不再是一个小小的崽子,还有家国天下。

  杨家的男人一个个战死,只剩下满门老弱,而当佘太君力荐穆桂英挂帅时,穆桂英也毅然承担起这个责任,凭借自己的能力拿下帅位。

  她不把自己当成弱小,而是成为强大的可以保护国家子民,保护家人的保护者。”

  “当她这么想的时候,她又怎么可能成为弱者呢,思想上强者也成为实际上的强者。”李一微微一笑,她想成为这样的强者。

  “最后的结局自然也是穆桂英大胜。”李一欢喜道:“我很喜欢这个结局,就如同我喜欢像她一样文韬武略样样齐全的女性。

  杨门女将用事实告诉世人,女性并不软弱,并不是一定要三从四德卑躬屈膝,更不只是繁衍后代的工具。

  在别人都以为这一门老弱孤寡只能凄凄惨惨的关上门过日子时,她们却一个个披甲上阵,别人的同情无关紧要,她们要捍卫国家的想法就如同所有的将士一样。

  她们也都是大宋百姓,她们分明有能力上阵杀敌,那她们就要去争取。

  男儿当自强,女儿也当自强。

  杨家的男人没了,可是她们还在,并不是只有男人才能撑得起门楣,并不是只有男人才能上战杀敌。

  她们一次次的告诉世人这个道理。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因为它并不是只写了一个穆桂英,而是写了无数个穆桂英。

  杨门女将告诉所有人,即使是女儿身,也同样不输于男子。”

  李一其实并不喜欢古代让女人冠上夫姓这种事情,但是这一次例外,她并不介意穆桂英也成为杨门女将中的一杨。

  因为杨门女将只代表这些女将军们,一群志同道合,为保家卫国而努力的女战士们,无关其他。

  “无论历史上有没有这位巾帼战神,最后她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并且将谁说女子不如男的信仰传达到人们心中。”

  “所以她怎么不配成为四大巾帼英雄呢?所以她怎么不配被大书特书呢?”

  “她都配!”】

  很多人都心有感概,这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杨家将这个故事讲的是一群为国捐躯的大丈夫,也是一群马革裹尸的女战士,在这里,性别反而是最无关紧要的小事。”李一默然,而后轻轻一叹,“而更让人遗憾的是,不止那群热血男儿都战死了,那群女战士们也死伤殆尽。

  在穆桂英率大军征西夏时,十二寡妇尽数阵亡,而留守杨家的老太君闻听此事,亲赴前线,扶灵而归。”

  ……

  “很遗憾,也很可惜,哪怕知道战争没有不死人的,也由衷为她们而敬佩又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