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综]和古代名人同在【完结】>第40章 跟着展昭去破案39

  阿玉觉得, 他最喜欢古代的一点就是,这年头,娶媳妇成本比较低, 除了聘礼, 基本啥都没有, 你在看现代社会……那娶一个媳妇折腾的, 八年抗战结束了,那媳妇还未必追到呢。

  而且啊,这经济压力更大的人头疼,阿玉有时候想,现代那么多的独身主义,那么多的单身狗, 会不会就是因为谈恋爱花销太大, 结婚接不起造成的。

  你说不可能?呵呵了, 来,咱们算算?追求女孩子需要的花销有多少?一年能翻出一二十个节日需要送礼物不说, 吃饭, 旅行,逛街, 外带各种撑场面的行动,那不都是钱?更要命的屙是, 就这一次次砸下去,一个不好还有被撬墙角的危机。高投入,高风险, 你说你怕不怕?

  等着好容易能结婚了,房子车子什么的不说,首饰就能让不少人滴血,就那么一块石头,骗了多少钱?至于聘礼?那真的只能呵呵了……三斤三两的新闻看了没?13万6000块的聘礼,那是二线城市吧,这消费水平对的上嘛?还有黄金新娘知道不?金镯子挂的浑身都是,这场面,有几个搞得起?

  所以啊,阿玉一直觉得,结婚这样的事儿,还是古代更让人舒坦。看看,这才多久?媒人就已经搞定了赵家大姑娘。

  哦,也不能用搞定这么一个词,外交辞令来说,应该是充分交换了意见,并取得了一致目标……

  ……赵家分界线……

  “大妮子,田媒婆走了?”

  山边缓坡上赵家大木屋院子里,赵大姑娘正洗衣裳呢,远远的,那已经隔了三千里,只能勉强算是表亲的王婆子急匆匆的走了过来,才到门口,张嘴就问起了媒婆的事儿。她可是一接到消息就来了,生怕这死脑筋的丫头,脑子拧起来,推了这一门好亲事。

  “啊,走了。”

  “走了?你这丫头,没浑说什么吧?啊?……哎呀,你倒是给个反应啊……真是的,我都是为了谁?你个混丫头……”

  看着赵大姑娘死命揉搓衣裳,一声不吭的,王婆子只觉得自己这心火就一茬茬的往上窜,啥规矩礼仪的,那是全顾不上了,一脚踹开那竹木虚掩的大门,快走几步,随即一屁股做到了赵大姑娘边上,也不管那小板凳,因为她的突然袭击,吱吱作响,颇有不堪重负的危机,只一门心思叨叨这不省心的闺女。

  “我特意去寻了人探听,那老秦家,真是很不错的人家,别的不说,单是那些家业,就绝对能让你过上舒心日子。家里二十亩地,房子也有十来间,两头牛,家里在开封还有个凉面摊子,一年能进多少钱?再说那小子,虽说因为行二,将来分家会吃亏些,可好歹,那也是在开封府衙门当差的,不说有多体面,光是每月不少的俸禄,就足够养活一家子人了。可见有多稳当。”

  说道这家业,王婆子的眼睛都在发亮,就他们这样的村子里的普通庄稼人而言,家里能有二十亩地,那妥妥都能划拉到小地主的范围里去了,那家业,怎么想怎么兴旺啊,若是她家能有这么些地,不也不用二十亩,能有一半,那她立马就能拍着胸脯,对着这赵家姑侄两个说一句,跟着叔婆混,保你们好日子。

  可惜,这也就是想想,家里七个人,8亩地,连头牛都买不起。自家老头身子又不好,干不动了不说,还要人照顾,靠着独苗的儿子,带着媳妇幸幸苦苦的拼,又要照顾他们两个老的,又要养活下面三个孩子,这日子……所以啊,她再有心,也无力帮衬。

  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帮着这两个孩子多想法子,多打听,免得再让人欺负了去。至于这赵大姑娘的亲事?那更是重中之重,自打田媒婆来过一趟之后,王婆子真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连着八辈的亲戚都给用上了,消息都探听到了衙门里,可见她有多上心。

  “虽说我也听人说了,他们家,因为想给老二在开封买个院子,欠了不少银钱。可咱们女人选人家,别的都是假的,看的长远才要紧,就这一家子攒钱的本事,要我说,等到能分家的时候,这欠款必定是早就还清了的。这样一算,欠着也没什么了对吧。你这里还能换一个同甘共苦的好名声,分家还有个值钱的,开封城里的宅子,多好!有了这一出,哪怕以后那秦家二小子对不住你有别的心思,靠着这一份名声,也足可让你在家里停直了腰杆子……”

  王婆子吧嗒吧嗒的说了半响,将里里外外的,自己得到的有关于秦家的消息都说了一通,还顺带给分析厉害,可以说她这是将女方家长该做的都接过来做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亲戚,做到了这份上,那真不是一般的给力,人品也值得让人称道。

  许是听了这么一出,对这王婆子的用心十分的感激,那垂着头,一直不吭声的赵家姑娘终于将脸抬起来了,带着几分羞意,带着几分欢喜,带着几分轻松的对着王婆子说道:

  “叔婆……我……我明白的……”

  “明白,明白什么啊,你要真明白……”

  等等,这害羞?这欲语还休的……人老成精的王婆子猛地眨了几下眼,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想了好一会儿这才试探的问道:

  “难道说……这事儿你已经应了?”

  微不可见的点了点头的赵大姑娘脑袋已经快要垂到胸口了,好在到底是个山里姑娘,在怎么害羞,还不至于真的说不出话拉力。

  “田媒婆说,秦家愿意我带着铁蛋一起嫁过去,这院子他们可以帮忙租出去,得的银钱正好能攒起来给铁蛋留着将来成亲……我想着,这样的条件……能替我着想,能接受铁蛋,人品应该不坏。对了,叔婆,我听着田媒婆说,那秦家二郎,有武艺,弓箭也好,你说以后铁蛋能跟着学不?”

  这傻姑娘,明明是自己嫁人,想的却都是侄子,说的也都是为侄子打算的话,这样的孩子,王婆子看着心疼,人也越发的心软起来。忍不住伸出手摸了摸这孩子的脑袋,以示安抚。

  不过……连着两句都是田媒婆说,田家那个婆娘,如今这嘴巴这么厉害了?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啊?真的愿意接纳铁蛋去秦家住?愿意帮着养这么个没血缘的孩子?不行,虽说那田媒婆人品还算不错,嘴巴在媒人中也算是靠谱的,可到底这两个孩子如今没了依仗,没了靠山,若是有什么不对,连帮着出头的都没有,这事儿还是不能大意了。

  “听着不错,不过,世人都说,这媒婆的嘴信不过。这样的大事儿……我看这样,明儿我让你叔进城一趟,不对,那小子也不是个会说话的,到时候估计没转晕头都是好的了,还是我自己去,我去开封府,找那秦家二郎去,有什么当面锣对面鼓的,直接帮你问清楚。若是真有这么好,那这门亲事没说的,我也算是能放心。若是……有什么事先掰扯清楚,总比以后知道强,再说了,就目前看来,最起码同意你带着铁蛋一起过日子,应该是没错了。不管怎么说,我这走一趟,好歹也让他们知道,你不是没依没靠没娘家的,将来也不至于被欺负了。”

  王婆子说这最后一句的时候,那气势……怎么看都不像是个老婆子,不知道的还以为谁山大王呢,果然山边上的村子,即使种地的人家,即使是女人,也比平原地区的多了几分彪悍。

  ……

  所以喽,就在阿玉刚开始得瑟亲事定的顺利的不行的档口,他这就让人给找上门了。顶着衙门里不少八卦男看好戏的眼神,阿玉脸不红气不喘,神色镇定的将人直接带到了自家的小院,趁机来了一个双方家长见面的大场面。从这个角度来说,阿玉的厚脸皮,已经可以和城墙想媲美,已经不是别人能看笑话的了。

  当然了,他的这种直接,顺带的还讨好了这个满头花白头发,精神却健硕的老妇人,老太太性子直,看事情也直接,她觉得这是阿玉性子坦荡,是有诚意,这样有诚意的女婿,她怎么可能不满意?而她满意的结果就是,说话越发的直接,一上来就直咧咧的询问各种问题,对于此阿玉表示,他相当的能接受,而且还相当的欣赏。

  怎么说呢,作为一个经历颇多,见识过不少蝇营狗苟事儿的阿玉来说,越是直接,越是简单,他就越是感觉舒坦。所以给予答案自然也就越发的痛快。

  “反正我家人少,目前也没孩子,多这么一个孩子,我寻思着,还正好能让我爷爷解解闷呢,没什么不好的。自家人嘛,就是不和我这住,我成了姑父,还能不多照顾几分?还不如这样痛快,少了来来往往的麻烦……那院子?离着我家不近,离着开封也远,还是土胚房,不值几个钱不说,就是做了嫁妆,那也是白空着多浪费,我这大方些,留给那孩子,反倒是能挣个名声,不亏!……至于以后学功夫,那也没问题,教谁不是教,再说了教好了,过上几年等着长大了,说不得还能成为家里的好帮手,给家里挣肉吃,对吧。”

  阿玉的实话实说震惊了不少人,最起码王婆子惊了,她突然觉得自己好像脑子有些不好了。你说这阿玉说的有没有理?那是肯定的,她听着全是道理,没一点错。可这若是都是对的……那那些为了几个铜板就斤斤计较的……合着那些都是傻子不成?

  罢了罢了,其实真想明白了就会知道,这一切说白了也不过是底气两个字而已。阿玉有底气,所以他能大度,能大气,能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