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综]和古代名人同在【完结】>第39章 跟着展昭去破案38

  即使清如明镜的包大人, 也不能保证这是世上没有陈年积案,而这些积案的形成……看这次的事儿其实就已经很明白了。像是这种没有原告,凶案时间过长, 人证物证皆无的案子, 除非包大人真的往地府去寻, 直接勾魂问案, 不然真心没法子破。

  不只是这一桩,就是当初清理汴河时,那河道里捞上来的一具具尸体,最后不一样是这样的结果?人力总有穷尽,所谓沉冤得雪,那也一样需要运气和机缘, 还有太多的恩怨被时间埋没。

  跟着这些电视里早年的偶像们干了这么久, 阿玉对这一点看的那是相当的清楚。所以对这样的结果也接受的相当的平静。对他来说, 做能做到的,比盲目的追求更实际。也更符合他在这个世界, 这一辈子定下的, 努力让更多人过得好的理想目标。

  比如现在,将那猎户的死讯送达, 看看有没有能帮衬的地方,好让这无辜之人早日入土为安, 轮回转世,这就是他能做的事儿。

  说起这猎户……这世间苦命人果然无处不在。猎户名叫赵铁山,虽说和官家一个姓, 可家里的情况却和皇家隔得天差地远,祖祖辈辈猎户的老赵家,人丁单薄,到了赵铁山这一代,五服之内居然都没人了,可见萧条。

  偏偏剩下的这一家子,也是霉运连连,在赵铁山十六岁的时候,他爹进山遇上了暴雨,跌断了腿,人虽然救了回来,却只撑过了三天,最终还是伤重而亡。而赵铁山的娘当时被感染了风寒,再加上操心丈夫的病,没能好好休息,等着丈夫死了,又伤心过度,所以这一病就在没有好过,两个月后,也跟着走了。

  如此一来,这家里,就只剩下赵铁山,还有一个作为家里老来女的三岁的妹妹。

  刚成人的小子,要带着一个才会走路说话的妹妹过日子,这日子会过成什么样,真是可想而知了。反正因为这妹妹,赵铁山那是过了二十,几近二十五岁,才娶了个守了望门寡,被人说不吉利的同样倒霉的女子为妻。按说,到了这个份上,这一家三口,总能负负得正,顺顺当当的过日子了吧。

  可不想,该倒霉的那就没个完啊,这刚过了几日的舒心日子,滋味还没琢磨过来呢,那赵铁山的媳妇,就因为难产没了。好在还给赵铁山留下了个儿子,不然赵铁山都能直接晕死过去。

  只是香火虽然得济了,这日子却有苦起来了。他刚辛苦拉扯大了妹妹,转眼,又要重新来过,拉扯儿子,这天下的苦头,似乎都往他身上丢啊!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这一次,好歹还有妹妹帮衬。可转头一想,妹妹的嫁妆又成了大问题。为啥?你想啊,有这么个哥哥,有这么个侄子,妹妹势必以后要多往娘家跑,如此一来,若是嫁妆差些,哪家愿意娶这么个有拖油瓶的媳妇?

  赵铁山为此又不得不开始往山里拼命,作为一个猎户,想要拼命除了走的更深些,更远些,自己更危险些,还有什么法子?而这危险了……那么出事儿也就难免了,侥幸什么的,从来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如今没了赵铁山,这家又该怎么过呢?一个十六岁,比阿玉还小一岁的大姑娘,还有一个三岁,豆丁大的奶娃,这日子……阿玉站在院子里,光是听着周围邻里的闲话,都有些开始为他们发愁了。

  咦,说了这么多,你们是不是已经感觉到什么了?是的是的,这个赵家小姑娘就是阿玉的媳妇人选啊,不单是作者这么想,就是阿玉也是这么想的。

  为啥阿玉也这么想?因为他看到了,看到了他都帮着发愁的赵家姑娘的决断,在赵铁山尸首送回家中没多久,这小姑娘就将家里原本赵铁山存下的,准备给她当嫁妆的皮子全都翻了出来,托了院子里另一个猎户去皮子铺折卖,以求能给自家大哥置办个还算体面的葬礼。

  此外,她还另外向村中的药农老爹求告,想求老爹明儿开始能教她一些草药的本事。这对于一个住在山脚下,往常也算认识一些最寻常不值钱草药的女娃来说,确实是能寻到的,最好的活路了。

  而阿玉之所以看重这个姑娘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个时代的女子,有几个敢进山?有几个有这样的决心。要知道这时代的百姓,又被后人称之为拢袖娇民,为什么这么说呢?那就是稍微有些银钱的人家,从早上早饭开始,一直到睡下为止,恨不能就这么笼着手,什么都不干。这有人不干享福了,那么自然的,只要是勤快的,肯干的,就总是能寻到活计做。

  像是这赵家姑娘这样,若是寻个洗衣服做饭之类的,想来也未必就养不活她和侄子两个。可是她为什么要寻药农这样的苦活做呢?

  这姑娘说的好啊,因为这里是她们的家啊,想要寻这样的活计,那只能去城里,去了城里,那么这里怎么办?这屋子,这院子,是她死去的兄长唯一能留给侄子的东西了,她怎么能舍弃?怎么也不能让侄子将来一无所有,没有个安生之处。

  这姑娘显然很有主意,或者在兄长没能及时回来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所以即使边上的人言辞纷纷,什么主意都有,可她愣是能理智的,有条理的,处理每一个问题,这让阿玉看的,忍不住点头。

  这年头,遇上这样的事儿,若是一般没什么主见的女娃会将这事儿演变成什么样?一般来说,姑娘赶紧嫁人,以期多换点聘礼,操办丧礼,托族人抚养侄子,这个算是正常的。

  还有实在没法子过,将侄子送到无子的人家领养,自己嫁人的。不管是那一条,其实都能保证这姑侄活命,甚至后头的法子,还能让姑娘未来的日子轻省些,就是未来说人家都容易些。

  可这个姑娘却摇着头怎么都不肯,由此就可以看出这姑娘的性子有多坚强,即使言语寡淡,却自有坚持。为人也算的上有情有义。这样的姑娘,即使长的不怎么样,可在阿玉的眼里,却十分的顺眼。恩,最起码比秦香莲靠谱……

  既然靠谱……想想前阵子自家老爹因为欠款可能影响到自己婚事时那满脸愁容的表情,阿玉觉得,他有了解决的法子了。看看,这一个人选多合适?年纪合适,性子合适,连着家里也合适……没啥亲戚什么的,以后少多少托关系的……

  (自打阿玉进了衙门,这托关系什么的……就成了他最头疼的事儿了,能稍点亲戚,都像是烧了高香一样让人高兴。)

  有了这么一个想头,阿玉回头在看着赵家姑娘,那小眼神似乎都有点不一样了。哎,成过亲的男人伤不起啊,虽然返老还童什么的,听着挺美的,往日不想这事儿好像也没什么,可……这成亲什么的这么一勾搭,阿玉这心里,就和老房子着火似的,猛地好像又开始殷切期待起来。

  成吧,就这个了,心下这么一定,阿玉也不在多说,只是顺手,给了足足200文的奠仪,充了一次土豪大款,随即就转头往自家村子走去。

  兵贵神速,他爹不是一直着急他的亲事嘛?若是自己有了人选,想来他爹一定很欢喜吧。说不得他娘都能乐的跳起来。

  至于这条件?就那姑娘,阿玉很明白该怎么打动人家,只要说清楚,能帮着帮着养侄子,哦,对了,还能教导些武艺,让这孩子有个傍身的本事,想来那姑娘就是倒贴估计都是肯的。

  当然了,他没那么没品,也干不出这样的事儿来。不过,有个事儿,到时候也要让媒人说清楚,自家这欠款……就看着姑娘有没有这个和自己同甘共苦,一起还账的胆子了。

  都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姑娘会不会退缩了?阿玉人还在路上走,这患得患失的情绪已经起来了,一会儿觉得不至于,他家还账的能力,只要有耳朵的,估计都能算出来,不是太难。那姑娘应该不傻。换一个人家,人可未必容得下她那个侄子了。一会儿又觉得说不定,万一人家不知道他们家的情况,以为他们家是哪种混子人家呢?

  哎呦,要这么说的话,这媒人可不能含糊了,一定要找个可靠的……果然啊,这人一旦动了心思,立马就不是他了。

  不单是不是他了,连着家里人都一并影响了,看看,阿玉这里话还没说完,难得听到自家儿子这么上心,好奇的都要跳脚的阿玉爹,就已经急不可耐的寻阿玉娘去了。

  为啥寻阿玉娘?按照这个时候的规矩,这和媒婆打交道的,一般都是家中主妇,他一个大男人的……可不就是要阿玉娘出面嘛。为了二儿媳妇,阿玉爹还是挺有速度的。

  至于这个人选?阿玉爹很大方的表示,只要阿玉自己觉得合适,那就合适。就是阿玉爷爷都感觉十分的靠谱,这么一个再大哥死后,能想法子撑起家,带着侄子过的女子,最起码性子不错,是个能干的。有了这一条,别的还求啥?他们实在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