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古代言情>异界种田小日子【完结】>第641章 计谋

  做翰林刚开始不为人知,但可以熬资历,熬着熬着等上官致仕又或者卷入某宗大案乃至得病死了,那就可以上位,在皇帝身边久了,皇帝觉得你做事符合心意,就会提拔你,升官速度就跟坐火箭一样。

  尤其是成化朝以后,不但内阁大学士要出自翰林院,连六部尚书也有出自翰林的定例。

  这要是下了基层,想再升京官儿,可全靠政绩了。

  祝泽清这做法在皇帝看来,那就是费力不讨好,明明有最好的选择,他偏要选择最差的。

  皇帝略微严肃地问,“为何不想入翰林?”

  祝泽清回答,“学生喜欢种田,先前水车也是为了学生开辟的三亩梯田才修建的,若不是为了灌溉农田,不然学生也不会干这些事。”

  皇帝,“……”

  好个朴实的想法!

  真是个与众不同的状元郎,竟然喜欢种田!

  皇帝眼睛忽然瞟到御案上的奏折,问道,“你能种什么地?”

  说到老本行,祝泽清回答得无比自信,“什么地都可以种,只要给我地,我都能种出粮食来。”

  皇帝给祝泽清招手,然后把那本让他头疼了好几天的奏折给他,“你看看。”

  祝泽清狐疑地把奏折接到手里,他细致地看了一遍,脑海里就剩几个字,“好有挑战性”,“我愿意去大西北。”

  皇帝不知道怎么的心里仿佛松了口气,“大西北是大梁最贫瘠的地方,几乎没有人想去这个地方任职,你别急着做下决定,想考虑考虑。”

  祝泽清肯定地回答,“不用再考虑了,学生愿意去。”

  皇帝强调,“你要知道,要是去了这个地方,没有政绩,可能一辈子都回不来了,若是朕特招你回来,以后不管干什么,你都会遭人非议,明白严重性吗?”

  祝泽清抱拳,“皇上,请允许学生去大西北。”

  皇帝眼神里满是欣赏,笑着点了点头,“徐公公,去把西北上的任职书给朕取来。”

  “是,皇上。”徐公公立即去吏部取任职书。

  任职书上记录着西北方的官员任职情况,最后一页批注着哪个地方有官职空缺,亟待填补的。

  皇帝看了看任职书,然后把任职书给祝泽清,“你自己挑一个空缺吧。”

  祝泽清准备当县官儿,恰好有一个县官儿空缺。

  这个县叫阳翟县,隶属襄北州,是大西北最贫瘠的县城,上一任县官儿在这里当了三十几年的县官儿,可以说终生未得升迁。

  现在告老还乡,官职就空了出来。

  祝泽清把任职书还给皇帝,“学生想去阳翟县,请皇上允许。”

  皇帝还是不忍心祝泽清去这些地方受苦,除了是小师弟以外,还因为祝泽清那一身才华,“你可知道上一任县官儿终生未能升迁?”

  祝泽清掷地有声道,“学生现在知道了,但是还请皇上相信,学生可以把阳翟县建设起来。”

  皇帝沉默了一会儿,“既然你已经想好,那朕就吩咐吏部,让你去补这个缺。”

  祝泽清谢恩,“多谢皇上。”

  待他离开之后,皇帝问徐公公,“你说他放着京城的荣华富贵不要,偏偏去那贫瘠之地做什么?”

  他非常想不通,“士子寒窗苦读十载,不就为了鲤鱼跃龙门吗?”

  徐公公笑笑道,“皇上,且不说人各有志,奴才看,祝泽清是不同的,只有真正想报效国家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性情,其他士子不过是为了当官儿,为了荣耀,却并不是为了百姓,为了建功立业。”

  皇帝点点头,“朕给他机会,看他能飞多高,另外,西北也确实需要一个人去替朕清扫清扫了。”

  徐公公道,“皇上圣明。”

  ……

  五月初一,朝廷下旨,授一甲第一名祝泽清为阳翟县县令。

  授一甲第二名、第三名为翰林院编修,二甲等九十五人、三甲等二百零二人,拨到各衙门办事。

  授官之后,殿试的所有流程基本宣告结束,剩下的就看二甲和三甲进士,到底能分到什么样的官缺,又或者多久才能等到官缺。

  这个既需要运气,也需要拼人脉,有关系的进士可能很快就能得到六部或寺司吏员以及知县等官缺。

  没关系的进士可能等上几年,才能混个八九品的小吏,每年年俸不过几十两银子,混吃等死没个奔头。

  翰林院,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但这些属于翰林学士的事,翰林院有正五品翰林学士一人,从五品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各二人,正六品侍读、侍讲各二人。

  这些才是翰林院中经常接触皇帝,为皇帝看重之人。

  翰林院修撰,所负责的是史籍编修,再就是负责查阅典籍、整理文稿,将翰林院上官们召对皇帝时所答问的内容整理,以便他们能在皇帝面前更好地表现。

  状元祝泽清放弃了翰林院修撰,让上一任留任,没有再安排别人代替。

  授官的事公布之后,整个京城哗然。

  祝泽清明明是状元,有大好前程,怎么被授了一个芝麻大小的县官儿,关键还是毫无油水可捞的贫困县县官儿!

  上至宰相大人,下至百姓,纷纷猜测皇帝的用意,但圣意难测,岂是他们能揣测的。

  几位师兄、几位好友、一些同窗听说了这件事之后,立马前来问怎么回事。

  祝泽清把真相告诉了他们,在这个时候还来关心他,自然是真心的,对方真心,他也真心相待。

  即便明白了真相,但大家还是感觉好遗憾,祝泽清明明应该是他们这些进士里任最高官职,现在却好似被贬了,去偏远地区任职。

  凌封锦在得知了此事之后,立即进了一趟宫。

  皇帝听了凌封锦的话之后,大吃一惊,“你要去做阳翟县?”

  凌封锦坚定地说道,“皇上,穷山恶水出刁民,泽清需要一个帮忙的人,学生愿意去帮他。”

  皇帝沉默片刻,“老师知道这件事吗?”

  凌封锦语气笃定,“不知道,但是爷爷肯定会同意的。”

  皇帝却没有直接同意,“你先去问问老师,若是老师同意,朕再应允。”

  凌封锦无奈,只好回去问凌老。

  凌老给皇帝送了一封信,第二日,凌封锦被授予阳翟县县丞,随祝泽清赴任。

  祝泽清知道之后,连忙找凌封锦谈话。

  凌封锦告诉祝泽清他心意已决,不用再说什么,而且圣旨已下,无法更改的。

  祝泽清心里一阵感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凌封锦帮他,接下来的路肯定会更加顺畅的。

  被授了官,很快官服送来。

  江一宁看着寒酸的县官儿官服,深深叹了口气,本来泽清应该穿精致的京官儿官服,现在却要穿这样的县官儿官服,落差好大。

  他虽然支持祝泽清的选择,但是内心难免感到失落。

  祝泽清从后面抱住江一宁,轻轻问他,“心里是不是很失望?”

  江一宁摇摇头,“不失望,就是觉得可惜。”

  祝泽清扶住江一宁的肩膀,将人转过来,面向着他,“是不是不理解我的做法?”

  江一宁抿了抿唇,点点头,“是不太理解。”

  祝泽清捏了捏江一宁的脸,真是肉眼可见的不开心,“那我跟你说说,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好不好?”

  江一宁有气无力道,“嗯。”

  祝泽清笑笑,抱着江一宁去了空间商城,坐到沙发上,细细道来。

  “首先,我是真的喜欢种田种地,看到庄稼发芽长大收获,我的内心会得到难以形容的满足感。”

  “其次,京城确实繁华,但是背后确实暗流涌动,各方势力你争我夺,步步都是杀机,我们感觉不到,那是因为尚未处于权利中心,现在我做了官,相当于跳入了那个漩涡,就算不争权夺势,也会被迫去做。”

  “再者,我们有好的种植方法、种子,应该去帮助更多的人。”

  “第四,天高皇帝远才是真正的自由,在京城不管做什么都会被盯着,去了外地,就是土皇帝,想做什么都随我们。”

  “一宁,你现在明白我的想法了吗?”

  江一宁一扫刚才的阴霾,抱住祝泽清的脸亲了一口,“我明白了,我也懂你了,泽清,我会一如既往支持你的。”

  祝泽清把江一宁抱过来,温柔道,“去了阳翟县,我们生一个孩子,好不好?”

  江一宁眼睛眨巴了下,“都听你的。”

  ……

  皇宫。

  叶以看着宫人摆上桌的双色豆糕,问道,“这是食堂卖的?”

  宫人恭敬回答,“是。”

  叶以陷入了思索,他和祝泽清有个约定,什么时候祝泽清卖双色豆糕了,就是他兑现第一个承诺的时候了。

  不知道祝泽清想让他做什么。

  至于毁约,他有些不敢,祝泽清的能力摆在这里,从一介农家子步步高升考上状元,绝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并且他也不是那种过河拆桥的人,答应的,还是要做到。

  叶以下令,“马上端午了,安排一下,本君要出宫去替皇上祈福。”

  “是,贵君。”宫人立马去安排了。

  皇帝格外宠爱叶以,这样的要求非常容易就答应了,而且叶以从来不会提让皇帝为难的要求,很有分寸。

  第二日,叶以就出宫了,并且祝泽清很快得到了消息。

  自从刘殿杰掌控了刘家之后,祝泽清行事方便多了,刘家是三大漕运之一,为他家办事的人非常多,眼线也多,往往想知道什么消息,问一声就知道了。

  现在殿试过了,官也封了,凌封锦想跟江子星成亲了,可是家里那一关很可能过不了。

  祝泽清就给想了一个办法,提高江子星的身份。

  唯一的捷径就是通过叶以。

  也不用做什么,就两人在嘉兴寺偶遇,然后叶以以报答江子星的救命之恩,让皇帝册封江子星一个县主什么的,有了身份,阻碍就会小很多。

  这个计划就祝泽清,江一宁,江子星,凌封锦知道,祝泽清一直奉行秘密越少人知道越好,所以能少一个人知道就少一个人知道。

  端午这日,四人收拾停当,一同前往嘉兴寺。

  这件事唯一的难度是,怎么让叶以知道他们此行的目的?

  祝泽清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他们到来的时候,皇帝竟然已经命人把嘉兴寺给整个围起来了,给叶以包了场子,这让祝泽清没想到。

  叶以出宫一趟不容易,今日必须实现目的。

  祝泽清左右看了看,“那边有一棵李子树,我们去摘李子树。”

  李子树长在嘉兴寺附近的山上,从寺庙里经过,就能看到,若是他们说话大声一些,也能被寺庙里的人听到。

  听了祝泽清的话,大家“跋山涉水”往李子树走去。

  而叶以见皇帝把山寺给围起来了,也挺无奈,他本来打算一个人来,但皇帝非要跟着一起来,然后就成这样了。

  叶以劝道,“皇上,今日许多人前来烧香祈福,你让人围了山寺,其他人就得饶很远去别的寺庙上香了。”

  “一日而已。”皇帝道,“朕难得和你一起出来走走,不想其他人打扰。”

  叶以无言以对。

  过了大概半个时辰,几道声音清晰地传来。

  江一宁伸手够不着李子,然后双手抱住树干一通摇晃,“李子看起来熟透了,应该可以摇下来。”

  “噼里啪啦……”一个个红色的李子像下雨似的掉落下来,砸在大家的头顶上。

  江子星捡起一个吃,“你们快尝尝,好甜啊。”说着捡了一个大的,用衣服擦了擦,喂给凌封锦。

  “一宁,别摇了,吃不完了。”祝泽清把李子捡起来,两只手都拿不住了。

  江一宁左右看了看,把衣服撩起来做了布兜,“放到这兜里来。”

  祝泽清失笑,但实在拿不定,只好放到江一宁的衣服里,“大一起把李子吃了吧。”

  江一宁道,“对对对,把李子吃掉,刚才一时手重,摇太多下来了。”

  四人就在树下吃起了李子。

  江子星伸手拍了拍树干,“这李子确实好吃,要不移栽回去?”

  江一宁道,“用果核来培育吧?挖树不太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