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古代言情>异界种田小日子【完结】>第640章 想下基层

  次日一早,祝泽清整理好状元衣冠,启程前往皇宫,与众新科进士题写上表谢恩的奏本。

  一大早鸿胪寺官员便设表案于奉天殿门之东,锦衣卫设卤簿驾,随着宫门打开,祝泽清率领三百名进士依次进入,来到奉天殿前。

  按照鸿胪寺官员的安排,祝泽清提写上表谢恩的奏本,然后每个进士在其上署上自己的名字。

  随着仪式开始,鸿胪寺官员引领祝泽清,捧着落有所有新科进士签名的奏本置于表案之上,随后祝泽清退立丹墀、御道稍东,其余的进士则以次序立。

  上具皮弁服、御华盖殿。

  执事官行叩头礼、毕,鸿胪寺官奏请升殿,导驾官前导、上升座,作堂下乐。

  鸣鞭。

  文武百官各具朝服行礼、侍班如常仪。

  鸿胪寺官引祝泽清及进士入班,赞四拜,赞进表,然后举表案置于殿中、赞宣表目。

  礼部官跪、宣表目、讫,俯伏、兴,彻案祝泽清及进士、又四拜礼、毕。

  鸣鞭。

  仪式结束,对于众新科进士来说,能够位列朝班,亲眼看到皇帝,并与众多大臣共处一殿,实在是足够回味终生的大事。

  经历辉煌灿烂的一天后,将迎来短暂的“假期”,第二天朝廷不会安排任何事情,新科进士可到城中各处赴宴,到了四月二十四。又会迎来一次隆重的仪式,就是去拜谒文子庙释菜礼。

  从皇宫出来,众新科进士三五成群,纷纷炫耀会去哪位达官显贵府上赴宴,又或者是自设文会,邀请那些名流大儒还有京官出席。

  祝泽清作为状元,想邀请他出席宴会的新科进士最多,不过马上有人得知祝泽清要去赴季玄默的宴,只能作罢,看向祝泽清的目光满是羡慕。

  历史上那么多学子,只有祝泽清是拜了一下师就获得最硬后台的学子。

  真是羡慕都羡慕不来。

  虽然考中进士就等于是有了铁饭碗,但铁饭碗不代表金饭碗,一个同进士出身,连正七品的官缺都得不到,就算是中状元授予的翰林院修撰,也不过才从六品。

  朝廷有人好办事,想升迁,必须要找靠山,所以中了进士后,去那些达官显贵家中投拜帖是当务之急,若是有眼光能投到未来的内阁大学士或者六部主事门下,那未来大树底下便好乘凉。

  ?这些祝泽清都不需要,各个部门儿都有他的大靠山,并且大靠山们还即将跟他一起喝酒,完全没有其他学子的担忧。

  他已经在大树底下了。

  凌封锦,秦玉堂三人朝祝泽清走来。

  凌封锦要跟祝泽清一起去赴宴,秦玉堂三人不知道,但看到好友,自然是要过来打声招唿的。

  祝泽清关心问,“你们接下来去哪里?”

  朝中吏部侍郎是秦玉堂爹爹的同窗,他去吏部侍郎家里赴宴。

  简君杰的爹在朝中也有靠山,他也有去处。

  陶子衡一早也为自己找了靠山,他找到靠山是凌桢。

  说来也是祝泽清的关系,陶子衡是祝泽清的好友,提拔陶子衡,也是在给祝泽清寻找助力。

  而祝泽清是自己人,也相当于拉入自己阵营了,何乐而不为呢?

  三人各自说了一下接下来的去处。

  祝泽清听了之后,不担心了,“那先去赴宴,到时候我们再聚。”

  三人点点头,说好。

  祝泽清和凌封锦往一品楼而去。

  今天一品楼的雅间全部满了,并且出入的全是达官显贵以及金科进士,一品楼为此挂了红,一片喜庆。

  最好的雅间内,祝泽清和凌封锦,连同五位师兄都来了。

  他们这个宴会不像其他人的都是为了巴结上官,就单纯的庆祝一下,替祝泽清高兴,说话、喝酒都非常随意。

  祝泽清给大家倒了一杯酒,“小弟多谢几位师兄的照顾,在此敬上一杯,多谢。”

  二师兄樊世运招了招手,“来,小师弟的酒醇香,大家一起喝。”

  众人提杯,“一起喝。”

  他们在喝酒的时候,江一宁也把几位交好的好友聚到了一起,开心开心。

  凌绍程给大家各倒了一杯果酒,“来,我们一起敬状元夫郎一杯。”

  季君言笑着起哄,“敬状元夫郎。”

  江子星笑道,“谁能想到曾经那个受尽苦难的双儿能成为状元夫郎,命运太奇妙了。”

  江一宁开怀一笑,“我命好啊,遇到泽清之后我就开始发达了,不然还不能认识你们……”

  季君言挑了挑眉,笑道,“那再喝一杯。”

  几人在这里一杯接一杯,祝泽清返回来的时候,江一宁已经喝醉了,“我还能再喝,来,满上。”

  其实大家都喝醉了,只是江一宁醉得最厉害,舌头都捋不直了。

  祝泽清把人扶回了房间,喂下解酒药,随后把人放平,一起躺到床上睡了过去。

  他也喝多了,但比江一宁好很多,保持着清醒。

  未来几天,京城各种宴会不断,喜气连连,就连空气中都飘着酒香味儿。

  ……

  这日是新科进士拜谒文庙的日子,祝泽清作为新科状元,又是排在所有三百名进士的前面。

  拜谒文庙的日子,又称释菜礼,由礼部和国子监的官员主持和引导。

  释菜礼采用的礼器是竹笲,需要用到时令蔬菜,而此时不过春日,北方大地刚解除冰封,蔬菜只有萝卜、白菜以及刚刚长成的芹菜、韭菜等寥寥几种,另外再配上红枣和栗子这两种干果,其中红枣寓意早立志,栗子代表敬畏之心。

  释菜礼先拜先师文子,而后是四配,高子、子思子、学子、照子,最后是十二哲,闵子、冉子、端木子、仲子、卜子、有子、冉子、宰子、冉子、言子、颛师子、朱子。

  过程充满了仪式感,庄严、严肃、毕恭毕敬。

  释菜礼结束后,众新科进士暂时清闲下来,此后几天进士之间联谊的文会和酒宴显着增多。

  再过些日子,朝廷就会放官。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知县等。

  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还有终身不得官者。

  翰林院修撰,从六品,主要职责为掌修国史,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

  祝泽清在了解了翰林院修撰工作后,更加不想留在京城了,这就是一个熬资历做高官的过程,很是无聊,跟他的理想相违背,他准备去向皇帝请官,去基层工作。

  思考了一个时辰后,祝泽清把江一宁叫到跟前,认真跟他说,“朝廷马上就要授官了,按道理说我应该入翰林院,但是我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你之前说你想让我当个县官儿,我去当县官儿怎么样?”

  江一宁盯着祝泽清,看了好一会儿,“我支持你。”

  祝泽清把江一宁抱过来,“做县官儿的话,生活就不如在京城这般滋润了,甚至是需要重头开始。”

  江一宁摇摇头,“我都不怕,只要我们在一起,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好。”祝泽清放开江一宁,“我去找老师说说此事。”

  江一宁拉住祝泽清,“我和你一起去。”

  两人一起来到凌老的院子,凌老在给状元花浇水,两棵状元花都活了,凌老甚是喜欢。

  祝泽清开门见山道,“老师,我想跟你说一件事。”

  凌老扭头看了看祝泽清,“你说,何事?”

  祝泽清抿了抿唇,开口道,“老师,我不想入翰林院,我想去县城做县官儿。”

  凌老动作一顿,随后向祝泽清走来,面色平静,但语气明显急了起来,“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祝泽清又重复了一遍,“老师,我想去县城做官,不想留在京城。”

  凌老许久没有说话,好半响,他终于明白了祝泽清的意思,“老师支持你,但县城会非常苦,你可要有心理准备。”

  祝泽清郑重应道,“学生都明白。”

  凌老拍拍祝泽清的肩膀,“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京城有老师,什么都不用担心。”

  祝泽清行大礼,“学生一路走来,多谢老师照顾,其中恩情,没齿难忘。”

  凌老抬手扶起祝泽清的手臂,“更多的还是你自己努力,否则老师再使劲儿也没办法把你搀扶起来,泽清,大丈夫志在四方,去吧。”

  祝泽清带着江一宁离开了凌老的院子,去皇宫见皇帝了。

  皇帝最近被大西北的干旱问题闹得头疼。

  建水车需要有河流,大西北戈壁滩居多,根本没有河流,就算有,也是小河沟,根本无法建水车,干旱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但祝泽清来求见,他还是见了,“这几日不在外面享受状元荣光,怎么来见朕了?”

  祝泽清行礼后把自己的来意说明了,“请皇上准许。”

  “朕还是第一次听说不想入翰林院,反倒想去吃苦的。”皇帝打量着祝泽清,揣摩他的意思。

  祝泽清微微低着头,平静的站着,显得不卑不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