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其它小说>迷津寺>第8章 | 08隐秘窃语

  【08】

  自那天晚上起,陈琅和棠琳的关系又近了几分,两人几乎可以说是形影不离。

  陈琅走到哪里,棠琳就如同一道影子似的跟在他后面,慢悠悠的,极为惬意,丝毫看不出是被困山顶,倘若不知道,还以为他是来度假的。

  连陈琅这种平时只对着建筑研究,不怎么和其他人交流的也察觉出了一丝微妙的派别关系,如他和棠琳形影不离,邹斯和广盈是夫妻,而贾警官则天天忙着寻找搜救机会,黄莺每天都睡到日上三竿才睡眼朦胧的起来,尼姑除了做每天三餐的饭,平时都待在释迦殿念经说是希望佛祖保佑。

  七人互不干涉,只偶尔每天吃饭的时候寒暄几句。可这看似平衡却又不平衡的关系让陈琅无端心惊,他预感着会发生什么,可又说不清楚。

  当一个地方成为孤岛,而困境迟迟而解决,那么法律秩序将会失衡,对人的意志是一种极大的考验,可陈琅又感到庆幸的一点是,他们之中有一个警察,他在这里充当起了法律的角色。

  在离开这里之前,应当不会发生什么大问题的。

  后院的倒塌的舍利塔陈琅已经做了初步的预估,建筑修复方案还需要拟定。

  他这几天开始着重研究天王殿,这座古寺着实是给他很大的惊喜,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木结构的保护程度都是数一数二的。他推测这座古寺是武周时期的遗留下来的,武后盛行佛教,所建寺庙是唐朝之最。

  “你盯着那几根柱子看了一下午了。”棠琳百无聊赖地说。

  陈琅回头看他,见他在殿内东看看西看看,身高腿长的,着实有些晃眼。陈琅朝他招了招手:“别晃了,过来。”

  棠琳眉梢间透着不耐烦,不情不愿地朝他走去。

  “我都说了古建研究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你硬要跟着来。”陈琅有几分无奈地说。

  “那你一边研究一边给我讲解。”棠琳眉头舒展,似乎觉得这个方法十分可行。

  “研究需要专注,这又不是旅游文物讲解。”

  “啧。”棠琳轻轻嗤了一声,无端生出几分燥郁,细眉蹙着,凤眼微睨着陈琅,孩子般无礼的颐指气使:“不行,我想听你说。”

  陈琅领教过他的我素我行,一旦当下没有满足他的要求,过后不久他就会变着法子找补回来,并且是变本加厉的法子。

  记得有天晚上入睡之前,陈琅无意地说了一句房顶上的公鸡早上很吵,啄瓦片啄得让人心烦。当时棠琳躺在他旁边,闻言便说:“那现在就去把它抓下来。”

  陈琅没有当一回事,只是说早点休息。

  不曾想第二天早上天还未大亮,屋子昏暗地看不真切,陈琅睁眼便看见一道身影一动不动坐在床沿,他顿时吓得头皮发麻,险些叫出来,后来在微光中辨认出那满背的海棠纹身才松了一口气。

  棠琳大约是听到了动静,回头看他。然后竖起了一根手指抵在唇边,做了一个嘘声的动作。陈琅有些不明所以地看着他。棠琳突然狡意的朝眨了眨眼,语气含笑地说:“你听,那只鸡不见了。”

  这句话不知为何让陈琅感到毛骨悚然,他看着棠琳纯良的笑更是觉得说不出的渗人。

  白天的时候他就在槐树下看到那只鸡,那只鸡耸着头,看起来半死不活的样子,羽毛也残缺了几根,人离的近了也不见叫。

  后来他问棠琳,那只鸡怎么不叫了。

  棠琳用他惯常懒洋洋的语气随意答道:“可能舌头被拔了吧。”

  可能他只是随口一说,陈琅倒是记得清清楚楚。

  他觉得棠琳身上的乖戾气着实重了一点,大约在家里是无法无天惯了,又没人敢管他,不然怎么撺掇着朋友来攀岩,最后摔下山崖。

  陈琅回过神来,见棠琳正一瞬不瞬地看着自己。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略微思索说:“这间寺庙大约是武周时期所建的。”

  “哦,有什么区别?”棠琳问道。

  “这区别就大了。”陈琅道:“唐高祖李渊在建立唐朝时把道教作为国教,当时道教盛兴,影响了一批文人墨客,李白诗文里就有浓重的道教色彩,他自称自己为谪仙人,风仙道骨逍遥自在,这是当时很多诗人受道教影响所追求的。”

  棠琳笑道:“求道不过几个字可以概括。”

  陈琅说:“哪几个字?”

  “长生不老。”棠琳精辟地说。

  陈琅一愣,小幅度地点头:“此言倒也不差,古代寻仙问道的皇帝不在少数,其中大多追求长生术。”

  棠琳盯着宝殿之上慈悲佛像,淡淡地说:“死又有什么可怕的呢?活得够久才可怕。”

  “你年纪尚小怎么成天把死挂在嘴边。”

  “随口说说。”棠琳又道:“为什么后来唐朝又尊崇佛教了。”

  陈琅走过去摸了摸一根柱子:“武周时期武后把佛教改为国教,为了维护她的正统地位,武周时期佛教文化到达顶峰。我说这间寺庙难得的原因是,唐武宗李炎继位后下诏拆除全国范围的大批寺庙,以至于唐朝遗留至今的寺庙少之又少。”

  陈琅站在那根巨大木柱旁显得格外修颀,清癯如竹的手覆在朱红的柱子上抚摸着,尽管看上去一如既往的淡定自若,可娓娓道来的叙述里不难听出他的欣喜之意。

  棠琳和他离得近,侧目就能看见陈琅皎洁清辉的眼睛,那只手覆在红柱上,白得晃眼。

  他正欲说什么,外面由远及近地响起了一串脚步声,还伴随着争执,正一步步朝着天王殿前来。

  “好像有人要来。”陈琅说。

  脚步声越来越近之时棠琳一把抓住陈琅躲到了佛像后面。佛像前面有香案摆着供奉的东西,梁上又悬挂着经幡,起到了一定的隐蔽作用。

  踏踏的高跟鞋踏进殿内,一个女声响起:“从云南到这里到底是为了什么?你从不和我说实话?”

  是广盈。

  佛像后面,棠琳的手掌捂住了陈琅的嘴,那双漆黑的眼睛盯着陈琅,他凑近压着嗓音说:“别出声。”

  陈琅轻微的点头,如乌扇一般的睫毛不自觉地颤了一下。两人紧紧地靠在一起,呼吸凑得近,温热的潮气全部洒在对方脸上。

  “我和你说的句句属实,你相信我好吗?”邹斯的声音响了起来。

  “我一直试着让自己相信你,是你,是你从来不信任我,你不告诉我来这座寺庙干嘛,也不告诉我你要做什么。”

  “我不是和你说了吗?是来拜佛的。”邹斯说。

  “拜佛?云南寺庙那么多非得跑到贵州来,你在尼泊尔待了那么多年,佛还没有看够吗?”广盈显然是不相信他的说辞。

  佛像后面,棠琳若有所思的听着他们的对话,眸光闪动。

  殿内烧着香,檀香的味道无比的浓郁,幽幽的,和佛寺沉寂木味混杂在一起。棠琳的手还压在陈琅的嘴上没有放开,他感觉到掌心一片灼热,陈琅呼出的热气全部洒在了他掌心,潮湿的,酥麻的,如同被羽毛挠过一般带着痒意。

  棠琳不由自主地蹙起了眉头,一种陌生又诡异的燥意让他喉咙收紧,心里升起毛毛的狠戾感。

  他松开了手。

  陈琅抬眼看他,素白的脸颊被压的泛红,清亮的眼睛仿佛有层水雾似的。他着实有些不解,躲在佛像后面偷听他们夫妻淡话做什么。

  他凑到棠琳的耳边小声地说:“我们这样偷听好像不太好。”

  棠琳正积攒着一股莫名的郁气,陈琅的突然凑近让他头皮发麻,仿佛汗毛都竖起来了。

  不做他想,棠琳猛然推开陈琅,一把掐住了他的脖子。

  而外面正在争吵,这细微的声音自然没有引起注意。

  陈琅白皙纤细的脖子就这么毫无预兆地被棠琳掐住了,顿时便显出了红痕。他疏离清冷的眉眼微蹙,不明所以地盯着棠琳。

  棠琳看着掐在手里的脆弱脖颈,以及那泛红的印子,突然生出了几分满意感,这样才对,如同捏死一只蚂蚁一般简单,他讨厌超出他控制范围内的事情。

  他又松了手,拉过陈琅,从后面半环抱着他,凑到他耳边小声地说:“哥哥,对不起。”

  陈琅微蹙着眉,表情不怎么好看。而棠琳靠着他,把下巴搭在他肩膀上轻轻地蹭了一下,又是那么的乖巧,若不是脖子上还残留着一丝窒息感,他几乎就要以为刚刚是他的错觉了。

  棠琳故会撒娇卖乖,可怜兮兮还以为别人欺负了他,可那副姿态又实在可爱,也让人怜惜。

  陈琅轻微地摇了一下头示意他不要说话了。

  两人又开始听外面的对话,一时间谁也没有发现这个姿势显然亲昵得过了头。

  “尼泊尔和云南的佛都不是真佛。”邹斯牵过广盈的手:“等我们获救了,我带你去尼泊尔,去印度,去哪里都行。”

  广盈哼了一声:“你最好别骗我,若不是你执意要来贵州这鬼寺庙,我们两个怎么会困在这里。”

  “好话歹话都说了,你要是不信就算了。”邹斯的语气突然硬了起来。

  “那么我们死这里好了!”广盈声音也拔高了,她说:“那警察探路都探几天了,屁都没有。”

  说完她就踏高跟鞋噔噔地走了。

  “害。”邹斯一看又急忙跑了出去。

  大殿内又恢复了安静,陈琅和棠琳从佛像后面慢慢转了出来。

  陈琅若有所思看向门外:“邹老板没有和广盈说实话。”

  “哥哥,你说他来这座寺庙干嘛的?”棠琳饶有兴致地问他。

  “无非有两种,拜佛,别有所求。”陈琅说:“每个人去什么地方都有目的,我是来寺庙研究建筑的,你是摔在山崖上来等朋友的,贾警官是来巡逻的,而邹老板如果不是为了拜佛,想必也不想让别人知晓。”

  “嗯,你说的对。”棠琳嘴角微扬,附和地点了头。

  “但不管他有什么目的都与我们无关,偷听已经是不好的行为了。”陈琅向棠琳说。

  “知道了。”棠琳有些不以为然地说。他一手插在口袋里,身子斜斜地靠在柱子上,漆黑眼睛意味深长地看向已经空荡荡的门口。

  从天王殿出来后,大约已经下午四点了,天气却阴得吓人。

  远远的,陈琅就看见贾炜风尘仆仆的从外面走回来,他头发被雨淋湿,身上的警服也耷拉着,黝黑的脸透着些许喜悦。

  “贾警官,你回来了。”陈琅朝他打招呼。

  “陈工好。”贾炜匆匆点了个头,朝他走来:“又在做研究了。”

  “谈不上,只是观察而已。”

  跟在陈琅背后的棠琳破天荒地朝贾炜打了一个招呼:“贾警官好。”

  连贾炜都有些受宠若惊地看向他,随后又笑眯眯地说:“好,好。”

  “你这是从外面探路回来了?”陈琅说。

  “对,这些天始终没有找到一条能够安全通到山下的路,我实在是惭愧。”贾炜叹气般地摇了摇头。

  “没事,来日方长。”棠琳轻悠悠地说。

  说完,棠琳就晃荡着向前走了,嘴里哼着曲子,看起来心情不错的样子。

  “贾警官那你先忙。”陈琅匆匆的去追棠琳。

  作者有话说:

  道教和佛教在唐朝时期都做过正统国教,唐朝不少诗人就深受道教影响,古代皇帝痴迷道教不少晚年之后追求长生,唐太宗不外乎也是晚年追求长生术炼丹。

  这里分享一个有意思的皇帝,如果说历朝皇帝中谁最痴迷于求仙问道,那一定是明朝的嘉靖帝,他痴迷求道20年不上早朝,不过却朝政大权从未旁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皇帝。私心推荐两本我很喜欢的书《明朝那些事儿》《万历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