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洪荒同人] 阵起洪荒【完结番外】>第156章 番外·灵吉

  见到来人,法海尚还没有什么反应,扑天鹰的脸色却先一步有些扭曲了。

  老实说,扑天鹰同孙悟空其实是挺合得来的脾气。再加上自家主人“阴差阳错”、非常神奇地和猴子发展出的奇妙关系——虽然一开始他和哮天犬确实怎么都想不通,但是不同于哮天犬和某猴还隔着当年的一咬之仇,没能赶上那场比斗的扑天鹰其实还是很从善如流地接受了主人的选择的——怎么着,他都应该“爱屋及乌”地对眼前这位孙悟空的第二任师父表示欢迎和尊重。

  但是,就像每一个学堂里拖后腿的学生都会惧怕学堂中最严肃认真的夫子一样,胸无大志、玩心甚重的扑天鹰也同样对这位诲人不倦的佛子有着极大的敬畏之心。

  若不是金蝉子此时尚未证道归位,是以在确认了自己几个徒弟都各自安好后就一直游历在外,并没有频繁地在他大徒弟的道场停留,恐怕扑天鹰都准备没事绕着峨眉山走,而非像现在这样,一无人——这里的“人”特指他家主人——看着就联合孙悟空并满山的猴子猴孙们在峨眉山上闹个天翻地覆,直把菩提祖师折腾得日日吹胡子瞪眼睛,再也维持不住曾经仙风道骨的气度。

  不过,人都在眼前了,也不能装做看不到。更何况,连金蝉子都出现在这里,再结合之前观世音菩萨的有意提醒、法海背后的圣人身影,显然珍娘被迫卷入的,是新旧佛教的更替之变。

  扑天鹰不着痕迹地瞥了那个手持小斧的青年一眼,哀叹于自己即将看到的“热闹”就要这么离他而去了。但他到底明白孰轻孰重,于是轻推了珍娘一把,后退半步。

  ——自己这种学渣看到教谕般的人物会紧张,那就换好学生上嘛。

  珍娘其实一直都搞不明白为什么扑天鹰见了金蝉子会如同老鼠见了猫般畏避,不过今日入局的人本就是她,自然也当由她出面。见金蝉子阻法海而不伤,珍娘微蹙峨眉,却也没有趁势伤人,只是以戒备的态度同时面对着法海和金蝉子。

  无论金蝉子同孙悟空有着怎样的关系,他们当年又是如何助唐僧西天取经的。自昔年西梁女王与唐僧临终一别,要他自此忘情,从此天上地下、黄泉人间、轮回万千,再无瓜葛而不求生生世世,并在唐僧含泪应允后释然而逝、再不留念,即便唐僧与她同日而殁也未能在地府追上她饮下孟婆汤的脚步时,在不少神佛眼中为情所累,已然与大道无缘的唐僧便于地府以魂魄之身立地而悟,斩破樊笼。

  入世而出世,得情以忘情。唐僧全了西梁女王一世情意,西梁女王从不后悔,却最终选择在自己离开前还佛子以渡劫扁舟。

  ——我做了你的情劫,得偿所愿让你与我红尘共度一生。但比起虚无缥缈的来世,我宁愿求你别后再不负如来,自此于菩提树下拈花而笑,做她最初的记忆里,穿过金碧辉煌的殿堂向她走来的得道高僧。

  于是,唐僧在奈何桥边阖目良久,终是握住了这把西梁女王亲自递出的斩情剑。青丝尽落,佛光穿透魂魄,十世轮回,还有曾经身为金蝉子的记忆一股脑地涌来,让黄泉水都变成了无用的汤剂。

  转世轮回,他还是陈祎,却也不仅仅是陈祎。这一世,他脱胎天地而生,无父无母,像极了曾经的佛子,却也再做不回金蝉子。

  佛祖大乘佛法有济世之心,他虽未归位,却还是在佛祖了然的目光中重新被其收为亲传弟子,仍被人称一声“佛子”,灵山中人、无数同道亦只将他视作金蝉子历劫归来,只待他修为尽复,再高居莲台;而他的四个徒弟,急切切地凑到他身边,担忧着作为“陈祎”的他,情真意切,一如从前。

  于是,他可以继续做唐僧陈祎,也可以做灵山的佛子金蝉子。

  但对于珍娘他们来说,唐僧也好,佛子也罢,既然他回归了灵山,那么只要准提和接引二圣一日不曾死心,他们就必须对他抱有同对所有佛门中人一样的警惕和提防。

  “佛子。”

  珍娘态度坦然,并不为自己的戒备而愧疚。她站在这里,面对金蝉子,是以妖族领袖的身份。道统之争向来残酷,西方二圣对她生出算计之心在先,观世音菩萨有意引她入局在后,她若因为来的是孙悟空的师父、原截教大师兄现佛门如来佛祖的弟子就疏忽大意,才是不该。

  金蝉子当然不会介意珍娘的态度,他本无意走这一遭,是受人所托,才来保法海一命。

  当年截教三仙自黄风怪手中以混元金斗夺得了加持神杵,如来借此将西方教香火气运收归己用,狠狠地削薄了准提、接引对佛门的影响力,也让封神之时被他们渡走的三千红尘客尽数恢复了自由之身。

  截教弟子固然心念教主,但故土难离,也不是所有人都随碧游宫去了另一个世界。他们反客为主,以盘踞已久的灵山为落脚点,重新聚拢在一起,也是让身为洪荒圣人的教主他日不至于在此世界全无牵系和依靠。

  准提、接引之所以成圣,本就与西方教的创立息息相关。这番“引狼入室”,加之新旧天条交替后,大劫渐渐消弭,圣人开始受到天道约束,轻易不能现世,如来便也逐步将西方教握在手中,以其自创的大乘佛法改天换日,化西方教为后世人更为熟悉的、倡导“众生平等”的佛教。

  可准提、接引到底也是圣人,即使面对妖皇帝俊和通天教主的联手谋算,也不至于毫无反抗之力。他们看似猝不及防,被迫避世,却还是在西方教中留下了后手。

  除了封神时强行掠去的截教众人,西方教内毕竟还有他们亲自收入门下的门徒弟子。即使如来有意关注,却也忽视了其中的一位,那就是在所有人眼中闭关已久的灵吉菩萨。

  说来灵吉的闭关也同当日帝俊找他问道脱不开关系。一叶障目,加上灵吉一向好脾气,同如来也算是性情相投,两人对于大乘佛法时常有一致的见解,是以如来也没有想到,准提、接引会从灵吉处下手,在人间留下了法海这么一个“传人”。

  是啦,当年他们能够为了将地府笼在手中,牺牲一个地藏,如今自然也能逼迫灵吉,造出一个法海。

  圣人藏形,无法入凡人梦中,但修为高深又未被约束的灵吉菩萨却是可以。

  若不是灵吉最后拼着几近身陨,冲破了准提、接引因他不从而留下的禁制,告知如来他们在人间留下了法海这么一枚暗子,那么谁也不知道,在重新订立起新秩序后,恢复了太平的人间又会掀起怎样的波涛。

  度己和度人本就是西方教与佛门最大的区分,如来的大乘佛法虽容佛、道、儒于一体,有普渡众生之心,但在诞生之初,却也还是依托了准提和接引的教义。

  准提、接引借圣人道途干扰天机,使法海当真能以屠妖之“功”修成阿罗汉。而一旦有人凭此涅槃,自然也就会有不顾禁令试图复刻这条路的其他人。

  新天条出世,神人已然两隔。

  传道修法只凭机缘,神迹不显人前,那么谁又能干预凡人自己选择的道途?

  到那时,人妖血仇渐深,难道还能指望本就快意恩仇的妖族忍让吗?

  如此一来,帝俊他们谋划的三界新格局也就成了一个笑话。而如来此时取得的胜局也会不可避免地倾颓,令佛门重新倒向准提、接引那边。

  不过,一旦知晓了他们的谋划,仅是法海一人也就算不了什么。

  但谁又能够断言法海身上,还有没有西方二圣留下的其他后手呢?

  如来琢磨着,便让观世音去珍娘面前提了一句。

  在所有卷入乱局的人妖之中,只有替她师父撑起了妖皇之位的珍娘既身份贵重,又显得弱小稚嫩,还能牵动各方神思。

  当年她师祖仗着自己修行不过千年,让无数人轻视了他的存在。如今珍娘的情况岂不也有几分相似?正好承继师门传统。

  以珍娘试法海,若二圣黔驴技穷,败得只会是法海。

  即便二圣有意重现天道在龙吉、三圣母身上的算计,也不曾预料到,伏羲圣王的伏羲琴竟然被帝俊转赠给杨戬,最后落到了珍娘手上。

  然而,当法海以命相搏时,灵吉菩萨却终有不忍。

  误入歧途本不是法海的错,若非准提、接引有意借他之口灌输歧念,法海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死在法海手中的妖族无辜,但被强行干预了人生的法海难道真的罪有应得吗?

  若真有罪,也该罪在他这个“师父”。

  这是一出无解的死局,但终究还是由帝俊开口,请金蝉子出面救了法海一命。

  当年帝俊硬逼灵吉与他论道,纵使那时两人立场相悖,灵吉在意识到还是“东华帝君”的帝俊立道之本上存在的问题时,也还是毫无隐瞒地直言点出了问题的关键。

  世间道关乎妖族天地重塑,点破迷津之情于妖族而言就是天大的因果。

  准提、接引选择灵吉下手,也未必不是看穿了他身上帝俊所欠的偌大恩情。

  身为妖皇的帝俊不能也不该欠下灵吉,而当灵吉承认了法海是他弟子时,因果便有了偿还的可能。

  弟子意味着传承,在修者的世界里,这是等同甚至重于性命的存在。况且,在当年的那一场论道中,灵吉也不是全然没有收获。

  即便死在法海手中,亡于准提、接引算计下的妖族可怜,帝俊也不可能放弃这个机会,给妖族留下那么大的破绽。

  他毕竟曾经是妖皇,身系一族存亡,从来做不到道德上的完美无瑕。

  这或许也是他最后能够揭露给珍娘看的现实,至于珍娘日后要不要踏上同样的道路……但凭本心,只求无悔吧。

  接到熟悉的传音,珍娘怔愣地看着金蝉子带走了法海。

  其实真动起手来,金蝉子或许比她略强,但也强不了太多。然而面对浩然佛法,法海表现出的是远弱于面对妖族时的抵抗之心。

  如果说城隍是法海不曾知晓、不明立场的奇怪存在,那面前这个被妖族也能称一声“佛子”,自出现在他面前便给他一种与梦中菩萨极为相似感觉的和尚,又是为何与妖族和睦相处?

  力不及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原本坚定的信念被动摇。

  法海此时固然活了下来,但谁也不知道,当一切的真相被揭开,在某种程度上足够虔诚执着的法海会变成什么模样,而灵吉菩萨又是否真的能挽救一个佛心崩塌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