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多礼。”

  王母依旧是那副雍容华贵的模样,并不为杨戬失礼的打量而感到生气。相反的,她似乎在竭力表现出自己对杨戬的慈爱,以体现她众神之母的身份。

  “说来本宫好像一直都不曾好好看过你。”她抬手,示意杨戬走近些,然后颇有些感慨地道。

  “太像了,太像了……”王母想要抓住杨戬的手拍一拍,却被杨戬无声地避开。

  不过她也并不在意,继续表演她准备好的柔情宽和。

  “二郎——你母亲当年就是这么称呼你的吧?有没有人同你说过,你长得真的很像你的母亲?”

  瑶池微微低头,掩去了自己嘴角忍不住流泻的那一抹冷笑。

  她心知肚明,这种事当然不会发生。毕竟……谁不知道昔年的云华侍长,瑶姬长公主,是天庭最大的禁忌,最不可提起的存在呢?

  所以,纵使她曾经倾国倾城、剑法通神又有什么用?上位者不愿听闻,再风华绝代的人,也注定要湮没在时间的洪流之中。

  杨戬同样借着垂眸敛去了眼底的冷意。

  从他准备上天的那一刻起,他就做好了心理建设。昊天和瑶池一旦想要用他,必然会再三试探他对旧事的态度,然后……也就会不可避免地提及他的父亲和母亲。

  他本以为自己已经做足了充分的准备,然而当瑶池用这样故作亲近的口吻提起他的母亲时,他却还是忍不住感到恶心。

  举起屠刀的凶手,竟然还要在受害者面前表现出一副怀念惋惜的姿态吗?就好像当日的杀机并不是来自于天庭高高在上的二圣,所有的鲜血和仇怨都可以假装不存在。

  但他知道,自己此时不能对此避而不答。

  于是王母居高临下地俯视着,然后看到杨戬长长的睫毛颤了颤,听到了他一句低声的“没有”。

  杨戬知道自己长得同母亲很像,西王母也好,女娲娘娘也好,都曾在他少年时对着他渐渐长开的五官无声地叹息。

  唯独曾经被母亲深深信任爱戴着的兄长,在自己的这张脸面前毫无动摇。

  而王母此时这般提起,想必也是对他母亲“印象深刻”。

  “当年,唉……天规森严,陛下也是无奈。”

  王母似是在为玉帝开脱,然而从她注视着杨戬不曾挪开的视线便可以知晓,她不过是在借此试探杨戬的态度。

  若杨戬对玉帝都尚能有缓和的余地,那么在她看来,巧妙地隐藏在了玉帝身后的自己,想必不难笼络杨戬到身边。

  毕竟,天庭之上最是位高权重的只有她与玉帝,若杨戬想要在天庭一展身手,总不能将两个都得罪了。而要从他们中择其一,比起亲自动手的玉帝,难道不是她更容易说服自己去依附吗?

  “娘娘。”杨戬果断打断了王母接下来的话语,从袖袍中取出一个白玉匣子,双手递到王母面前。

  “娘娘,此乃九叶灵芝草,还请娘娘过目。”

  王母接过匣子,也不打开看一眼,只是随手放到了一旁。

  “不过是一株仙草而已,本宫自然信得过二郎。”九叶灵芝草于王母而言确实算不了什么。若不是需要找件小事来支使、试探杨戬,王母根本就不会发现她的瑶池之中丢了这么一株仙草。

  “只是那盗草的小贼?”

  “娘娘既然不欲声张,我便只取回了仙草。”

  杨戬低眉垂目,但挺直的脊背却不见半点乖顺,连带着话语中都似乎带了桀骜与不驯。

  “只是恰逢齐天大圣邀我一道降服碧波潭九头虫,借哮天犬之力,伤他一头而已。”

  “哦?如此,便也罢了。”

  王母看着杨戬这般模样,还是忍不住在心底再一次感到惋惜。若他不是瑶姬的儿子,若他能够再驯服一些,那该有多好啊。

  她想着天奴自下界探得的消息。

  杨戬或许是不欲在事态敲定前闹出太大的动静,故而并不曾摆开架势来为她取回九叶灵芝草,为天庭讨回颜面。然而,一个轻描淡写的离间之计,便使得万圣公主在失去使她在龙宫之中有如此足的底气的父亲后,又与她看不清的,但实则是她此时唯一的依靠的九头虫离心。

  杨戬有意保住了万圣公主的所有兄弟侄儿。而失去了宠爱自己的父亲,又因为佛宝和九叶灵芝草与丈夫闹翻,空有野心却无实力的万圣公主怕不是就要在原本能够让她肆意妄为的碧波潭中感受到什么叫做束缚与憋屈。

  到如今,万圣公主已经只剩下两条路可走。

  一条就是在认为是她惹来了大祸,害死了父亲的兄弟侄儿们的白眼中寄人篱下,继续厚颜留在碧波潭中;另一条,便是同她已经看不上眼,关系也因为争吵而降到了冰点的丈夫一道背井离乡,前往人生地不熟的北海。

  杨戬除了替她取回九叶灵芝草以外看似什么都没有做。然而刻意引导出的局面,活着的龙子龙孙还有九头虫,却让胆敢挑衅她威严的罪魁祸首陷入困局,得到了可见的、伴随她一生的惩罚。

  如此心计手段,兵不血刃……王母再想想封神一战时杨戬的表现,看着他的眼神愈发炽热了起来。

  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只要杨戬愿意折腰,她也不介意放下她对瑶姬的芥蒂。更何况,天庭九位太子的死她都可以一笑了之,杨戬又有什么不能向她低头的?

  只是想偷懒并且觉得万圣公主倒也罪不至死的杨戬:所以瑶池果然会如他所想的那般,脑补出足够复杂又合她心意的行为逻辑。

  两人之间一时又沉默了下来,只等谁先沉不住气,挑起密信之中那个不能为他人所知的话题。

  然而真要比耐心,养尊处优已久,自以为成竹在胸的王母又如何比得过杨戬?

  或许说,正是因为觉得自己占尽了上风,方才想着“纵容”小辈一二。便是由她先踏出那一步又如何?总归,事成之后杨戬总是要为她所用的。

  “二郎,你可曾怨过本宫和陛下?”

  “不敢。”

  “既是不敢,想必是怨的。”王母摆了摆手,示意自己并不介意这一点。“只是,正如本宫所言,天规森严,连本宫与陛下也不敢有所违逆。”

  杨戬平静地看着王母,两人都心知肚明,末尾的那句话纯属虚言。

  天规固然森严,但可以钻的空子却有不少,就比如当年龙吉公主与洪锦的姻缘牵连。同样的仙凡相恋,只因月老亲自下凡牵线,一并带来了王母娘娘的玉旨册封,给了洪锦一个有名无实的小仙职位,这便成了一出喜事,而无半点天罚降临。

  “本宫有时亦有不忍之心。可惜,天庭之中执掌天条之人,却只会一板一眼地听从陛下的命令。

  “二郎可愿与本宫合作,解本宫之烦忧?

  “毕竟,法理纵由天定,但执行之人却能有自己的想法。”

  杨戬沉默,而后躬身行礼。不是一开始极为敷衍的一低头,而是郑重的大礼。

  “我已将诚意送到娘娘面前,剩下的,就有劳娘娘了。”

  他既肯亲自替王母取回九叶灵芝草并送到御前,本就是应允的意思。

  “是了……”王母一怔,旋即不由得有几分喜形于色。“你既应允,本宫定会助你一臂之力。”

  “既如此,小神就先行告退了。”

  转换的自称代表了杨戬的意思,王母也不再多留他,而是谋划着如何让玉帝尽快点头。

  “杨戬,日后……切莫让本宫失望。”

  “小神明白。”

  待杨戬踏出瑶池,早已侯在瑶池外面许久的天兵迎上前来,冲杨戬一礼。

  “真君,吾奉陛下之命,前来请真君往凌霄宝殿觐见。”

  而在他旁边,是被人以术法定住身形,发不出半点声音,却仍瞪大了眼睛试图挣扎的天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