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第367章 南苑武举考试

此地曾深得英宗皇帝垂青,初登皇位之际,他几乎每日皆亲临此处,与诸位将领一同演练排兵布阵之法以及上阵杀敌之技艺。

如此充满激情与斗志之人,实乃热血方刚的中二少年。然而世事难料,命运无常,英宗于土木堡一役不幸被也先掳走,成为了蒙古的人质,获得了一年多深造留学机会。

等英宗学成再回来的时候,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备受宠爱的南苑,如今已不再受宠。

而现今的崇祯帝似乎也有步英宗后尘之势。

城中那些文官对此深感困惑不解。不得不说,这老朱家的皇帝们实在少有正常人,崇祯更是将前几任皇帝的特点汇聚一身,可以说是集大成者。

他不仅如英宗、武宗般热衷于统兵征战沙场,同时又似熹宗一般痴迷于机械木工之道,但并非只是浅尝辄止,而是颇具造诣。上次在西苑展示的蒸汽机便令众多人大惊失色。此外,他还与宪宗相似,偏好年长女人……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总之一句话,崇祯在大臣的眼里,已经是很难搞了,他不愿深居后宫,有点太张扬了。

今日清晨,崇祯皇帝早早地起身洗漱完毕,然后换上了一套较为正式些的常服。他头顶戴着一顶软纱质地的唐巾,身上则穿着一袭紫色刺绣着金龙图案的袍子。崇祯将前襟整齐地扎起,并塞进腰间,使得整个人看起来既精神又干练。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脚底下那双镶嵌着金色丝线的飞凤靴,其精美的工艺和华丽的装饰让人不禁为之侧目。

此次出行,崇祯带上了李邦华、徐光启、杨嗣昌等诸位大臣一同前往。除此之外,跟随在他们身后的还有众多帝党成员,无论官职高低,皆不分内外。

其实,崇祯原本还想着能否携带周皇后或是田贵妃、袁贵妃以及曹静照等后宫嫔妃一同前来,但这个想法才刚提出来,便立刻遭到了下方众臣的极力反对。

就连一直陪伴在身旁的大太监王承恩也表示并不支持他这样做。面对如此局面,崇祯心中虽然有些不悦,但也无可奈何,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

七人梃击案仍在紧锣密鼓地调查当中,但已然步入了冗长繁复、令人难耐的流程之中。对此,崇祯帝已不再上心,毕竟他心里清楚幕后主使者究竟是何方神圣。那帮人无非是想借此敲打警示一番罢了,倘若真要取他性命,大可使出下毒或推其入水等手段。只可惜他们未曾尝试过,故而不知晓这些招数对崇祯根本毫无杀伤力。

一队人马在百位侍卫的簇拥之下缓缓前行,穿过一座牌坊,眼前便是那片宽阔无垠的校场。这校场规模宏大,分内场外场两部分。内场四周筑有高墙,方圆足有四十里;而外场则更甚,有着百里之广的空旷地带。演武厅气势恢宏,乃是一座由九间宫殿组成的庞大建筑,朱红色的大门搭配黄色琉璃瓦,显得格外庄重肃穆。门前矗立着华表和石兽,还有雕刻精美的文龙与麒麟。如此珍贵之物,皆被朱红色的栅栏悉心围护起来。

崇祯帝并不主张大肆兴修土木工程,尤其在水泥和红砖尚未问世之际,这些原有的旧式校场尚能勉强派上用场。新的改革主要是改革人心,不要太在意这些外在表现形式。

左侧的台上高耸着一根笔直入云的黄漆旗杆,顶部悬挂着一面鲜艳的杏黄旗。至于那面旗帜上究竟题写了何种字样,无人能知。

虽然崇祯伸出手臂当作棚子遮住耀眼的阳光,全神贯注地凝视着那面杏黄旗,试图看清上面所写的字迹。然而,可恶的东风却偏偏调皮捣蛋,不停地吹拂着旗帜,使得它翻卷舞动,始终无法让人看清楚上面的字样。

崇祯暗自思忖道:\"想必应该是'大明皇家军事学院'这几个字吧。绝不可能是简单的'老朱家'三个字啊!\"

在杏黄旗旁边,还竖立着一根红色旗杆,高度仅为黄色旗杆的一半,但上面赫然醒目地书写着\"日月\"二字。

这其实是崇祯自己的一项小小的创意发明。原本,\"日\"和\"月\"分别印在两面不同的旗帜上,而如今,崇祯将它们合并到了一起。他坚信,只有一面旗帜上同时拥有太阳和月亮,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伟大的明朝。

此时此刻,舞台上众多身着盔甲的军官们笔直地站立着,头盔和铠甲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为整个场面增添了庄严而热烈的氛围。如此众多英姿飒爽的军官齐聚一堂,无疑令人感到心旷神怡、赏心悦目。

在舞台两侧,摆放着许多色彩鲜艳、样式各异的令旗,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与此同时,一旁的各种乐器琳琅满目,器乐坊的乐师们早已恭候多时,随时准备奏起激昂的乐章。

此时此刻,仍身处台上如意顶帐篷之中的兵部尚书王之臣及其身旁的众多属官们,一见到皇帝驾临此地,便迫不及待地飞奔而下台阶,齐刷刷地跪倒在一侧。崇祯皇帝见状,急忙迈步向前,将他们一一扶起。

说起这兵部近来的遭遇,实在有些令人怜悯。让皇帝见到了兵部官员,莫名就有种不好意思的感觉。

兵部诸多职权已被军机处横刀夺走,但幸运的是,崇祯皇帝颇具远见卓识,特意挑选了一位温文尔雅、与世无争的好好先生——王之臣来担任此兵部尚书一职。

正因如此,兵部才未惹出什么乱子来。现今这场武举考试交由兵部负责筹备,更是让整个兵部看上去愈发像是一个纯粹的后勤武装部了。

崇祯皇帝心中略感愧疚,轻轻地拍了拍王之臣的肩膀,这种独特的亲昵举动也显示出他与明朝其他历代君王有所不同之处。

\"王爱卿啊,这段时间真是难为你了。\" 王之臣听后满脸激动之情难以自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