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第363章 攘外必先安内,还是一样的配方,不一样的是味道

然而此时此刻,杨嗣昌却也不禁为如今正踌躇满志、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熊文灿感到一丝惋惜与遗憾。至于是不是真正的惋惜与遗憾,只有杨嗣昌自己知道了。

“陛下此般行事,难免会让人觉得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之意啊!

哦,不不不……是微臣言语有失偏颇了,毕竟南居益担任福建巡抚一职还要早于熊文灿呢。

只是这熊文灿着实有些憋屈,他就像那辛勤栽种桃树之人,满心欢喜地期待着来年收获丰硕的果实。然而,当丰收季节来临,正准备享受收获喜悦之时,却猛然发现上头多出了一个严苛难缠的婆婆。

想必到那时候的熊文灿定会如同今日这般,心急火燎地写下一封加急奏疏向陛下诉苦吧!”

崇祯难得从下面的大臣里,听到如此风趣幽默的话语,那之前的倪元璐和李邦华可说不出来这样的话。

崇祯乐得哈哈大笑,待一阵笑声过去之后,接着说道。

“正如杨爱卿所说,朕绝对不会是那种刻薄寡恩、无情无义之人。这熊文灿确实是个善于玩弄手段、左右逢源的人。

原本只是因为一些偶然的机会,为了招安这些海盗,才让他当上了福建省的巡抚,成为一方封疆大吏。实际上,以他的才能和性格,更适合去担任京城里负责主持仪式,接待宾客的礼部尚书。

这个职位才是朕早已替他设想好的归宿。

不过,此事切不可对外宣扬,只需朕与爱卿二人知晓即可。”

“喏。”

崇祯皇帝随手拿起放在龙案之上的第二封来自辽东的加急奏报,他习惯于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来处理政务,而不愿意一开始就面对难题。更何况关于辽东镇守军那边的事情相对而言并不算太过棘手。

即便如今建州女真得到了察哈尔部、科尔沁部、喀尔喀部以及喀喇沁等蒙古左翼诸多部落的协助,双方联军一同进攻大明疆土,但最坏的情况无非就是锦州和宁远两座军事重镇完全沦陷,大明失去了这两处重要的战略要地,失去了辽西走廊的战略纵深,仅剩下一座毫无屏障保护的山海关而已。

这样的局面对崇祯皇帝来说还远未到达天崩地裂的程度,毕竟敌人尚未绕道蒙古高原和燕山,从蓟镇攻破喜峰口,没有如旧时空一般长驱直入、横扫京畿之地,更谈不上率军兵临城下、在京师周边耀武扬威了。

这是一个帝国悬之未发的伤痛,这一世的崇祯布置好了三塔和二塔,怎么会让这样的情况再次发生。

崇祯笑着对杨嗣昌说。

“文弱,这辽东急报你与朕的看法可是一致?“

“陛下圣明,臣不敢及。只是臣有一个想法,在这里不吐不快。”

“讲。”崇祯已经揭开了信封,看起了里面的内容。

“陛下,咱们不得不承认,现在大明的军队无法和建奴的军队抗衡。

臣以为······”杨嗣昌抬头看看崇祯的脸色,年轻人的脸上没有丝毫的异常,手上不时翻动着信件,只有微微点头,证明他听见去杨嗣昌说的话了。

杨嗣昌看了皇帝这样的反应,他先前冒出来的虚汗,没有再接着冒,直接说大明的军队不如建奴的建奴的军队这种话,杨嗣昌是要冒风险的。

“臣认为要想抵御外敌入侵,首先必须确保国内安定。

塞外那些以游牧、渔猎为生的部落,每隔几十年才会出现一位英明神武的首领,这并非罕见之事。

比如成祖时期的阿鲁台、马哈木,英宗时期的也先,世宗时期的俺答汗,无一不是威震天下的一代枭雄!

然而,这些人却存在着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的统治缺乏连续性,后继无人。

他们的兴起如同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所以陛下,请听微臣一言,对于这些敌人,臣先说的就是急速兴盛起来的建奴。

朝廷应当采取安抚赏赐的策略,将其慢慢削弱。此乃微臣为国家深思熟虑、谋划长远的计策啊!

正如陛下方才所言,如今大明朝四周皆有劲敌环伺,我们无法同时与所有敌人开战,唯有边打边和,不要妄动刀兵,方为上策。”

这时候的杨嗣昌显然是说到心底的痒处,在皇帝面前是侃侃而谈,说不尽的意气风发。

“爱卿以为谁该打,又是谁该和?”

崇祯放下了手中的信件,看着杨嗣昌兴高采烈,就差手舞足蹈的样子,崇祯的内心不禁感叹。

杨嗣昌还是原来的杨嗣昌,到底还是旧时空那一套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只是这样的策略害死了原来的卢象升,惹得后世唾骂。

却不能说这种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不适合当今的大明。

他崇祯是有钱有银子,却是变不出粮草,变不出精良的武器,忠诚的精兵悍将,就这样拿着现在的军队去和精锐的八旗军队年年硬顶,是得不偿失,严重挫伤锐气的。

“陛下,依微臣之见,当下天下之势可分为“两打两和”。

首先谈谈这两打:其一便是云贵地区的奢安之乱,此乱自天启年间便已存在,而今朱燮元已将奢、安两家土司的军队驱赶至深山之中。此时,动武相较于招安而言,胜算略低。

何况西南还有秦老将军在,对于奢安两家土司,水磨功夫慢慢磨就是,却是影响不了大局。

其二则是陕西的民变,此地民风彪悍,若不采取强硬手段予以镇压,恐难以平息。幸得陛下英明决断,派出了洪承畴与孙传庭两位大将前去平叛,此二人皆乃当世之翘楚。

以后若是再出现连续不断的民乱,只需要出动四大镇的军队即可,不需朝廷再抽调客兵,劳民伤财。

臣听闻孙传庭已经在陕西开始清算军屯,重新编练新军,若是成功的话,臣恭喜陛下又得一支强军。

至于两和,则正如陛下先前所言,一是对福建海盗进行招安,如此既可避免过多伤亡,又能收编一股可用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