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第352章 瑞王大宝贝的封地没了

“自皇爷登基后,奴婢承蒙皇爷厚爱与信任,让奴婢担任东厂提督,派奴婢暗中保护您周全。然而谁能料到,东厂那边突然有事需要奴婢过去,奴婢一时疏忽离开了皇宫。

可就在这短暂的时间里,竟然发生了如此不幸之事——皇爷险遭不测!

这一切都是奴婢的失职之过呀……

奴婢实在无颜面对皇爷和朝廷上下,唯有以死谢罪方能稍稍减轻内心的愧疚之情呐!\"

\"方大伴啊!今日之事跟你毫无关系。之所以让你来当这个东厂厂公,不过就是挂个名罢了。谁知道这里面会不会有奸臣混进来呢?

唉,有些事真的不能深思,更不能细究,越想就越是头疼得厉害。反正朕今儿个没心思断案,只想着怎么杀人泄愤!\"

崇祯皇帝打断了方正化的话,他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当着外廷官员的面,他不方便说,现在他可以直抒胸怀了。

听了崇祯没有气度的话,外廷那边的官员,虽然皇帝没有咨询他们,也是有点骚动,显然对皇帝粗俗的话语不适应。

崇祯一双眼睛,恶狠狠盯向魏忠贤。

“魏大伴,告诉朕。

今天是谁告诉方大伴,你们东厂出了大问题。

还有你们今天东厂是真出问题了吗?”

魏忠贤咕咚一声,就跪了下去。

回皇爷的话,老奴实在惭愧,犯下如此大错,恳请皇爷责罚!都是因为老奴一时之间疏于防范、粗心大意,竟然被曾经的部下所欺骗。那个人便是从东厂借调过去的锦衣卫右都督孙云鹤。这个恶贼狡猾至极,设下陷阱诱骗了方公公出宫。而如今,这可恶之人已因畏惧罪责而自我了结。

不过话说回来,孙云鹤所言之事倒也并非全无根据,但绝不像他所说那般严重到需要方公公亲自出马去处理。其中实情如何,还望皇爷明察秋毫啊!

老奴身处嫌疑之地,实在是不好自查。”

崇祯不耐烦了,气冲冲说道。

“都这个时候了,你这个老狗还给朕卖关子,是不想活了吗?

哼,让朕明察秋毫,朕查个屁!

要朕亲自调查,要你这东厂的人马干什么?”

吃了一顿骂的魏忠贤,一股舒爽的劲,一下子从脚底冲到了天灵盖。

现在的魏忠贤,性格上有点朝着不可描述的方向发展,每次面圣的时候,也不是出于主观情绪,他总是不自觉地想着勾引崇祯皇帝骂他,只有骂完他一句老狗,魏忠贤才能身心舒爽地完成崇祯交代的任务。

魏忠贤化身为一条老狗,急忙张嘴回话道。

“回皇爷的话,是那还没有就藩的瑞王,在京城的临时府邸中暗藏兵甲的事情。”

“瑞王?”崇祯一时间想不起来,瑞王是他的哪一路亲戚。

在京城里,哪里还有成年的亲王,不是都出外就藩了吗?

怎么京城中还有一个瑞王大宝贝?

魏忠贤看出来崇祯的疑惑,进一步解释道。

“皇爷最近可能真的太忙了。这瑞王可是万历老皇爷最小的儿子啊,按辈分来说还是皇爷的叔父呢!本来吧,汉中那边的瑞王府都已经修了整整二十六个年头,但不知为何却一直没能完工。

再加上皇爷刚刚登基不久,需要处理的事务实在繁多,所以也就把瑞王就藩这事给耽误了一段时间。可谁能料到会发生这种事呢?

如果方公公所言属实,那么孙云鹤那家伙能够骗过他倒也说得通了。

老奴我已经派手下之人前去调查此事了,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这时候的崇祯,也已经从那些越来越模糊的记忆碎片中,找到了自己那个叔父瑞王朱常浩的事情。

朱常浩,可谓是命运多舛之人啊!

嗯,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和崇祯的父亲泰昌帝有的一拼。

父亲对其漠不关心,母亲也早已离世,与备受宠爱、集万千娇贵于一身的福王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平日里,他在众多藩王之中犹如隐形人一般,毫无存在感可言。

然而,这位瑞王爷却有着一项令人咋舌的“绝技”——作死。

万历年间,他便将贪财发挥到极致,竟然独自一人前往户部讨要整整十八万两银子,作为瑞王府的日常开支。

接下来的泰昌和天启两位皇帝,或许是出于怜悯之心吧,对这位可怜巴巴的小弟弟或小叔叔格外关照有加。

整个天启朝代,都未曾将他驱逐出京城前往封地,反而在此期间默许甚至纵容他想尽各种办法索要更多的土地封赏。汉中府的田地已经无法满足他日益膨胀的贪欲,于是他又厚颜无耻地朝天启帝多要了十万顷封田。

那汉中弹丸之地不够他瑞王一人分的了,朝廷又让四川官府另行划拨土地给他。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了崇祯一朝,这位王爷居然故技重施,继续兴风作浪起来。

这次的事情不论他府上,是不是确有甲兵,崇祯可不会惯着他。

本来崇祯就准备开始大张旗鼓对藩王进行改革,这不是瞌睡送上了枕头。

不过这事情怎么一件接着一件,什么闹心的事情,都一股脑儿地送了上来。也是让崇祯多多少少有些应接不暇。

不过事情已经赶到了瑞王这里,先处置了他再说。

“杨嗣昌。”

“臣在。”军机处里年纪最小,长得最有士大夫气质的杨嗣昌应声而出。

“替朕拟一道旨意。

让那瑞王老老实实地在府里待着,朕不追究他这次的过错。

不过那汉中的瑞王府,他也不用去了。

直接留在京城。

朕的宗室改革也要马上提上日程了。

就从朕这个叔叔瑞王这里开始。

让他给天下的藩王们打个样。”

“臣领命。”

杨嗣昌不悲不喜地接过了命令,随手就在芴板上刷刷几笔写好,看了两眼,就再次开口道。

“陛下,旨意微臣已经拟好,微臣念给陛下听听如何?”

这么快,崇祯神色一惊,随即就是欢喜之色,多好的熟悉感,这不就是未来的新型九九六工作模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