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农业税新的标准除了被张贴或者刷在城门口,宣示百姓以外,吴地要求下,户部由于早就轻松的官员,被组织分派到各地“下乡到村”进行“讲解”防止地方官,曲解歪曲中央政令,这种事,别说,历史上层出不穷,毕竟胆子肥的贪官还真心不少。

自然,实际上对于吴国朝廷而言,农业税增收,那还是明年夏天的事情,虽然开始执行是明年年初开始,可实际上农业税确实是夏天收获以后才会开始。而此前,他们有充足时间,进行宣传,和各种布置。

对于吴地制定的这道新税法,各地那是反响巨大。

比如曾经的首都姑苏,那就是充满了不可置信。

尤其是那些两年前移民到了吴国的宋国人。如今的吴郡百姓,他们没想到吴国三年没有增收农税以后,定的标准如此低,相比起宋国需要近半缴纳,吴国大部分百姓只有一成半的农税,真心不高。

当官吏念完了,他们抓紧官吏,不让他走,让他好好说说,这到底怎么回事。

这些人也是被培训了的,立马一一介绍开了。自然少不得歌颂一下大王仁义无双什么的。

就有人怀疑“如果有人在这上面增加其他摊派怎么办”。有人就怕这种变相的出尔反尔。古今中外多了去了。

“这个好办,可以去各地判官,通判府告,如果他们不管,陛下说了,可以直接到各地锦衣卫镇府司告,他们都是陛下耳目,立即就会报告给陛下,让大王为你们主持公道。你们也知道陛下对于贪官污吏的极端厌恶,以前还下令凡是贪污六十个银币,一律扒皮,现在好了不杀人,直接流放海外荒岛去挖矿,也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入得祖坟”。

作为屌丝,最恨贪官,吴地比起朱元璋毫不逊色。如果不是殖民地需要大量刑徒给他挖金矿,他都不会改为流放。但实际上流放了以后,基本上想回来,都没什么可能性,基本上他们就得最早的古华夏移民了。历史上澳大利亚就是一群英国囚犯的后人统治着。

同样在会稽郡绍兴县,也是如此。百姓纷纷拍案叫绝。他们也受够了吴越大战带来的一系列苛捐杂税。没想到,越国灭了,反而迎来了转机。

税收的问题并没有让他发费多少时间,可以说此时的吴国官员还算合格。基本上吴国有点本事的都在朝廷内部了,但实际上他并不轻松,尤其是“旷工\\\"一年半的他。

解决了几个难缠的大问题以后,他每天都在奏折山堆里面奋战。

为了减少他的工作,他不得不加强了六部和三公的职权,很多不涉及国家方针战略和命脉,都分配给三公六部。也就是他通过加强大臣的权责,削弱了吴王需要处理的事务。这样有了各部门主官帮他处理以后,他终于奋战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才在寒冬腊月完成作为国君的本职工作。

这一天,他终于松口气的丢掉毛笔,刻刀,要知道大量竹简奏折需要用刻刀刻字批阅,堪称极度累人,哪怕他多么鼓励百官使用他研制的纸张奏折,可惜数百年以来的生活习惯,却并不是轻易能改变的。

扔了这两样东西的吴地感觉分外清爽,好像终于加班完了,迎来了难得的假期。

实际上哪怕他把大量无关紧要的职权进一步下放给了六部和三公,可是作为君主集权制度的最高领导人,他的工作任然多不胜数,至于原因,那就是此时的吴国是天下第二的强国。拥有近两百万人。

想想后世有几个人能成为管理两百万员工的大老板,他的工作量绝对超过李嘉诚,比尔盖茨。如果他们不懂得使用职业经理人,恐怕混得还不如他,而他即使使用了大量分权后的职业经理人,也难以取代他这个大老板的职能。

至于他为什么已在如此下放权力不是说他不喜欢权利,也不是说他真的忙不过来,而是他真的需要时间陪陪家人,就是不去管已经是他的太子的公子安,还是已经被夫差带去西吴的西吴太子公子定,就是他剩下的两儿两女他也需要时间陪伴他们。尤其是特别粘人的小公主吴爱,他取名字很取巧,按照“安定慈爱团结”六个字命名,三女就是吴慈,是莫柔为他生的第一个孩子,然后是陈嫣生的第二个女儿公主爱,两个粉嘟嘟的小女孩也越来越大了,大的四岁半,小的也快四岁了。还有比他们更小的公子团和公子结。这不,怎么拦,也拦不住两个小姑娘跑来找他。

“父王,父王,快来跟我们玩,快点啊”,两个粉嘟嘟的小姑娘,走起路来那是风风火火的。吴地此时刚好把多年积累的事物处理完了,于是抱起来公主爱,哈哈大笑“哎呀,我的二公主就是漂亮。”

这可让有点胖的公主团不乐意了,于是不断拉扯他的衣服,然后不断哼哼。

吴地看着就要哭了的大公主,立即抱起来,“哎呀,咱们慈儿也很乖得,不哭不哭了,来爸爸带你们去游乐园玩”。游乐园是他设计的,为子女们设计的。

抱着两个娃,后面还有两个更加矮小的娃娃,那就是他的三儿子公子团和四公子公子结。由于皇位早有定论,加上两个小不点还没能力争权夺利,吴地日子不要太轻松,唯一一个懂一点的公子定已经被夫差带走了去了长沙。干着公子安在金陵干的差不多的事情。

对于小孩,实际上很好招呼,只要在旁边看着他们玩,关注着他们,他们就会很开心。

这点吴地做得很好。一直到陈嫣和莫柔找来,让她们去吃饭,于是,四个小屁孩才会依依不舍的离开,还会不时看看那一个个好玩的游戏,什么鬼屋,什什么荡秋千,什么划水船,反正后世吴地玩过的,他都弄了,充分发扬他的聪明才智。

唯一不太好的额就是都是木制的,不同于后来大多都是铁的钢的塑料的。木头的就容易腐烂,所以用了一段时间就需要专人维护保养甚至更换。

日子就这样轻松的过着,而这一直是吴地追求的,实际上他并没有太多野心,他更喜欢这样轻松过日子,偶尔去上上班。于是天下太平,那就谢天谢地。至于学着秦始皇十年一统天下,他没那么大想法。

相比起那些子虚乌有的,他更想和子女们好好乐呵乐呵。实际上小孩子们也确实更喜欢这样的父亲。

他喜欢这样的生活,喜欢这样的日子,喜欢这样的吴国。

哎呀,如果越王勾践自己跳河死了那该多好,那自己就高枕无忧了。

这个战国元年,好像要庆祝一样,首先在位挂牌44年的周天子周敬王死了,今年周元王上台称元年,按照汉代刘向分类,这就是战国元年。如果按照“田氏代齐”开始标志,那么五年前的公元前481年才更像。

吴地也不清楚这是为什么。很有纪念意义吗。他不觉得,和去年没什么不一样呢。管他咧。该做什么做什么。

是的由于天下两强之一的吴国的“不作为”晋国继续称霸天下。整个秩序还是很稳定的。

可惜这些都是表象,

在遥远的焉郢,载郢。繁华的郢都日如既往的展现着楚国的威武,可是就在这熙熙攘攘的世界,某个不起眼的地方有着一群人却在密室密谋着什么。

他们密谋什么,自然是国家大事,其中为了展现他的正义性,于是他们把他冠以“勤王”名号。勤王,自然要有勤王的对象,自然就是那个失落了四五年却毫无君权,甚至没有基本人权的楚王熊章,他们要清楚的对象自然是公元前479年七月政变上台的令尹兼大司马的白公胜,自然如今客气点,你的称他叫做“子胜”以示尊敬,但是很多人,比如这里的人,就没有一个客气的,三年来,白公胜组织了三次灭越大战,可是最终都失败了,这让他威信尽失,颜面扫地。然而这些都还不是他们呢痛恨的,毕竟这还没有危及到作为统治阶级的他们的利益,可是现在列,拥有粮食都被穷兵黩武的白公胜拿去和越军死磕,民间粮食稀少,偏偏连年干旱造成农田减产,连年蝗虫和人类抢食物,这种情况下,他们连粮食都征收不到,作为奴隶主,自然会有奴隶给他们干活,可是如果奴隶的额劳动毫无产出列,这就是他们需要面对的,他们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大量壮丁被拉去打仗,又让他们庄园确实骨干劳动力,恶性循环之下,他们已经受不了了,然而白公胜不相信任何人,他身边随时都有无数武士保护着,他的高压政策,让他们战战兢兢,某一天,终于到了临界点,这群人一边白公胜当做饭桶,另一边他们认为这是由于白公无德造成的。造成他们巨大的损失,然后全国一对比,发现叶公很厉害,叶公很多能让他们取胜的建议,都被置之不理,他们认为,如果叶公高上台执政会是另一副样子,于是他们把叶公当做救世主。他们希望睿智的叶公高掌权,而不是白公胜。这些人里面有很多人,其中最有实力的还是这么几位,比如杀气必露的蓝尹瞿,比如态度坚决的公孙宽,还有公孙宁。他们都是楚国既得利益者,都是大奴隶主。

“我们必须动手,先杀白公胜,在夺兵权,然后捕杀石乞,芈燕,如此大事可成”。蓝尹瞿气势汹汹的说,公孙宽却早就开始谋划如何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