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宣和轶事>第252章 失路英雄徒奈何(二)

章楶在遗表中还着重谈了一下关于西夏汉人的问题,西夏无论是军中还是官员里都有大量的汉人,可以说汉官在在西夏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李元昊起兵之初,就非常倚仗汉人,他的两位谋主张元和吴昊都是大宋叛逃过去的。

要是没有这些汉人的帮助,李元昊怎么可能把党项从一个部落变成国家,可以说就是这些背叛国家民族的人渣,才使得西贼成为大宋的心腹大患的。

章楶也不得不承认:故我举子不第,贫贱无归,如此数人,自投于彼。元昊或授以将帅,或任之公卿, 推诚不疑,倚为谋主。大部分投奔西夏的宋人,都是一些科举不第,又自诩才华横溢的人,他们希望在西夏能够一展才华。

故而自张元以后,大宋就就发明一个特别的制度,就是特奏名进士。国朝进士累举不第者,限年许赴特奏,名号为恩科。对于那些屡试不第的举人,大宋朝廷规定可以参加考试,只要通过就可以成为特奏名进士,虽然不如正奏名进士的前途好,但是好歹是官了不成。

章楶认为,现在陕西人才匮乏,朝廷一方面要派遣干吏,赴陕西经略,另一方面就是要培养陕西自己的士人,用好特奏名制度,笼络士人,使之不会叛逃。

特奏名出身者是士大夫队伍中一个广泛存在的阶层,其人数可以与正奏名进士相匹敌,他们虽然在中央政权并无多少发言权,但在乡村社会里却十分活跃,在地方教育、水利兴修、社会治安、乡规民约、祭祀活动、志书谱牒纂修等诸多方面,都可以看到他们的影响。一个普通的读书人甚至工商、农家子弟,一旦成为特奏名进士以后,就可以跻身官僚队伍,即使多数人不能出官,也足以使自己成为地方“乡贤”,并为子孙后代的应举人仕创造一定条件。至于特奏名制度对于朝廷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

章楶的遗表,洋洋洒洒,几近万字,谈的都是西贼,陕西,对于自己,对于章家,却没有一字一句的提及。说实话,对于章楶,赵佶原本不是很重视,在他心目中,章楶固然能干,可是毕竟年岁已高,他心目中的人选还是种家兄弟,他很清楚,章楶是神宗的臣子,并不是自己的臣子。

本来赵佶任用他就是过渡一下,只要章楶能够稳定住局面就好,没想到章楶率领宋军给了西贼重创,然后又将种师中推上了宣抚使的位置,而今这位油尽灯枯的老臣,心中所想的就是平灭西贼。

赵佶将章楶的遗表给诸位宰执们看,赵佶问道:“章宣抚如今怎么样?”

章惇有些悲伤说道:“家叔已经时日无多了。”

赵佶说道:“立刻遣翰林医官带御药往西京去,代吾探望章宣抚,问问章宣抚还有何事,可直奏于吾。”章惇代章楶谢恩后,赵佶说道:“章宣抚的表章,而今立马可行的就是招降仁多保忠,吾听闻他最近日子可不好过。”

章惇说道:“自从梁氏被灭以来,仁多氏就已经成为西贼内部最大的家族,权势滔天,当然会被嵬名氏所提防,现在仁多氏已经成为嵬名氏最大的隐患,若是是仁多氏久镇地方,仁多保忠又手握重兵,恐怕早就将其诛杀了。”

西贼内部,本来就是一团糟。不光是嵬名氏和地方豪强,更重要的就是后族。除去没藏氏、梁氏外,对西夏影响较大的后族势力还有破丑氏、卫慕氏、罔氏等。历代西夏统治者一直都有与地方番姓大族通婚的风俗,这一做法无疑增强了党项各部族之间的凝聚力,但也维持了地方豪酋大族的势力,嵬名氏现在有些骑虎难下了。

不光是地方的豪强和后族势力,现在西贼的汉官已经成为一股重要的势力了,本来自李元昊起在建立发展过程之中注重吸收任用汉族优秀的人才。诸如李继迁时期的张浦、何宪, 元昊时期的张元、李文贵,谅祚时期的学士苏立、景 询等人。他们都是从中原地区叛逃到西夏的汉人谋士,最终被西贼授予官职,得以重用。这些汉族士子凭借才识得以参与西夏的治理,迅速成为西夏社会之中的地主阶级,从而成为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当然,眼下势力最庞大的是嵬名氏皇族,凭借血缘宗亲关系,成为西夏的贵族阶层, 他们往往被委以重任,皇子、宗亲还有封王的传统, 是维护王朝统治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西夏社会的发展,西夏皇族也逐渐从政治中心兴庆府向地方流动,打破了番姓大族势力垄断地方军政的政治格局。在西夏立国初期,皇族大都世居兴庆府,但随着西夏享国日久,皇族逐渐由京城流向地方,如沙洲、 西凉府及黑水镇燕军司,地域元素逐渐影响到了皇族的宗族结构。

但是皇族对地方的渗透,势必引起地方豪强的不满,最典型的就是仁多氏,现在仁多氏和嵬名氏关系十分微妙,大宋正好可以从中取利,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对于西贼,可没有什么可客气的。

一众宰执们纷纷出谋划策,最后决定,第一,继续索要马匹,不光是让高达、种师中与仁多保忠交涉,还有采取行动,沿边的宋军抽调精锐马军,敲打一下沿边不老实的蕃部,还有就是熙河路,正对仁多氏的老巢,让仁多楚清加大对仁多氏族人的招募力度。

同时将之前被俘的西夏将领,如嵬名阿埋、嵬名乞遇等加以利用,他们都是嵬名氏重臣,又曾经担任过统军使、监军使这样的要职,令其散布谣言,说当年平夏城之败,是仁多保忠与大宋勾结的,仁多保忠欲以韦州投送,赵官家已许诺仁多氏世镇韦州,如折家例。

虽然这些谣言很低劣,但是三人成虎,到时候仁多保忠百口莫辩,至于青唐之事,赵佶指令种师中,不与西贼交涉此事,限令于本年九月十五日前交付马匹,否则就是西夏背盟,大宋将会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