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红楼同人] 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完结】>第四十四章、“跟着如海学看人”

  月只半弯, 星光灿灿,林如海踩着星光从书院离开,自家小院门口已经点了灯, 屋内烛光昏黄,涌出一股暖意。

  还好都是读书人, 在书院里面拉不下面子纵情饮酒, 此番只为交际。

  林如海一回屋中, 瘫倒藤编躺椅上就不愿动弹, 贾敏上前服侍他换衣裳,闻他身上并没有酒气。

  贾敏纳罕道:“你又没喝酒,怎么累成这般, 老远看着你走路步子虚浮,我还以为大爷你饮酒了。”

  林如侧过身, 将身上的外袍脱下, 向贾敏诉苦:“和他们说话,比喝几坛子酒还累呢!”

  随即又按着太阳穴:“明日要给他们讲会试的文章, 真是头疼,可见不是谁都能当夫子。”

  林如海说的是真心话,会写文章和会讲文章,不是一码子的事, 不过他已经答应下来,就不能失言。

  一夜无话歇息, 第二日早早起来就往书院去,按着作文的思路,给学生讲过一回如何破题, 就让他们先试着写上一段, 批阅之后再行讲解。

  林如海头一回讲课的体验很不美妙, 课间在那儿看着自己默写出来的答卷叹气。

  朱谦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听见林如海小小年纪,叹气的声音着实太大了点,问他:“林兄为何叹息?”

  苏哲也跟在朱谦身后,他们是来请教林小探花文章的。

  苏哲笑道:“他多半是想念自家娘子,朱兄莫要打扰,让他叹够十几次,一会儿就好了!”

  林如海无奈看两人一眼,苏哲喜欢开玩笑的性子一如既往。

  苏哲见林如海闷闷的半晌不说话,转过头又去和朱谦闲谈:“朱兄可有婚配?”

  林如海把面前的答卷放下,反问苏哲:“你们苏家怎么这般爱说媒,苏举人也学起来了?”

  苏哲把自己手里那张答卷折叠起来,摸摸鼻梁笑道:“随口一问而已,我记着朱兄年岁与我相当,苏兄是几月生?”

  朱谦心思没那么多弯弯绕绕,苏哲一问,他如实答道:“十月里。”

  苏哲拱手:“我五月里的生辰,虚长你几个月。”

  两人对着作揖,拜来拜去,林如海旁边看戏,心里嘀咕,朱谦还真是显老,怎么看都比苏哲要大五六岁。

  不过长得老成在官场上吃香,旁人看你容貌,就觉着你可靠!

  看到林如海一直打量他们,苏哲把答卷往书案上一摊,玩笑着摆起谱来:“你不必纠结,终归是比我们小,怎么算也要叫我们一声兄长。”

  林如海勉强一笑,要真算年岁自己当苏哲的爹都绰绰有余,他把自己默写出来的文章递给朱谦研究。朱谦捧着答卷先走了。

  等人走后,此处只余下林如海和苏哲二人,他想到苏哲对朱谦的态度,狐疑问他:“你与朱谦相熟?”

  苏哲摊手:“不熟悉,先前我在家中守孝,没来过书院几次。”

  林如海就更不懂了,苏哲可不是随随便便就会表现的和人十分熟稔的性子。

  “那你为何?”

  苏哲指了指林如海,“我瞧着如海对他礼遇有加,你素来看人有眼光,我也有样学样罢了。”

  林如海万万想不到竟然是这个理由,苏哲这么信任自己,未免过于草率。

  看来今后苏哲应该会努力和朱谦交好,他们是该对他礼遇有加,不过依着朱谦刚正不阿的性情,将来未必会给这几分薄面。

  林如海从笔筒里拈出一只狼毫,蘸了点墨,又开始写写画画。

  无论如何,朋友总比仇人好。

  此事对林如海实在太难,他免不得要偷懒向苏哲求助:“苏兄,这课还不如你来讲呢!你写的笔记,比我所言清晰明了有章法。”

  苏哲见他愁眉苦脸,出言鼓励:“如海讲课不是缺少章法,是他们太愚钝,不能顿悟,若他们眼界再宽点,听着不会吃力。”

  林如海趁机问一问苏哲的作文思路,又问他怎样才能把文章起承转合讲明白,苏哲耐心做了批注,林如海白得一份讲课的笔记,十分完美!

  托苏哲的福,林如海在书院呆了三日,大概把能将的都讲了,出游偷懒未遂,反而苦哈哈过了三天。

  日子一到,他赶紧带着贾敏开溜,回到家中头一件事就是给林家老爷和太太请安。

  林家老爷显然不是很满意儿子这么快就回来,他都网开一面让儿媳跟着去服侍,就想让林如海去和书院学子多交流,那些人兴许就是下一科的进士,拓宽人脉的好时候。

  林家老爷问:“怎么几日就回来了?”

  林如海早就预备好说辞:“父亲、母亲,孩儿只是去帮个忙,交流几日,不宜过于高调。况且父亲和母亲还在家中,儿子日日挂心。”

  不等林家老爷说话,林家太太赶紧接过林如海的话茬:“这样也好,若是那边还要讲课,你再过去。”

  好不容易盼着儿子回来,当爹的天天要琢磨怎么把人往外赶,儿子探花名头顶着,就算要广交人脉,也不差这几日!

  林如海也问母亲:“母亲,今年咱们家外面产业收成如何?”

  如果不是因为书院这件事,他现在应该在核对林家各处庄子的出息和账目才对。以前林如海没多少概念,这些事都是贾敏打理,现在他可在意银子了!

  林太太抚着鬓角,微笑:“这几日正忙着秋收,今年没什么大灾,应当不差,等年前盘账,让你媳妇见一见各处掌柜,里里外外都要管起来。”

  林家太太再怎么使小性子,心里还是要把产业给儿媳接手,要是现在不教会,今后她眼睛一闭走了,这么大个家业,白被旁人掏空。

  林如海只当没听见母亲提及贾敏,毛遂自荐。

  “若是书院无事,我到时候也看看,这些年一直在外读书,家中事务不清不楚,兴许有人指着我年轻,想要诓骗我呢!”

  林太太点头同意了,说盘账的时候若林如海得空,就让他来帮忙。

  夫妻俩从长辈院子里出来,晃晃悠悠回自己院子,先前的菊花已经开过一轮,林家又换了新的菊花盆景,摆满一路。

  院子里那几株枫树尽数红了,远远看去像是燃着一团又一团的火。

  “大爷,这是最近外面送来的帖子,无论官员商户,都在这儿了。”

  管家媳妇从门房那边把这几日收到的帖子从门房那边传递过来,浅浅装满一箩筐。

  贾敏看着各式各样的名帖:“这些帖子都要回?”

  林如海抽出几张,随便翻看着:“不一定,只是不拘大小,看看是那些人家,我们林家好些年没收过这么多帖子了。”

  贾敏也翻开几张来看,发现越是商户人家的名帖就越精美。江南不像是京中,京中各式人家能用的名帖各有规制,江南富庶,卡着逾矩的红线,怎么精致怎么来。

  苏绣的、镀金的、掐丝的、还有上面粘着珍珠当妆饰的,花样百出,争奇斗艳。

  林如海递给她一张烫金名帖,笑着问:“这户人家你知不知道?”

  贾敏看那人名讳十分陌生,摇头道:“不清楚。”

  林如海笑笑,又提醒贾敏:“他家祖籍金陵。”

  金陵,薛家,贾敏恍然大悟:“原来是那个薛家!”

  贾敏和那个薛家是真不熟,若不是王夫人、王熙凤的关系,薛家和荣国府根本搭不上边。

  想来贾敏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今后就是她口中不太熟悉的薛家,竟是在荣国府上住了这么多年,甚至最后还住在贾家娶媳妇。

  想到薛家母女,林如海眸子中泛起寒意,薛家是有薛家的难处,但他林如海没那么大度,若是这一世薛蟠仍旧作奸犯科,他绝对不会让荣国府包庇薛家。

  为薛家提供避难所,请神容易送神难。

  林如海把那张帖子合上,“这几日攒的帖子多,你一时想不起也是常理。”

  说到薛家和王家的关系,贾敏心底其实很看不上,可是二哥娶了王家姑娘,是父亲在时定下的亲,她成了王家姑娘的小姑子,很多话不能拿到明面上。

  王家和薛家联姻,不是见薛家儿子多成气候,就是为着能一处发财。

  贾敏回忆旧事,呆了呆:“我二嫂的妹子……今年应该只得十一二岁,还差好几年才能出阁。”

  薛姨妈和王夫人差着好几岁,不然薛蟠和贾珠也不会差这么多年岁。虽然姑娘没正经嫁过去,但两家已经合作捞得盆满钵满。

  一门亲事,双方得利,妙哉妙哉!

  林如海伸手把妻子拉过来,让她坐在自己跟前,拥着她问:“我还真有些好奇,薛家和王家,几时定的姻亲?”

  “好些年头了。”贾敏眉头皱起,掐着手指,仔细想了想,“若是我没算错,怎么也有五六年的数,薛家现在管着西洋那边的生意,说他们日进斗金也不为过。就说我们家和王家,也是当年我父亲在姑苏修海塘的时候,定下的亲事。”

  那可真是日子久远,贾代善在苏州修海塘,几乎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贾代善的目光也不算错,王家的王子腾确实官居一品,权势如日中天。

  但贾代善的眼光也算不上好,王家薛家搅和一处,王子腾在朝中为官不便照拂薛家,荣国府接了这个隐患,给薛家提供容身之所。

  若是圣上要清算之时,荣国府隐匿窝藏罪犯薛蟠多年,就是一项有力罪证!

  贾代善虽来过姑苏,可惜林如海和他似乎没什么交集。

  林如海遗憾:“想来是早前我太过籍籍无名,泰山大人根本没考量过我。”

  贾敏轻轻推他一下:“你那时才多大,居然还在意这个?我听母亲说,父亲修海塘的时候王家老太爷帮过忙,两家才开考量亲事。”

  这件事贾敏前世可没和他讲过,林如海好奇。

  “王家老太爷,帮过什么大忙?”

  45 第四十五章

  ◎“姑苏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