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穿越重生>穿书七零之独宠漂亮小炮灰>第111章 整治叶家

  “那厨娘也是从钱家拿钱,根本不听她的,见叶老婆子捣乱,直接把人轰出去了。”

  “可把她气坏了,自己家自己还不能做主了,叶子明和柳芳他们,没一个帮忙的。”

  说罢丽婶感慨道:“我算是知道钱家为啥答应叶家的婚事了,原以为是为了给钱四娶媳妇,不得已嫁过来个女儿,现在看来,明明是看中了叶子明好拿捏,根本没把叶家其他人放在眼里。”

  杨眉嘴角闪过一丝嘲讽:“估计叶老婆子还做着靠孙媳妇坐吃山空的美梦呢,日后怕是如不了愿了。”

  杨眉猜的一点没错。

  新媳妇进门第二天,叶奶奶就要给她个下马威,不仅要她把200块钱的嫁妆交上来,还要她一早去厨房给家人做饭。

  结果新媳妇一点不怕她,不光没给她钱,还把掌家大权要了过来。

  其他人没一个敢搭话的,柳芳想说上两句,就被新媳妇一句话打回来了:“娘要是有其他意见,不如我们各过各的,靠我养着自然我说的算,有意见的,就自己想办法弄吃弄喝。”

  这下连她也沉默了。

  叶奶奶气的不行,但她人微言轻,最后还是把家里剩的120块钱交出来,还把厨房钥匙上交了。

  钱桂英看着剩下的余钱,脸上有些嘲讽,叶家别的本事没有,花钱倒是挺会,过个年的功夫,居然就能花80块钱。

  她要不是因为四哥,婚事一直没有着落,才不会接手叶家这个烂摊子。

  拿到掌家大权只是第一步,让叶家过了几天安稳日子后,她就开始督促人每天出去上工。

  上午不上工,中午就没饭吃,下午也一样,谁都不例外,而且干的越好,吃的越好。

  一开始叶家没人愿意,他们原本就是不想干活才娶这个新媳妇的,没想到新媳妇进了门,这才刚开始享福,还要出去干活。

  但反对无效,家里所有钱财和粮食都在钱桂英手里,不干活就不给饭吃,不是说说而已,是真的让他们饿着肚子。

  叶子明在饿了一晚上肚子之后,再也受不了了,伸手要夺媳妇手里的钥匙,结果被自家媳妇一巴掌拍地上,直接晕了过去。

  第二天,被打怕了的叶子明,顶着肿起来的巴掌脸,喝了碗水一样的稀粥,老老实实去地里干活去了。

  中午回来就获得了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以及肉汤炖的菜,可把叶子明开心坏了,狼吞虎咽的吃完,心里还想,媳妇对自己还挺好的,菜里居然还有肉。

  叶家其他人见状馋坏了,早把当初和钱桂英誓死对抗的雄心壮志抛之脑后,一个个勤快的不行,早早的去地里干活去了。

  晚上终于坐一起吃了顿饱饭,有菜有肉,钱桂英做饭手艺很不错,味道好吃到不行。

  就是饭菜限量,米饭一人只能吃一碗,吃完了也不给,说是他们之前饿狠了不能多吃,叶家人不仅没发火,还老老实实答应了。

  叶奶奶也没想到,享受了大半辈子悠闲的日子,临到老了反而要天天下地干活,但没办法,家里已经不是她说了算了。

  她就算和孙子儿子抱怨,也没人为她说话了,因为他们都觉得钱桂英嫁进来后,日子过得比以前充实。

  以前虽然清闲,但家里确实饥一顿饱一顿,叶奶奶为人还抠门,哪像现在顿顿有肉吃,以前十来天吃一次肉就不错了。

  村里人也暗暗称奇,看着没多久就抽条了的叶家人多有感慨,这叶家好吃懒做这么多年,一个新媳妇就治的服服帖帖,真不是一般人。

  有人试探着和钱桂英搭话,却发现钱桂英意想不到的好说话。

  没多久,就和大家打成一片,比叶大一家,更像村里的人。

  陈晏初每次看到叶大一家满分的工分记录,都忍不住感叹,钱家这位真是够厉害的。

  钱桂英偶尔碰上他,也会和他打个招呼。

  不过可能事先了解过叶家的情况,并没有主动搭话,或者上门拜访,还是跟以前一样,井水不犯河水,各自过各自的。

  紧接着没多久,上一年的先进村子评比结果下来了。

  村长收到上面的来信就一直长吁短叹,一脸愁容。

  看样子,大湾村应该是没评上。

  晚上村长喊着他和大队长一起喝闷酒,边喝边吐槽:“上头领导年年只看产量,看贡献,咱们村这么个情况,怎么给他们增加产量。”

  说着又倒了杯酒,继续吐槽:“你看人家有的村子靠着平原,村里的土地比咱们多多了,就是去年天灾,粮产都是我们两倍多,有的村子全是鱼塘,以养鱼为主,去年也是收获不少。”

  “再看咱村,看着有山有水吧,地没人家多,河也是几个村共有的,我就是把河填了也多不出来一块地啊。”

  “去年晏初的事,我看上头还专门写了表彰的信登在报纸上发表,原以为会......”

  陈晏初笑了笑,见义勇为这种事情,太小儿科了。

  其实官场跟职场很像,领导们除了实打实的业绩,其他的什么都不看。

  只听村长说:“你俩说说,我应该咋弄?今年要再有个什么不测,岂不是要村里人一起喝西北风?”

  大队长挠挠头:“爹,这也不是你的问题啊?咱们村的地势就这样,地也不是说变就变出来的?”

  “晏初呢,你有什么主意?”

  陈晏初说道:“这个先进村子的评比标准只看产量和贡献,那我们把结果提上去不就行了?”

  大队长笑了:“说的轻松,地是固定的,就算没有天灾人祸,粮产也是定量的,你说怎么提?”

  陈晏初摇摇头:“谁说粮产改变不了?你有去人家产量高的村子实地考察过吗?人家土地是比我们多,可你有计算过每公顷产量的对比吗?”

  “如果都经历过暴雨,人家每公顷产量还是比我们高,那就说明人家在种地上确实有一手,我们带点礼物,去和他们学习学习,回来了不就能用在自家地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