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清泉明月>第169章 梅敬东

陈友江不知道二弟为何会,说眼前这盘香鲜美味的鱼肉,过了明日巳时五刻,便难以保持香鲜口味了。

“嘿嘿!哥,到也不是不能让鱼块保持鲜香口味,只是很麻烦,需要花费许多手脚。所以,我只能延迟到巳时五刻。”

见弟弟这么回答,陈友江知道,这事估计涉及到他烹饪鱼肉的秘方。他便不好继续深究到底。

说完正事,陈友江便告辞要离去。

陈友河急忙拉住他说道:“哥,吃了饭再走吧!”

“不了,还得赶回梅沙圩去,迟了路不好走。”

陈友江拒绝。

“这,你多久都没到我屋里吃饭了,今日就在老宅住下了,明日一早再回梅沙圩吗?”

陈友河继续邀请。

“今日可真不行,明日是赶集日,还得比往日早些上工,可不敢误了事。”

陈友江为难的说道。

“那好吧!你等我一会。”

陈友河转身又回了厨房。不一会,他端了一个大陶碗出来,陶碗内装满了香脆鱼块。

“哥,你把这碗鱼肉拿回去,给嫂子和侄儿侄女们尝一尝。”

陈友河将装满香脆鱼块的大陶碗塞到大哥身前。

陈友江婉拒两次,方收下弟弟送的鱼块。

陈友江刚离开一会,陈新泉兴致勃勃的回到家中。

陈友河听到气喘吁吁的儿子沉声问道:“又上哪疯去了?怎的又跑了一身汗?”

“爹,堂叔家那土窑烧成了。而且,烧一窑炭能出四车多炭,全部都是上好的响木炭。小叔公答应明日放半天假,让我们去赶梅沙圩集市。”

陈新泉不答父亲的问话,反而高兴的大声说道。

陈新泉也没有想到,堂叔陈友湖经过前两次不太成功烧炭之后。

能在第三窑木炭烧制时,烧制出满窑上好的响木炭。

陈友湖挖的土窑,比陈友河家院子外的小土窑要大一些。

陈友河家小土窑一次只能装柴三车。

而陈友湖家的新土窑一次能装四车多柴薪。

土窑容积增大,烧制木炭时不可控制因素便会增加许多。

陈友湖家的土窑,能成功烧制出全窑的响木炭,可以说是陈友湖在烧炭、装窑方面的一次巨大进步。

陈新泉觉得这么大的好事,有必要与父亲一块分享。

听儿子说完,陈友河心里是真的开心。

小叔家有了新的来钱门路,他想考秀才的事情便有了物质基础。

儿子弄了一身臭汗的事也就此跳过。

六月十一,卯时五刻天色已经大亮,不过梅沙圩集市还处于安静之中。

街上慢慢增多的人流,提醒集市附近的商户,今日是赶集日。也是他们每个月九次可以走量挣钱的时间之一。

梅敬东有早起的习惯,与梅家其他地主相比。

他更注重商行的业务。

十五年前,自他承租梅香客栈以来,对客栈的管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

大胆启用非梅氏族人做部分中层管理,尤其是在客栈现场管控中,启用了数位外姓人。

自那之后,客栈的营收和经营利润相比以往有大幅的增加。

也是在这个时期,他客栈中的餐饮业务,把发展势头迅猛的悦来饭庄给压制了下去。

随着时间的变迁,梅沙圩商业的发展日益繁荣。

虽然在粮行,米行,盐行,布行,农具铁器,木匠作坊等商业事务上,梅氏族人都有所深耕。

然而,他手中的梅香客栈,一直都是利润率最高的一个业务分支。

这也让他在族中赢得了足够的声望。

“东家,你这么早就来了。”

陈友江刚看到弟弟与谢氏,一人挑了一担木桶,进到南街边上挂着回味小食铺的铺子里。

他一抬头,就看到东家梅敬东自北街口走了过来。

梅敬东颔首点头微笑着道:“友江你也早。昨日你送到我家中那半碗鱼块,可把我梦里的馋虫都钩出来了。”

梅敬东缓步向着回味小食铺走去。

“东家你真的打算把我弟弟铺子里今日二十斤新鲜的香脆鱼块全包了?”

陈友湖担心鱼肉无法保持鲜香美味的时间太久。

若是,梅香客栈一口气买下二十斤香脆鲜鱼块,一时之间无法全部卖出去,时间一长鱼肉的口味发生变化,鲜味消失只剩下香味,他们恐怕就要亏损了。

“当然,今日我定要买下二十斤鲜香鱼肉。就算你说的那个鲜香口味无法长久保持,我也要买它二十斤。若是,客栈无法发卖。我便拿回族中去,给族中那些长辈也尝一尝这等好吃的美食。”

梅敬东态度坚定的回答。

陈友江的担心,在他看来不是问题。

“那成,东家决策自然有东家的远见。只是,我担心我那弟妹会不会将她的秘制配方,转售给了悦来饭庄。”

陈友江提出自己的担心。

梅敬东停下脚步,眉头忽然紧锁起来,这可是个大问题。

对方是谢家人,还是四房举人谢江南非常重视的义妹。

她若真将秘制烹饪配方售卖给了悦来饭庄,对自己的梅香客栈来说影响是巨大的。

“这事,你得帮我仔细打听。若是能买下她的秘制配方,你给我带一句话,我亲自与她谈。”

梅敬东决定,要寻时机好好与谢氏谈一谈秘制配方的事儿。

“好,今日我便问一问。东家你尽管等我消息便是。”

陈友江答应一声。

眼看还有十几步就要到回味小食铺子,梅敬东忽然停下了脚步,他扭头看向身侧铺子的招牌问道:“诶,这谢家的铺子,何时弄成了凉茶铺子?”

梅敬东注意到南街边上,靠近南街口这几家铺子更换了招牌。

听东家问话,陈友江应道:“昨日我听说街坊说,谢家人看中了对面回味小食铺的肉食能热卖。不过,油烹饪的食材容易引起客人上火。他们便开了这间凉茶铺子,做的就是给上火的客人降火的凉茶生意。”

陈友江把自己打听到的消息说了一遍。

“嘶……”

梅敬东心里生出一股强烈的危机感。

“这又是谢家四房人开的铺子吧?”

梅敬东走到下火王凉茶铺前驻足观望。

“是呀,东家,我听说这铺子是谢江南的夫人林氏亲自操办的!”

听到谢江南夫人亲自出面开办凉茶铺子,梅敬东忽然有一种脑子眩晕的错觉。

这个谢秀儿,竟然能请到谢江南的夫人来站台。看来这个美食香脆鱼块这事没那么好办呀。

“可恨!谢家怎的就出了个举人呢?”

梅敬东心中愤愤不平。

“可惜,我梅氏族人七十年来,无数子弟前仆后继考取功名,秀才出了一大把,举人却出不了一个。难道,老天爷真不佑我梅氏?”

梅敬东无奈仰望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