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清泉明月>第167章 涨价

六月初十日许三千给陈新泉的信,为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在大布乡与郴县交界的地方,因为大雨侵蚀致使山体滑坡,断裂之后的山体,发现了品质不好的石泥炭。

看到许三千的来信,陈新泉急急忙忙的放下书包,向着陈三根家而去。

“石头,你找我何事?”

陈三根刚把拉车的老牛梳理一番,又给老牛喂食了精粮。

“三根爷爷,你带我跑一趟梅沙圩吧?我有急事,要去一趟梅沙圩。”

陈新泉手里拿了一枚碎银子,他走近了,把银子交给陈三根。

“已经酉时三刻了,时间不早了,你要去梅沙圩做甚?”

陈三根没有接他手里的碎银子。

“我去梅沙圩寻许掌柜有急事。三根爷爷您就帮帮我吧!”

陈新泉一脸委屈的神态,眼看着就要哭鼻子。

“明日,你爹娘要租用我的早班牛车,卯时二刻便要去梅沙圩,你这个时候去梅沙圩,我如何能放心。你让你爹娘来与我说,方能租用了我的车去梅沙圩。”

陈三根可不吃他这一套。这小子的狡猾劲,陈三根是见识过的。

“这……”

陈新泉忽然意识到,自己是不是应该先告诉父母自己要连夜去梅沙圩见许三千。

若是父母见不到自己的人,迟了必然会着急找人。

想到此处,他只好无精打采的往回走。

回到家中,陈友河在厨房弄晚饭。

谢秀儿整理着明日赶圩时要用的物品。

“姐姐明日需要去集市吗?”

陈新泉问娘亲。

“韵儿去集市做甚,家中还有两个娃娃需要照看。你又要读书,新如和五丫谁人照顾?”

谢秀反问道。

“娘,明日我也去集市吧。”

陈新泉说。

“你小叔公给你放假了吗?你若要去集市,我和你爹也不会阻着你。”

谢秀道。

“好吧?我去向小叔公请假!”

听娘亲这般说,陈新泉知道明天能不能去集市,还得首先过先生陈达广那一关。

只是,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请到假,他低着头往院外走。

正要走到院门口,院外陈友洋急急忙忙跑来。

“石头,走!跟我看看响炭去。”

陈友洋很兴奋。

陈新泉心想,这应该是斜山那土窑,烧制的第三窑木炭了。

“小堂叔,今日便出炭了吗?”

陈新泉问。

“嗯,中午便打开了窑门洞。本来想着直接出炭的。可是,因为田里稻子抽穗已经有两日,稻田中的水也还没完全排空,下午抽空去处理稻田里的活了。”

“我娘说窑里边热,让我们晚点再弄窑里的事,最好,晚上天气凉爽的时候在弄。”

陈友洋解释一遍。

陈新泉点头表示明白。

陈友河准备了五十条鱼儿,午后他便开始侍弄鱼儿,到此时五十条鱼儿已经被处置得差不多了。

家里的小土窑里,被陈新泉神奇的弄出了冰块。

是的冰块。

神奇的冰块,只不过,谢秀和陈友河都没有对外讲述。

杀好的鱼儿,也被直接放进了小土窑的冰窖里。

如今,院里的鱼槽中只剩下三五条精力旺盛的鱼儿。

“秀,咱们还是得听儿子的。弄一些猪肉来烹饪五香肉。”

陈友河叫住妻子。

“又怎的了?”

“我听许掌柜说,那制冰用的硝石可贵了。以前,买一百斤硝石最少需要十两银子,现如今似乎便宜了一些。但是,价格也非常昂贵。”

陈友河解释。

“啊!那么贵。”

谢秀不知道儿子是怎么制出冰块的。她只是觉得儿子很神奇。现在还是第一次听丈夫说,制冰用的硝石那么昂贵。

她想也不想的点头同意说道:“那成,今日咱们便去肉市定购二十斤猪肉回来做一做五香肉。看看能不能成功。”

陈友河笑起来。

有儿子弄的雪盐做腌肉料,又有秘制五香调料。烹饪的活就看如何掌控时间和油温。

“我觉得,咱们还是应该按照儿子的思路来做,每日把鱼肉的数量控制在三十条之内。”

陈友河继续劝说。

“儿子说得对,卖好吃的东西,就是要做到让人吃了之后还想吃。但是,又不能让他们马上能吃到,而是,要让他们等到明日在才能再次吃到。有了期待才会珍惜,要不然,客人是不会知道好食物的珍贵的。”

谢秀锁了锁眉,“这是什么荒唐的法子!如此做买卖,怎能挣得到钱?卖货物谁不指望着多卖些出,只有卖的多了才能多挣些钱?”

“那可不一定,你就说那粗盐,若是吃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陈友河反驳。

“你,你给我抬杠!”

谢秀狠狠地道,她顿了顿接着说道:“这么好吃的鱼肉,能和粗盐相比吗?”

“对,确实不能比,你再想想,为何粗盐卖一百二十文钱一斤,粮食卖八十文一斤?”

“那不是因为人需要多吃粮食,少吃盐吗?”

“嗯,你说的对,可是为何青盐却要卖一两银子一斤?雪盐更是要卖到八九两银子一斤?”

“这!那不是因为,青盐比粗盐金贵,雪盐比青盐金贵吗?”

“那你说,咱们把香脆鱼肉卖两百文钱一斤,每日只卖出二十斤。与每日卖出五十斤,每斤却只能卖四十文钱,哪一种方法更挣钱?”

谢秀低头算数,稍等片刻她回过神来,惊讶地反问道:“你说!你说,咱们的鱼肉能卖两百文钱一斤?”

陈友河点头,“许掌柜的受泉儿所托,帮着泉儿做了一个市场咨询。许掌柜得出一个结论,在没有衙门里的人捣乱的前提下,梅沙圩每日消费三百文钱采买美食的人,应该在五十至七十人。若是,算上住在乡下村里的富户,应该在一百三十人的样子。”

“咱们,有这么好吃的食材,理应按照泉儿的思路走高端路线,用饥饿营销的方式去贩卖鱼肉。咱们再另外做些五香猪肉,以略微高于市场价格的方式做普通人的营生。”

谢秀听明白了丈夫的意思,鱼肉当成高端食材贩卖,猪肉当作普通食材贩卖,就如谢家卖那高端蚊香,与许三千卖低端蚊香这样。

吃得起高端鱼肉的人,买两百蚊的香脆鱼块,吃得起猪肉的人,买五香猪肉。

“这倒是可以试一下。不过,明日可能做不成五香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