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清泉明月>第161章 雨下

陈新泉仔细打量着土窑里摆放整齐的木炭,他用手指比了比木炭放置处的间隔距离,又找到窑洞门口的排气管道,伸出手比划着排气管道的宽度和距离。

慢慢的他心里有了一些思路。

在窑洞里待小半刻钟,陈新泉一身汗水把衣服都浸湿了,心里有了思路他才转身出来。

“小叔公,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回去之后,我给你写一份陈条。你得让两位叔叔去梅沙圩卖两斤粗盐回来。”

陈新泉在小叔公开口询问之前,提出需要陈友湖做一些准备事项。

“成,今日正好是梅沙圩集市。买粗盐也方便。”

陈达广点头。

陈新泉又补充道:“大堂叔,你们把木炭弄出来之后,能用的木炭便拿去交给谢家四房。剩下没烧熟的,不能用的木炭,你和小堂叔安排着,把它们送到我家院子外边那个大土窑里去。”

“哦,若是,那个大些的土窑里面放不下这么多木炭,你直接放院外便成。”

陈新泉说着,又看向陈友洋道:“小堂叔,待木炭全部出完之后,你要第一时间通知我,我得看看窑里面的情况。你千万莫要动了窑里的窑墙和排气管道。”

“嗯,好,我明白了。你放心吧,除了木炭之外,其他东西我一律不动它。”

陈友洋点头答应。

午时末,天空忽然狂风大作,不消片刻大雨倾盆而下。

梅沙圩赶集的人,似乎对雨水的到来早有预案。他们纷纷赶在雨水下来之前,离开集市,早早回家。

谢昌明看着饭庄大厅中悠闲吃食的少数几个客人,他们是梅沙圩做买卖的生意人。

难得今日集市收了一回早市,他们能正常时间点吃午饭。

狂风大雨下,门口出现一个高大健硕的身影。斗笠蓑衣遮挡下狂暴的风雨对他没有构成任何的影响。

待来人进了大堂,摘下斗笠露出一张俊俏的脸庞。

谢昌明见状,心中一惊。

他急忙与身边的掌柜告声抱歉,匆匆忙离开柜台走到来人身边。

“昌平,这么大的风雨,你怎么来了梅沙圩?”

谢昌平突然出现在悦来饭庄,把谢昌明吓了一跳。

他担心弟弟跑来悦来饭庄找他,会不会是雪盐的事儿出了纰漏。

“哥找个安静的地说话。”

谢昌平抖了抖蓑衣上的雨水,和声说道。

“嗯!跟我走吧。”

谢昌明点头,说着他走在前头转进了后院。

“这是我休息的房间。左右两边都还安稳,可以放心说话。”

带着弟弟到了自己休息的小隔间,谢昌明把小房间的门关上说道。

谢昌平也不解下身上的蓑衣,直接一屁股坐在了桌子旁的条凳上。

“谢江厉调到县衙班房当三捕头去了。”

“啊!”

谢昌明正待要坐在弟弟对面,听得弟弟这么说,他惊得直接站起来。

“这……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六月初一的时候,他便已经在县衙班房值班了。”

“这么大的事,长房这边也没派人来饭庄知会一声。这若要是梅氏那边的人,来饭庄寻事端。我们都不知道该去巡检司找谁来撑门面!”

谢昌明嘴里说着主家的不是,心里是真的开始慌了。

谢江厉是长房江字辈第四个男丁,也是长房江字辈男丁中,唯一一个带着童生功名身入籍胥厉籍的人。

谢江厉自十二年前,任职梅沙圩巡检司巡检员之后,在谢文元的帮衬下,他很快担任了梅沙圩巡检司副都头。

去年,谢江南考中举功名人之后,他又被迅速提拔为梅沙圩巡检司都头。直接掌管梅沙圩下十七个村庄的治安与赋税征收,可谓大权在握。

这才半年的功夫,谢江厉马上又升任为永兴县衙巡捕房三捕头。谢昌明不由得感叹起来,谢文元的政治能力实在不容小觑。

“集市这边的治安,目前由谢江运和梅向宣分管。”

谢昌平答道。

“所以,长房并不担心梅沙圩集市的局势。”

谢昌明皱起眉头来。

“谢江运升职了吗?怎么没有听到村里的风声?”

谢昌明疑惑不解,三房的人怎么会这么低调?

谢昌平摇头,叹口气说道:“没有。谢江运没有升职,只是暂时代理副都头的职务。”

谢昌明脑子一热,眼睛直愣愣的看向弟弟。

良久,谢昌平对着哥哥点了点头。

“是谢江西去找你谈了?还是谢文元去找你谈?”

谢昌明心里松了一口气,他放低了声音问道。

“他俩都找了我。”

谢昌平应道。

听到弟弟这么回答,谢昌明一屁股坐在他对面的条凳上。

良久,谢昌明再次将目光望向弟弟。

“你……”

谢昌明说了一个字,又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我不知道,哥,我真的不知道?”

谢昌平脸上露出痛苦的神色。

谢昌明移开目光,低低的问道:“他们给了你什么职务?”

“巡检司副都头。”

“啊!谢文元竟然如此大方。实属罕见!”

谢昌明大感意外。

谢文元竟然直接让给弟弟一个实权职务。

这事情透着太多的不寻常。

谢昌平摇头,低声说道:“谢江西告诉我,原本是要交给谢青塘的。可是,谢江南坚持要把副都头的职务留给我。谢文元只能答应。”

“谢江西也赞同谢江南的意见。他还说,谢江厉能这么快升上去,幕后的最大助力是姐夫。若没有姐夫的驱灭青蛾虫害药方,谢江厉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有机会升到县衙去。所以,谢江西让我务必要答应他,出任梅沙圩巡检司第二副都头。”

谢昌明很惊讶,梅沙圩巡检司都头谢江厉这一次跳跃式的升职。居然,还有秀儿一家的功劳。

这么说,谢江南还是念着娘亲当年的乳母情分的。

“你,想听大哥的劝吗?”

谢昌明重新将目光移到弟弟的脸上。

闻言,谢昌平重重的点头。

他知道,这一次决定不但会改变他自己的人生轨迹,同时,也会改变谢家二房接下来十余年在梅沙圩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