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清泉明月>第160章 没烧熟

陈友水没想到陈新泉这么快就要与他签订合伙契书。

前天早上他在与里正三伯签署淤泥塘租赁契书的时候,三伯就与他几次三番强调契书的重要性。

现在听陈新泉说要他签合股办养鱼场的契书,他知道,自己养鱼的活稳了。

“当然要签,咱们可是明明白白算数,你辛辛苦苦干活,必须得有保障。”

陈新泉语气中肯的回道。

说完砖坯的事,辞别陈友水,陈新泉火急火燎的往家赶。

刚回到院子里,堂叔陈友湖便大声叫道:“石头,你可算回来了。赶紧帮我去看看,我那窑木炭。”

陈友湖在陈友河的指导下,在他家一块坡地里挖了一个土窑。

今天出炭了。

他这神态让陈新泉感觉事情不妙。

“大堂叔,你莫着急。我拿了书包这便与你走一趟。”

陈新泉急忙跨步走进院子。

柳韵已经把他的书包整理好,放在堂屋的桌子上。

“泉弟,你慢点走,这个饭团是娘让你,当做早饭吃的。你带着,路上边吃边走。”

柳韵跛着脚,从壁橱里拿出一个饭团。

“好嘞,谢谢姐姐。”

陈新泉把书包挎在肩膀上。转身走两步来到柳韵身边,接过柳韵手里的白米饭团。

“诶,这米饭团里有什么?”

陈新泉看到米饭团中有一块黄色的,与白米饭不一样颜色和形状的物什。

“自然是香脆鱼块了。还能是什么?”

柳韵在陈新泉肩头轻轻拍了一下答道。

“哦,定是姐姐给我弄的五香鱼肉饭团。”

陈新泉大喜,“谢谢姐姐。”

“嗳,不对。”

看着鱼肉饭团,陈新泉微微一怔。

“怎么啦,泉弟,你不用担心鱼肉中有鱼刺。我选的都是鱼腹部位的鱼肉儿,理应不会有鱼刺的。”

柳韵道。

前天她看到泉弟给五丫夹了一块鱼腹位置的鱼肉。那鱼腹位置的鱼肉,果然没有鱼刺,她便想着给泉弟的饭团也添加上好吃的鱼肉。

听陈新泉说饭团有些不对劲,她以为陈新泉在担心鱼肉里有鱼刺,混在饭团里吃食不安全。

“哦,我知道了。我想到了。哈哈哈,我想到了!”

陈新泉却没有继续回答柳韵,而是忽然高兴的跳起来。

他一把抓住柳韵的双肩大声道:“姐姐,你真是我陈家的福星。谢谢姐姐。”

说完,陈新泉用力抱了抱柳韵,才转身向院子外跑去。

柳韵被陈新泉整的一愣一愣的。

在陈新泉家中待了那么久的日子。她今天还是第一次正面与陈新泉有肢体上的接触。

她一下子愣在原地,好一会她才想起,泉弟肯定是又想到了什么挣钱的点子,才会表现得这么兴奋。

一想到此,柳韵便高兴起来。这个泉弟从来就没有让人失望过。

他那个脑子是用什么做的?柳韵真搞不懂,他怎么会那么聪明。

陈友湖带着陈新泉去向父亲请假。

陈达广听说土窑烧出来的木炭出了问题,窑洞门口的木炭只烧成了小半截。

他心里也不安定起来。

于是,安排妻子去告知学屋里另外四人,今日推迟一个时辰上课。

然后,三人风风火火的赶往一里之外的斜山土窑查看情况。

陈友洋把土窑洞门口的木炭全搬了出来,摆放在以前看守庄稼时盖好的草棚中。

“怎的!没烧熟的木炭竟然有这么多?”

陈达广看到堆得三尺高的木炭着急的问。

“爹,你莫急,这就是看着多而已,其实没多少,估摸着就是一百一二十斤的样子。”

一直呆在土窑边上当陈友海安慰道。

“哦,那窑里面的木炭,都烧熟了没有?”

听小儿子这么回答,陈达广略微松了一口气,他更担心土窑里面的木炭,是否如窑洞门口的木炭一般,没有烧熟。

“窑洞里面的木炭烧是烧熟了。可就是感觉……感觉……”

陈友洋找不出词语来形容,窑洞里面木炭是什么状态。

陈达广听儿子说了两遍感觉,感觉不出来,便抬腿要往窑洞里走。

“小叔公,这地热的紧。你先别进去。我看看小堂叔拿出来的木炭是个什么情况再说!”

陈新泉赶紧叫住陈达广。天气炎热,此时窑洞里的温度肯定还没完全降下来。

陈达广进窑洞里去看情况,也看不出什么名堂。

与其让他到窑洞里去受一阵子热气,还不如让他在窑洞外边等着。

陈达广闻言,回头看向陈新泉。

“你先看看也成。友洋你去窑里在弄几支炭出来瞧瞧。”

陈达广点头答应。

陈新泉仔细看向堆放在草棚里的木炭。

木炭大约两尺长,有一截大约两寸长的位置已经乌黑。剩下的部分,隐隐约约保留着木材的黄色。

陈新泉抓起一根木材,仔细查看起来。

木材的一个面,全部黑了,但是只有上半部分两寸的位置是乌黑的。

这个乌黑的部分,应该是碳化成程度比较好的。

剩下的部分虽然已经黑得像炭了,可是明眼人一看便能看出来,这根东西还是木材,不是木炭。

“大堂叔,你另外选三根木炭出来给我看看,要选窑洞口不同部位的。”

陈新泉把手里的木材放下,开口让陈友湖给他找三支其他位置的木炭。

陈友湖依言在堆垛里找了三支炭,交到陈新泉身边。

看完陈友湖找出来的木炭,陈新泉颔首点头。

“小堂叔,把你手里拿着的木炭敲碎了看看!”

陈新泉看到陈友洋提了几支木炭从土窑里出来,开口说道。

陈友洋苦笑摇头。

“石头,这木炭我敲过了,三下五下的根本敲不动。

里面虽然也都黑了,可就是看着不怎么上眼。”

陈新泉“哦”了一声说道:“竟然还有这事。你拿来我瞧瞧。”

陈友洋放下手里的木炭,转身拿来他敲开了的木炭给陈新泉查看。

陈新泉把碎木炭拿起来仔细查看,他看到敲开了的木炭中间部分,还有一些木材原有的纤维状痕迹。

“唉,这一窑木炭能卖给谢家四房的数量,估计不会超过装材量的三成。”

陈新泉心里叹息。

看到手里的木炭半熟不透的样子,陈新泉也有些担心起来。这第一窑木炭,很明显没有烧制成功。

他转头看向陈友湖道:“大堂叔咱们一块进去看看。”

陈友湖点头,拿了火把点燃,走进土窑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