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清泉明月>第136章 三百石

“嗯,说了,他说原料不够用了,现有的原料最多只够三日的产销量。他准备今日去县城找谢江西,谈谈到耒县和郴县去收购原料的事。”

“别,千万别,许叔你差人去告知他,咱们铺子里的蚊香自初三日起,每日只进三百盘的量。你让谢江东千万别去外地收购高价原材料。”

陈新泉急忙说道。

“贤侄,这是为何?”

许三千反问。“许叔,我也不知道为何要减少进货和库存。我只是觉得,咱们的蚊香应该保持不了多久的旺销期了。”

“或许到初五,六日下一场雨下来,永兴县内蚊香的销售量就会下降到一天只能卖出三四百盘的数量了。”

陈新泉很担心。

不过,他也不确定,究竟要过几天才能下雨降温。

“贤侄,你的意思是,过几日天气凉爽下来,蚊香的销路便会快速下降?”

许三千对陈新泉的判断非常自信。自他认识陈新泉以来,陈新泉给他出的主意从来就没有失误过。

今天,他虽然不知道陈新泉是如何得知,初五或者初六日老天爷便会有雨下。

但是,他听出了陈新泉的话外之音,同时听到了陈新泉话里的重点。

那就是,如今蚊香销售火爆,完全是因为天热导致的。

“许叔,这几日,尤其是最近两夜,夜里睡觉时,你是否会打开房间里的窗户?”

许三千闻言,老脸微微一红,略微有些尴尬的点了点头。

陈新泉又问:“许叔昨夜是否掀开蚊帐睡觉,都觉得炎热难耐?”

“讹……这个……”

许三千红着老脸结结巴巴的说:“确实……有……有,有些闷热难耐。”

“啊!”

许三千刚说完,“确实有些闷热难耐。”

立马大声叫起来,“我!我明白了!”

听了陈新泉的提问,许三千瞬间明悟。

他明白了,事情的确如陈新泉所说。夜里待在房中,即使手中蒲扇挥舞不停,他也依旧觉得炎热难耐。

只有打开了窗户、掀开了蚊帐,让屋外的空气能与房中联通,方能觉得房内气息稍微好受些。

这才是大家都争着抢着,买了蚊香回去驱蚊虫的原因。

“新泉贤侄果然聪明。我知道如何做了。”

许三千使劲拍了拍巴掌,为陈新泉的聪慧击掌而庆。

“许叔,我记得,上次你去我家中时,曾经说过,齐峰乡有人拿了硝石出来梅沙圩贩卖。”

陈新泉见许三千听懂了他的意思,他便不再讨论蚊香的话题。

他又把话题转到别的事情上来。

“嗨!你瞧我这记性。真的是,竟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记了。”

许三千一巴掌拍在自己脑门上,只听得“啪!”的一声响过之后,他继续说道:“昨日,那个贩卖硝石的贩子,送了一车硝石来我铺子里。我把硝石放库房去了。”

“嗨,这要不是你说起来,我真就把这么重要的事儿忘记了。”

“是吗?如此那可太好了。许叔,你可真是我的救星呀!”

陈新泉太高兴了。

“对了,许叔,那硝石如何售卖?”

陈新泉高兴了一会,立马询问硝石的售价。

如今的硝石可不好开采,硝石纯度也不是特别纯。若是价格太高,他也买不了太多。

“硝石这东西若在以前,马山乡有人收了制作炮仗,如今马山乡那边的矿场大多被关停了。硝石也没人收了。我昨日收的那车硝石,才二两银子,有差不多一百八十斤重。”

许三千说。

“哦,这么便宜吗?我还以为这东西贵着呢?”

陈新泉有点意外,这东西居然比食盐便宜那么多,他制练一斤多雪盐,便能买两百斤硝石。

“倒也不是这东西便宜,主要是这么许久没人要硝石了,那些个采矿的人没了生计,才贱卖了一车硝石给我。”

许三千解释一下为什么他买的硝石这么便宜。

“硝石这东西可不好保存。一旦采出来,若是遇着水,便没用了。还得用防潮的物件给他打包好了。因此,其他时节采买硝石便要贵上一些。”

“哦!原来如此!”

陈新泉恍然。

“还要劳烦许叔,今日天黑之前将硝石送到我家中去。”

陈新泉道。

“嗯,我会安排好的,原本想着今天给你送过去的。这两日事情有些多。主要是这蚊香的事儿,把我牵绊住了。”

许三千点头答应,又接着说道:“不过这几日的忙碌,也让我把事情整顺了。接下来便会好许多的。”

陈新泉点头,蚊香销售火爆,许三千的确要为此消耗大量精力

他略微思索一会便又问:“收粮食的事情有没有什么进展?是否需要多备些银钱?若是资金不够了一定要提前与我说!”

陈新泉问起半个月前,他提议许三千暗中收购粮食的事情。

许三千摇头:“没什么进展,如今的粮食价格普遍偏高。而且,有粮食出售的人多数是些地主老财,或者城里的富户。他们也不差钱,每日粮食出库数量上都有严格限制,若是没有衙门那边点头发话,一般每日粮食出库的数量相差不会超过十石之数。”

陈新泉微微叹息:“如此便只能慢慢来了,到了双抢季应该可以收到一些粮食。”

陈新泉只能安慰许三千。

“贤侄,这粮食经营衙门可看得紧,一般商户经营粮食大多难以盈利。我们进入粮行没有大靠山帮扶,衙门小吏都能把咱们给吞了!”

许三千非常担心他和陈新泉都没有足够强大的后盾,转行做粮商和找死没什么区别。

陈新泉明白许三千的担忧,他安慰道:“许叔不用担心,你只要每年把三百石的配额用完了便成。只要,咱们不对外多出售粮食,衙门里的人应该不会来查你。那孙大人也盼着多一份进项,不是吗?”

“你的意思是,我们每年只卖三百石的数量?”

许三千问。

“是呀,主要是不能把你手中这三百石粮食售卖的配额浪费了。”

许三千实在搞不懂,陈新泉为何要进入粮行,这里面的水可深的很。比盐引复杂多了。

他虽然有孙永胜罩着,但是,粮行里的猫腻能把县令都吞的不剩一根骨头,又何况是一个从七品的县丞。粮食这个行当,县丞真不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