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清泉明月>第82章 柳条

将两包药粉配水调匀,喷洒在禾苗里之后。

陈达广吩咐两个儿子,把后山家里,山上的杂树全砍了,回家后就去砍。

砍好了马上送去陈友河家。

陈友湖,陈友洋抱怨道:“还有半个时辰的样子太阳落山。这会去阀树,能阀得了多少?”

“让你们去就去,稻田里的青蛾虫子,能不能被及时灭了,就看你们的柴薪送得及时不及时。”

陈达广少有的对两个儿子发了脾气。

陈友湖陈友洋不敢怠慢,低头着往家里走。

陈达广又道:“记住了,今日下午新泉并未来找过我,你们也未见过新泉!”

陈友湖,陈友洋点头异口同声,应道:“今日我等并未见过新泉侄儿。”

“好了,去吧。明日一早起床后,你俩便一同去友河院子外听候友河安排。”

陈达广道。

“还有,阀柴之事一定要快,你俩可请人过去帮忙。是给人工钱,还是给人好处,你们自己看着办。”

陈友湖陈友洋搞不懂了,老爹这是什么情况?怎么要如此急迫的去砍柴薪,这眼瞅着就过节了。怎么也不消停消停?

他们不敢多问,要不然,少不得又挨一顿骂。

“你俩去寻你娘,拿十两银子,交给新泉。就与他说,这钱是你俩入股的份子。”

“你俩若是自己还有积蓄,便说服了自家婆娘,拿些钱出来,一块入股进去。但是,一定不能将药水之事,提前透露出去。包括你们两个的媳妇也不能说。要不然,我沙洲村将大祸临头。”

“啊!这么严重!”

陈友洋不太相信,这么有效的杀虫药粉,能给沙洲村带来灾祸。

“做好了,你今后的日子都会好过。做得不好,你这辈子都土里啃食的命。”

陈达广语气坚定。

两人认真点头,心里却并不服气。

陈达广找到大哥陈达隆说要去找族长,求了砍伐柳树条条的事。

让陈达隆安排家里人去做,收一棵的柳树枝条他给十文钱。

“你要做甚?钱多了烫手呀?”

陈达隆反问,他搞不懂了,这小弟今天要阀柳树条做何用。

柳树条平常时节能做何用!除了有钱人,拿来做做学问,他们普通人家根本用不着。

“你去不去吗?你若不去。我便去寻达田堂兄,他便不会这般说话。”

陈达广道。

陈达隆瞪了弟弟一眼道:“我去,你要这柳树条做甚用?”

“明日之后,方能说与你听。我现在去寻族长说事,你等我消息。”

陈达广又道:“我这边一定下来,你的人便马上动手。记住要三年之内的柳树枝条。老的就别糟蹋了。”

陈达广转身去族长家里。

陈达隆准备去寻几个叔伯子侄,来办这事。

这十文钱阀一棵柳树枝条那可太好挣了。就是不知道,小弟要柳树条做何用处。

出了院门,陈达隆看到几人扛了竹子,往村西边而去,他心里好奇。

“这谁家要用竹子,还都是娃娃手臂般粗细的。不会是用来做捕猎陷阱用的吧。”

他心里想。

“等会,我问你!”

他拦住一个半大的孩子,问道。

“九爷爷何事?”

那孩子停下来,反问。

“你扛了这竹子,去往何处?”

“哦!你不知道呀,四十叔收的竹子,五文钱一棵。他说,收了竹子送到友河堂叔家院子外去堆着。”

“老四十?这个臭小子,又做什么妖?”

陈达隆心里存疑,又道:“这竹子啥时候涨了价。今日之前,竹子不都三文钱一棵吗?”

“就下午涨的,四十叔说,他要的竹子有要求。只要三年成竹,而且竹子主干必须碗底粗细。所以出价高点。”

“哦,好了,你去送货吧!”

陈达隆打发走那孩子,信步跟在小孩身后,向着二儿子家而行。

老弟给他这个高价收柳树枝条的活,他总不能把这种好事忘记了老二家。

来到陈友河家院子门口,陈达隆看到院子左边的宽阔面地上,已经整整齐齐堆放了七八十根笔直的竹杆子。

“哎哟,老四十这小子会来事呀。五文钱一根,这得有七八吊钱了。”

在他感慨陈友水大气的时候,一架驴车快速停靠在二儿子家院前的平地上,车上下来一个衣着鲜艳的中年汉子。

中年汉子手里提着东西,背上给背着箱笼,他把驴子拴在树桩上,便快速向着二儿子家院子口走来。

中年汉子走到院子门前,伸手要敲门,侧耳听到院子右边有声音传出。

他仔细一听,顿时咧嘴笑了起来。

“哎哟!新泉贤侄,这是在忙着呢?”

许三千在院子转角的位置,看到正在指导他爹陈友河接下来,要如何堆放柴薪的陈新泉,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哟!许叔,你怎么过来了?”

陈新泉回头,看到微胖发福的许三千。

“有两个事和你说,你能抽出时间来吗?”

许三千自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如今陈新泉,在他眼里差不多就是一尊活财神。

还未来得及回许三千的话,陈新泉看到了许三千身侧的陈达隆,他急忙笑着道:“爷爷,你来了。进屋里说话。”

他向爷爷打招呼,示意爷爷先进院子去。

又回头看向土窑叫道:“爹,爷爷过来了,你先出来一会,陪爷爷说会话。我同许掌柜有话说。”

陈新泉叫父亲从土窑里出来陪陪爷爷。

“爷爷,我有点事,一会同你说话。”

说完,他又看向许三千道:“走吧,许掌柜,进屋里去说话。”

许三千笑着,对着陈达隆作揖,算是打招呼了。

进院子,陈新泉把许三千叫去了自己房间。

陈达隆看着许三千,转身的背影,心中惊疑。这人不是梅沙圩,许氏杂货铺与聂铁房的东家吗?

他怎么上门来找小石头说事了?

陈友河从土窑里钻出来,看到父亲。

“爹,你来了,进屋去,秀儿在屋里呢!”

他说着,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抬腿要往回走。

陈达隆拉住他,道:“你这是在做甚?”

“呃,弄个土窑,烧点柴炭,过几日,谢家要用。”

陈友河道。

陈达隆听儿子说,谢家要用柴炭。

他以为是谢文元家要用柴炭,寻了陈友河给他家烧炭便点头,没多说什么。

“你啥时候,学会了这烧炭的手艺。我学了两年都没学熟。”

陈达隆好奇,老二何时会了烧炭的活计,之前没听说过。

他年轻时也练过一段时间的烧炭,却一直烧不出好炭。

陈友河想说实话,话到嘴边,又怕被老父亲责骂,便道:“谢家指导的。我还没学太会,这不刚和石头商量着怎么弄呢?”

“哦,谢家人还懂这些?”

陈达隆道。

“那谢江南不是举人公吗,兴许是书本上写着这法子,他看到了呢?”

陈友河心里慌张的很。他生怕老爹再问烧炭之事。要再多问几句,他准要穿帮,到时候又要被老父亲痛骂一顿。

陈新泉说谢家可能会需要木炭,可没有说谢家一定会要木炭。

他与父亲说谢家要用木炭,本就撒了谎。

父亲若在询问烧炭手艺之事,他哪里会什么烧炭的手艺。

为了不让父亲继续问下去,使自己露了馅。他赶紧道:“爹,你寻我何事,咱们进屋里说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