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清泉明月>第81章 求援

陈新泉把身上带着的另外两包驱蛾虫药粉拿过来,交给陈友湖,叮嘱道:“不过,你需要注意,这个木桶挺大的。可能不需要装太满的水。”

“我算过了,我拿的这种布袋,装的药粉量可调和十二斤左右的水量。水多了,对青蛾虫子便没多少杀灭效果。”

听陈新泉这么解释,陈友湖高兴的答应:“好嘞,我记住了。”

陈友湖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

这段时间,他为了对付这些讨厌的青蛾子,劳心劳力,但却毫无成效。眼看着庄家要遭灾,他心里焦躁难安。

此时,有了驱虫效果极好的应对法子。他要用田里的青蛾虫子。好好的发泄一下内心积攒的怨气。

一旁站着的陈友洋,看到哥哥拿了药粉,便提上木桶去沟渠边上提水。他此时,真想跑回家去,再提一个木桶过来。把另外那包药粉也调成药水,用竹筒管喷洒了出去。把那些可恶的青蛾虫子,早早杀灭了事。

“新泉,你这药粉可还剩有多少?”

陈达广问不在看两个儿子忙着调和驱蛾虫药水。

他拉着陈新泉往稻田另一边走,如今他们站着的位置,空气中还弥留着一些怪异的气味,小叔公还是有些不适应,便准备稍微离洒了驱蛾虫药水的禾苗远些。

“家里只剩七包了。小叔公。”

陈新泉道。

“配制一次这个药粉,需要很长时间吗?”

陈达广又问,他很关心驱虫药粉能不能量产。若能量产,尽快生产一批药粉出来,村里今夏的庄稼,便可免了蛾虫子的灾害。

既然,陈新泉拿了三包药粉过来。

他就猜到,新泉自家稻田里,一定还没有用上这个药粉。

差不多两个时辰之前,举人谢江南与秀才谢文元陪同县令程似道程大人,一同来沙洲村梅子窝查看青蛾虫子的事情他也听说了。

他大哥陈达隆回家后,便跑到他家里,怨气冲天的责骂陈友河。

只说道,陈友河有养鱼驱虫这么好用的法子,也未及时同他说道。

他却记得,昨日大哥还当着几个后辈子侄的面,责骂友河侄儿不懂事。把家里最肥的一块稻田糟蹋成碎豆腐模样。说他在水稻田里养鱼,不是蠢就是笨。

说实话,当时陈达广自己也是想说道一番友河侄儿的。

却因为当着众人面的缘故,他并没这么做。

今日,大哥又抱怨他儿子友河,有可用的驱灭蛾虫的方法不及早与他说。

他只竖着耳朵听了一遍,便打发大哥走了。听着大哥瞎抱怨,对解决稻田青蛾虫害一点用处都没有,他懒得理会大哥。

尽管,他知道大哥心里是因为稻田青蛾虫害的事情而烦躁。

但他越是抱怨友河,就越是证明他们这些人都不如友河。

他们这么多人,为何就没一个人能同友河那般,想出在稻田里养鱼儿来驱青蛾虫害。

原本想着,实在迫不得已了时,明日他自己也去弄一亩稻田养上些鱼儿,那至少能保了一亩稻田的收成。

却没想到,新泉在这个时候送来一个,真真可用的剿灭青蛾虫子的方子。

他略做思索,便想明白侄孙儿新泉寻他来说道杀虫药粉之事,必定不是来邀功的。

若没猜错,他是来求援的。

听了小叔公的问话,陈新泉道:“小叔公明见,这个药粉的确不好制作。”

“因为,它涉及到使用一味极其不好采买的药引。另外,将折耳根,猪母草和艾草、柳树条研磨成粉末亦非常麻烦。”

“需要将这些材料烘干至四成熟,然后,在将其磨成细粉。这些活需要用到许多柴火,还有研磨,非常消耗功夫。我用小石碾,研磨了许久才得了几斤药粉。”

他缓了缓接着说:“若需要大量喷洒药水驱虫,所需要的药粉会非常多。所以,需要许多人手来研制。”

小叔公点头,这些都是棘手的问题。每一样都不是新泉这个小孩一人能轻易造完成的。

若只是,自家稻田里用一些药粉驱虫,大人们辛苦一点,也能制作出够用的药粉。

但若是,村里其他人也要用上驱虫药粉,只凭他们一两家人的力量,是成不了事的。

“这个药粉,居然还要用柳树条?这又是何故,若柳树条用量大,河边那些柳树岂不是要要遭了殃?”

听陈新泉说,药方中还需要用到柳条,陈达广耽心的道。

“是呀,我也为此忧心。”

陈新泉道。

“小叔公看看,你能不能找族长说说,咱们提前把那些柳树枝条给收了。第一,是免了过几日柳树被乡亲们无端端的阀了。”

“第二个嘛,咱们也可以用这些柳树条,给乡亲们做一些驱蛾虫药粉?”

陈新泉一边说,一边拉着陈达广往更远一些的田埂边上走。

有些话,暂时还不能让太多人知道。

他不想成为那个众矢之的。

离得陈友湖与陈友洋远一些,说话既是保护自己,也是在保护他们两人。

陈达广当即陷入沉思。

他意识到,研制出驱蛾虫药粉,对于天下稻田和天下稻农来说,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可是,毫无根基,实力弱小的沙洲村,必定会因为这份驱蛾虫药粉,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这对沙洲村民来说,未必是好事。

陈新泉和陈友河两人,也将面临巨大的麻烦。

“你有什么章程?”

陈达广想知道侄孙儿的想法。

陈新泉一边思索一边缓缓说道:

“驱蛾虫药粉配方,必定是要转卖出去的。这么好用的东西我们根本守不住。”

“但是,发买药粉配方的同时,我们可以,以此药粉为基础,为村里争取一些福利。”

“福利?”

陈达广疑惑,问道:“这福利是为何物?”

“呃!这个福利就是好处。”

陈新泉道。

“哦!”陈达广点头,随后他神色却凝重起来道:“只是,这个好处,并不容易把握,新泉可有详情。我担心,好处要多了,反而祸害了村里。那就坏事了。”

陈新泉思索片刻,便明白陈达广的意思,他点头认可道:“小叔公说的是。我本这么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