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清泉明月>第52章 商谈

谢昌明坐定后,见弟弟脸上有焦急之色,却并不急着开口询问,心中便感慨:“小弟心性已经成熟,这个年纪时,我应该还做不到他这般吧!”

“弟妹和东俊可还安好?”

谢昌明问。

他一边拿了个油纸里的馒头,一边看向谢昌平。

谢昌平道:“都还好,倩倩她母亲这段时间在帮着照顾小俊。”

“弟妹还是不愿意回桐江村去,让娘帮着照顾孩子呢?”

“大哥,倩倩她自小便在县城生活,田地里那些活计,她也做不来。再说,我也没时间回桐江去,要是让她带个娃娃回去,我也会想她们娘俩的。”

谢昌明点头。

小弟娶亲,家里没怎么操心,这全得益于小弟自己是个有主见的人。

“张员外这个人如何?”

谢昌明没有再讨论弟弟如何安排媳妇的事。

七年前,他同意让弟弟去服兵役时就知道,弟弟这辈子都不会回村里种田了。

谢昌平被大哥的话问得有点懵,他没想到大哥的思维会这么活跃,一下子跳到了东家张富贵身上来,他错愕的看着大哥。

“你在张员外府上,也有三年多了,对张员外这个人怎么看,他是不是一个正气之人?”

谢昌明见弟弟的表情,便知道他没有听明白自己话里的意思,于是继续解释。

谢昌平闻言斟酌了一下才道:“张员外倒还算是有良知之人,在生意场上自是规规矩矩,没听说什么不好的风评。”

“至于,对待下人方面也还算公允,虽不至于事事公道,但对于干活勤勉之人,亦还能有始有终。”

谢昌明听到谢昌平对张德富如此评价,一颗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

他张口咬着手里的馒头,探手入怀,从中拿出一个用黑布包着的物件,放到茶桌上。

谢昌平不明所以,但见大哥小心谨慎的样子,便神态端正的看着他把布包解开。

布包里面是油纸包,把油纸包打开之后,谢昌平看到一小撮白皙盛雪的精细结晶。

“这是何物?”

谢昌平问。

“你没见过这样的物什?”

谢昌明不答反问。

谢昌平摇头。

谢昌明道:“你用手指蘸些,尝一尝!”

谢昌平依言用手指沾了些许雪白结晶。

谢昌明看着弟弟脸上精彩的表情,这个场景曾经一模一样的出现在他身上。

“这……是雪盐!”

谢昌平把手指放入口中一瞬间,便惊呼出声。

谢昌明点头。

“哥,这盐你从何处得来?两广过湖广的雪盐,据说前几日涨到八百文一两了。”

谢昌平左右看看有无人在关注他。

这东西可不适合被其他人知道。

“你觉得,张员外能不能帮咱们贩卖这等物什?”

谢昌明不答,而是仔细打量着谢昌平反问道。

“张员外自然可以贩卖食盐,他本就是有盐引之人。”

谢昌平给了大哥一个肯定的答复。但是,却没有回答谢昌明问题中的关键点。

“他能给我们什么价?”

谢昌明道。

“这个我不知道,我可以去找他谈。不过……张员外生意广,他几个兄弟各自分管着一摊生意,食盐这个摊子是张员外亲自在管。”

谢昌平把桌上的雪盐赶紧包起来。

“衡州府境内这东西用得多吗?”

谢昌明对梅沙圩之外的地方没有任何消息来源。

他认为永兴县可能有少部分人能消费起雪盐。但是,能够消费的起雪盐的人应该不会太多。

“衡州府能够用得起雪盐的人,除了那几个大家族之外,应该就是官场里老爷们了。”

谢昌平沉思片刻答道。

“不过,宝庆府与潭州府有两位郡王。那两地的消耗量指定不小。”

“若是,转运至武昌府,黄州府,那价格便要高许多,而且,消耗量也要大许多。”

谢昌明却摇头,衡州府之外他都没想过。只不过,这八百文一两的东西,他出手的时候能收到六百文一两已是很满足了。

他猜测石头制作这雪盐,成本应该不会超过三十文一两。

到时候,他需要看看外甥能给他多少利润。

都说财帛动人心,他又如何能免俗。

“此事,你务必小心谨慎。若是,张员外不可信,咱们在找其他人,千万不可露了自己的底。”

谢昌明叮嘱道。

他最关心的是谢昌平找张员外谈了之后,能不能全身而退。他很清楚以他们这种无依无靠草民的身份,他们没有丝毫犯错的机会。

一旦犯错,将万劫不复。

谢昌平郑重的点头应道:“我明白!”

小二端着茶上桌,谢昌明放慢了吃馒头的动作,待小二离开后才又道:“此事不论成与不成,切不可对第三人提及。尤其是弟妹,爹娘。”

谢昌平愣了愣,片刻后方点头答应:“我知道了,大哥考虑的周全。我一定守口如瓶,不与其他人说此事。”

“若是,有其他员外可以接得住这货,那便另当别论。也许,是我太过谨慎了,只是,咱们做的事,后果,有多严重你应该很清楚。”

谢昌明又道。

谢昌平仔细想了想,意识到大哥如此谨慎的由头。

“哥,我知道了。这事做好了是机会,做不好便是祸害。”

谢昌明见弟弟已经认识到,他们要做的事情的风险,便不再提及。

两兄弟谈起父母的情况。

谢昌明道:“爹今日忧心稻田禾苗的事。据说今夏禾苗可能要遭虫灾。”

谢昌平道:“我听说了,县城附近的农田情况也如此,说是今年端午节的天气太反常了。”

“你前日自郴县回来,可看到郴县境内的庄稼是何情况?”

谢昌明问。

“郴县境内已经有稻田起虫灾了。我们离开郴县时,看到沿路有许多青苗长势萎靡,禾苗上青色蛾虫成群飞舞。”

“郴县那边境已如此严重。看来永兴境内的禾苗也难免不受到波及。”

谢昌明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听谢大山说过,二房族老已经交代了端午节后就把早稻改种高粱。

这个季节,改种高粱,明显是两头不讨好的事。

水稻收不成,高粱的产量也赶不上高产时节。

以在这个季节种植高粱,等高粱刚压穗的时候天气就开始转冷。冷天气会大大影响高粱的成熟。

导致高粱穗中结出许多空瘪米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