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总裁豪门>娱乐:开局全网黑,老千拯救内娱>第508章 于无声处听惊雷

戛纳电影宫外排起了长队,不少观众背着包,举着纸壳做成的立牌,想要买到一两张别人不要的电影票。

这种场面在戛纳不算少见,但是举牌人数如此之多,还是近几年的第一次。

不用怀疑,《小偷家族》正在电影宫首映,即便电影放映已经开始,没有买到票的观众依然不愿意放弃,万一有人来晚了呢?

电影院里正好演到张松文和张艺汉去超市盗窃成功,回家的路上顺便把王胜迪捡了回来的戏份。

王胜迪算是一个x因素,正是因为她的到来,才揭开了这个小偷家族背后的秘密,她也是小偷家族分崩离析的导火索。

廖东并没有藏着掖着,人物之间的关系并不难猜。

廖东通过各个家庭成员之间若即若离的镜头设计,向观众暗示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

“记得祥太刚来的时候……”

“你那时的老公……”

“老太太的退休金有多少?”

“那个女人又去KtV陪酒了……”

通过这些台词,观众立刻就能知道,这个家庭里的奶奶、父亲、母亲、儿子、女儿……他们之间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他们只是原有家庭的弃子。

而很快,大家也能看到,在这个临时家庭里,每个人都在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起码看起来他们愿意相信对方就是自己真正的亲人。

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很直接,张松文建筑工人的工资,郝雷洗衣店女工的工资,还有奶奶每个月的养老金。

但是这些远远不够,没办法养活一家人,于是他们开始偷东西,主力就是张艺汉扮演的祥太,小孩子更不容易让人发现,毕竟他们的偷窃技术非常蹩脚。

看到这里,观众对廖东构建的电影世界有了充分的认识,他们看到了廖东的冷静和克制,也看到了这个临时家庭组建起来的条件——利益。

准确地说是互利互惠。

张松文和郝雷收养张艺汉是因为郝雷无法生育,赡养李明起是需要一个栖身之所顺便觊觎她的退休金。

李明起选择和两人合作是需要人照顾,同时担心自己一个人孤独终老,没有人给她料理后事。

春霞加入这个家庭是对亲生父亲的怨恨,同时也需要一个栖身之所,而她付出的是陪伴价值,虽然和李明起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两人却真的把对方当成了亲人,没有演戏的成分。

至于张艺汉,就简单多了,他需要别人的照顾,付出的就是偷东西补贴家用。

没有利用价值的人,就不能待在这个家里。

所以郝雷才会让张松文把王胜迪送走,因为她太小了,没法提供价值,却要张嘴吃饭,还会给这个家庭带来诱拐儿童的麻烦。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交易和利用价值,所以在每次家庭成员超出了等价交换的范畴之后,观众才会觉得唏嘘。

比如张松文不舍得把王胜迪送回去,比如郝雷为了把王胜迪留下来不惜主动辞掉了工作,比如李明起为了春霞故意说出自己的银行卡密码,再比如张艺汉为了不让王胜迪偷东西而把全家置于险地……

这些真情流露更加朴实,更加贴近生活,也更加让人动容。

就在大家都以为这个临时家庭会越来越好,走向正轨的时候,廖东就无情摧毁了这个临时家庭。

故事的走向应该是从那片乌云开始改变的,一家人从海边回来之后,李明起意外离世,王胜迪的事情上了电视,张艺汉偷窃时故意失手,张松文和郝雷落网……

几乎在一瞬间,整个家庭分崩离析,廖东一边催泪,一边铁石心肠,一点都不顾及观众的感受。

他可不想落入“大家都不容易”这种浅薄的套路之中,他拍《小偷家族》是为了反映社会情况的。

虽然国内这种情况不太容易成立,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嘛,大家看得还是很带劲的。

一个导演,可以调动观众的情绪,那他无疑成功了一半。

两个小时后,大银幕上的字幕开始滚动,放映厅里鸦雀无声。

这次廖东和热巴就有准备了,等到字幕跑完的时候,热烈的掌声如期而至,和《法兰西特派》那种一边鼓掌,一边有人吹口哨的状况不同,今天大家只是在默默地鼓掌,全场听不到任何杂音。

这就是电影的力量,他们都被廖东折服了!

《小偷家族》没有酷炫的长镜头,没有充满巧思的比喻,甚至连中国导演最喜欢的隐喻都很少。

廖东用简单的浅焦镜头和景深镜头就让整部电影活了起来,整部电影的画面层次明晰、寓意丰富,让观众不自觉地就沉浸其中。

剧情上也没有什么激烈的冲突,没有狗血的爱情,也没有什么仇恨,但是大家看得如痴如醉。

张松文不善言辞的父爱,郝雷牙尖嘴利下的牺牲,李明起临终前的呢喃,春霞最后推开家门时的伤感,还有张艺汉在公交车上的那句“父亲”和王胜迪爬上阳台时的渴望……

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眼神都拍进了大家心里,这才是有力量的电影!

《小偷家族》的热度很快盖过了韦斯·安德森的《法兰西特派》,《好莱坞报道》甚至用上了“一场来自中国的家庭史诗”这样的标题。

“《小偷家族》这种作品,才是我们期望看到的,他并不激烈,也没有炫技,廖选择用最平和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并不平和的故事,的确发人深省。”

《综艺》也给了满分,“《小偷家族》是一个寓言故事,廖用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引导我们去反思社会的普遍价值观的正确性。”

中国媒体的标题就简单多了——“《小偷家族》,于无声处听惊雷!”

《小偷家族》首映结束,场刊也更新了。

《小偷家族》毫无悬念地拿到了史无前例的3.9分,刷新了《燃烧》创造的场刊纪录。

几乎所有影评人都给了满分。

廖东有点慌,这帮影评人这么夸他,不会给金棕榈夸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