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总裁豪门>娱乐:开局全网黑,老千拯救内娱>第265章 一顿饱和顿顿饱

好莱坞真的是来势汹汹。

尤其是廖东这种去过好莱坞,并深入了解过他们的人,才知道好莱坞电影对全世界的入侵程度有多深。

最关键的一点,好莱坞的学习能力太强了!

香港电影黄金年代被称为东方好莱坞,最厉害的就是各种动作电影,这里不是指武侠和仙侠那种飞天遁地类型的,而是真正的都市动作电影,代表人物就是大哥成。

好莱坞是怎么做的?他们把香港出名的电影人都高价找了过去,包括武指和导演,然后学会了,再把他们一脚踢开。

看看现在活跃在好莱坞的中国电影人还有多少?几乎没有了,都回来圈钱来了,是他们不喜欢美元吗?当然不是,是人家学会了,不需要他们了而已。

现在中国电影市场越来越大,中国观影人数每年都在上涨,好莱坞也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

以前还在搞中国特供版电影,就是找几个演员露个脸,其他地区再把这个角色删掉。

现在不一样了,《长城》已经开始找中国顶级导演执导了,还有华纳和环球这样的大制作公司,已经开始深入研究中国市场了。

尤其是华纳,《巨齿鲨》用了廖东,电影还在三亚取景,这都是在讨好中国观众。

也就是现在合拍片和引进片的分成比例太低,所以中国元素还不那么突出,要照顾最大票仓北美观众。

要是中国电影进一步放开,票房分账不用多,也像北美似的搞个阶梯分账,好莱坞这些电影公司都敢让中国演员来主导电影,再搞一堆好莱坞二线的演员过来作配,没人会和钱过不去。

到时候人家利用成熟高效的电影重工业体系,生产一大堆流水线爆米花作品,我们怎么和人家抗衡?

一点胜算都没有。

陈大头认同了廖东的分析,“《红海行动》就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尝试?”

廖东点点头,“其实这两年已经有不少公司开始尝试重工业电影了,《湄公河行动》《战狼2》,包括还没有上映的《红海行动》和《流浪地球》,其实都是在搭建属于我们自己的电影重工业体系。”

“好莱坞能学我们,我们自然也可以学习他们。电影重工业体系其实没那么难,流程就摆在那里,我们完全可以照搬,学习好的地方,然后再结合国情修改不适合的地方,时间长了,一定可以学会。师夷长技以制夷嘛。”

陈大头有些激动,“有你们这些有良心的电影人,我相信国产电影一定会越来越好。”

廖东摆了摆手,“也不能盲目乐观,阻力还是挺大的。”

陈大头一怔,“怎么说?”

“最直观的就是利润。《湄公河行动》看似是伯纳独立投资,但是有官方背书,很多隐性成本没有计算在内。即便如此,整部电影拍下来,成本也超过2亿,加上宣发,11亿多票房,其实没赚多少钱。”

“《红海行动》也是一样,海政对我们进行了很大支持,大到难以想象的地步,成本还是将近5亿,加上宣发,票房起码要达到20亿以上才能回本。”

“包括刚刚杀青还在做后期的《流浪地球》,成本比《红海行动》稍微低一些,但没有20亿票房,也很难盈利。你看这几年有多少电影票房能达到20亿?15年2部,16年1部,去年多一点3部,风险太大了。”

陈大头问道,“那为什么要做《红海行动》和《流浪地球》这样的电影?”

廖东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这可能就是电影人的责任吧,如果《红海行动》和《流浪地球》成功了,会有很多公司跟风做同类型的电影,也算是变相推动中国电影重工业的发展了。”

陈大头非常感动,“像你们这样有良心的电影人不多了。”

廖东嘴都要笑歪了,他要是直接说《红海行动》有多好看,场面有多震撼,估计没什么用。

各种预告片,宣传都是走的这个路子,没什么新意。

但是廖东把话题聚焦在了中国电影对抗好莱坞上面,自然会得到更多支持。

当然,廖东不是在危言耸听,也不是单纯为了宣传《红海行动》,他是真想做一个有良心的电影人。

还是那句话,建立口碑真的很不容易,不能随意消耗。

一顿饱和顿顿饱还是有区别的……

接下来的对话就轻松多了,陈大头跟着廖东连续转了两个场,才吃上午饭,已经下午两点多了。

陈大头一边吃盒饭,一边问道,“廖导,你平时也是这么工作的?午饭都不能及时吃?”

廖东边吃边说,“也不一定,主要是看拍摄进度,今天拍摄就挺顺利的,所以才晚一点,有时候拍摄不顺利,可能还提前放饭,给演员找找感觉呢。”

陈大头想煽下情,“廖导,你们平时是不是也和群演都吃一样的盒饭?”

廖东根本没get到,“怎么可能?主要演员和工作人员都是吃小灶,不同演员吃的也不一样,你看王川君,他要保持身材,就不能吃油水大的食物。杨小狐也是,当红女明星,都自己准备饭,不用我们管。”

陈大头翻了个白眼,只好强行转移话题,“那廖导,你对天价片酬怎么看?”

“不怎么看。”

陈大头眼睛亮了,“你不支持取缔天价片酬?”

“我支持与否并不重要,天价片酬是市场规律。比如华策就觉得大宝贝值8000万,人家就给了,你能说什么呢?”

陈大头无语了,“你觉得这种现象正常吗?”

“当然不正常了,我也不会用这样的演员。我只是觉得就算上面出文限制天价片酬也没什么用,演员还有很多办法捞钱。比如挂名个制片人,收一笔钱,再挂个编剧,再收一笔钱,一个剧组名号多了去了,想要给钱还给不出去吗?”

廖东就快报徐山争的身份证号了,徐山争就是这么操作的,限薪是限薪了,该拿的钱一分没少。

其实不只是徐山争,很多演员都是这个套路,陈大头自然是不敢把这些公布出去的,那属于断人财路……

陈大头很理智地转移了话题,“廖导,您对潜规则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