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旗县后,沈乐成和赵茹关系降到了冰点。

  沈乐成是舒心抵达京都,赵茹则是憋了一肚子气。那口气在沈乐成每日使唤她身边人伺候吃食时最胜。

  “终于是到了。”

  一行都抬头看着城墙上的牌匾。

  游子归家,怎么会不心情激动呢。

  “侯爷,这边。”侯府的马车早已等候在城门口。马车边除了府里的人外,季明达、李舒、周文砚也都等在一旁。

  沈乐成双眼一亮:“你们怎么都等在这儿呢。”

  “要不是今日看见你府上马车打街上过,都不知道你到了。”李舒笑道。

  “我不跟你们写信了嘛,就这个几日,我自己也不知道确定的日子。”沈乐成笑道。

  游子回家,归来有旧友迎接,也太幸福了。

  沈乐成看着熟悉的街景、熟悉的朋友,忍不住想大喊一句“我回来了!”,可惜他刚张嘴,灌了满口的风,激烈咳嗽起来。

  最后,没说几句话,季明达几人与沈乐成告辞。

  沈乐成又咳了两声:“过几日我下帖子,大家可不能推辞。”

  “我们都好说,就看文砚了。”

  大家都笑了。

  周文砚与奉新郡主成亲了,季明达与李舒没少在信中抱怨周文砚每次出门还需要郡主夫人的同意。

  “管家先走了?”赵茹经身边侍女提醒,环视一圈后,问道。

  沈乐成目送朋友离开,平淡回答:“我有些其他的安排,让管家先回去准备了。”

  赵茹感觉到一丝异常,可细想却也没别的,这里可是京都,皇城是她的家,皇上是她的皇兄,可不是那让人鞭长莫及的北疆。她将那丝异常压下去。

  马车缓慢在街上行走,抵达它的目的地。

  镇国侯府,依旧气派。

  有老夫人在,镇国侯府就不会潦倒。

  先前离开的管家正站在大门口,表情严肃、严阵以待,不像是迎接主人家归来的,倒像是来拿人的。

  “侯爷?”赵茹从马车上走下来,疑惑问身前的沈乐成。

  沈乐成转身,手抬起轻轻挥动。

  管家带着人将赵茹身边的林杏、林柿两个侍女拿住。

  赵茹惊异:“侯爷在府门口拿下我的人,这是何意?”

  沈乐成似笑非笑,语气肯定:“这是太妃的人。”

  “你们夫妻多年,你为我千里奔走,我也不能让太妃的侍女一直磋磨你。”

  “如果不是这两个侍女,我们怎么会一直无所出呢。”说着,沈乐成甚至装作悲伤捂住嘴巴。

  “这分明是……”

  “公主!”林桐与林枫拉扯赵茹,她们在提醒,如果真的说两人尚未圆房,不说有碍皇室脸面,之前公主为沈侯爷千里奔走的事情可就不对了。

  “捂住两人的嘴巴,带去皇宫。告诉太妃,我们沈家可用不起她的人。”

  老夫人的声音自身后传来。

  赵茹脸瞬间煞白。即便是皇上和皇后都十分尊敬老夫人,即便是太妃送来的人,退便是退了,没有回旋。

  这哪里是退人,这是对她的警告。

  这个声音的出现,沈乐成眼中有光,转头跑到老夫人身前:“娘,我回来了。”

  要不是想到这里的礼数并不能以拥抱来表达心中感情,沈乐成差点抱住老夫人以解心中思念之情。

  “回来就好。”

  老夫人看向门外堪比闹剧的画面:“还站在这里作甚,给他人看热闹吗。”

  赵茹站在原地,只要她动了就表示她认了。

  她认了不要紧,她只是个不受宠的公主。可这是让她选择究竟是站在打太妃脸的侯府,还是进宫寻太妃撑腰。

  能在宫里当上太妃并深得皇上敬重的人又怎么简单。

  赵茹脑海中浮现了胡太妃的模样,脸煞白。

  “公主,公主。”身边侍女轻声呼唤将赵茹从回忆中拉扯出。

  赵茹扶着林枫思索后终还是进了府,一句话也没说直接进入自己的院子。

  “夫人说身体不适。”

  老夫人看着沈乐成,对禀报的嬷嬷道:“既然不适便好生歇着。”

  待房间内只剩下老夫人和沈乐成后,老夫人才道:“你今日太冒进了。倘若我没出来,你这出该如何收场?”

  “我本就只是让赵茹表态罢了。送不走就送不走呗,多的是庄子安置。”

  北疆的事情,在亲近人面前,沈乐成没有任何隐瞒,该说的都说。

  不过这亲近之人也就老夫人和白和泽二人而已。

  “早该如此的。”老夫人叹气,“那孩子不是什么大恶之人。没人看着,又这样的身份……往后就留在府上敬孝吧。”

  “没有那位太妃在背后,她又当面选择进府,翻不起什么了。”有过这些年的相处,沈乐成对赵茹的性格还是了解的。

  确实如老夫人所言,不是大恶之人,只是天真、理想的可怕。公主身份还有太妃赐下的丫头撑腰,胆子也养大不少。

  这样的人才能做出让正常人以及满肚子阴谋诡计的人都觉得可怕的“大事”来。

  “这事不会让您为难吧。”沈乐成关心问道。

  老夫人摆手,颇为自信并蔑视的语气:“不过就是先元后的丫鬟,照顾了几年皇上罢了。”

  沈乐成吐了口气,既然母亲都这样说了,他可就什么都不怕了。

  老夫人见沈乐成表情,食指戳着沈乐成额头:“我可以不当回事,可你不行。回来养伤就好好养伤,别净想着惹麻烦。”

  皇宫内胡太妃看着禀报的内侍,笑呵呵慈祥极了,谁看见了只会觉得这人慈眉善目最是会为他人考虑了。

  “是哀家考虑的不周到。”胡太妃对身边皇后道,一点也不见生气,反而说起自己的不好,“把茹儿苦到了。不知道皇上赐下太医没有?”

  皇后轻声回答:“皇上说等太医令诊断后再决定。”

  “太医令去时让李太医一同去,帮茹儿调养身体。”

  皇后算了算时间,沈侯爷与赵茹成婚已经将近三年,却一无所出,今次又出现这件事情,派去宫里擅长妇科的太医替赵茹调养身体,确实有这个必要。

  “儿媳明白。”

  太妃提醒道:“就以皇后你的名义。”停顿一下,她接着道,“你是茹儿的皇嫂,又是母仪天下,最是合适不过。说来说去,哀家都是个外人。”

  皇后温柔安慰道:“皇上经常同儿媳说您护着他的事情。皇上心中是向着您的。”

  说起过去的事情,胡太妃也追忆起来:“皇上是先后嫡子,哀家拼尽全力都是要护皇上周全的。”

  当皇上与皇后赐下的太医令与太医进入镇国侯府,已经冷清两日的侯府重新热闹起来。

  九月初五,宜嫁娶。

  舒郡王赵睿与定南郡王嫡女大婚,拜见过皇上皇后后,两位新人便带着全部家当去往舒郡王封地。

  “这一日我等了很久。”赵睿骑在马背上对送行的沈乐成道,他很开心。他终于可以去自己的封地当家做主了。

  沈乐成啧了两声:“你快别说了,小心我在你大喜之日控制不了自己捶你两拳。”

  “嘿嘿。”赵睿傻笑,小声在沈乐成耳畔道,“我心不大,就想舒舒服服的,如果你混不下去了,我不会计较的。”

  “我混不下去了,你还能混下去?”沈乐成还能不懂他意识,直接给顶了回去。

  “只要我舒舒服服的,不会混不下去的。亲疏远近,轮到我也很久了。”赵睿看得很开。

  “你能这样想倒是挺美。”

  九月底,东南战事再传捷报。豫王在东南终于将之前丢失的三座城池夺回两座。

  士气大增。

  同时东南小国的使团顺利抵达了京都,并提出了他们想要和平谈判的迫切需求。

  主和派在朝堂上同意休战的事情,理由也很简单,常年征战没有钱了,再加上已经夺回两城,现在谈和说不定能够凭借谈判将另外那座城池不费一兵一卒的要回来。

  别说,认为凭借谈判将城池要回来的文人还不少,大家还都觉得只要自己上场,就一定可以做到。

  主战派就更简单了,他们认为既然已经夺回两座城池,便更应该趁着大势所趋一举平乱,不仅要将被抢的城池夺回来,还要抢东南蛮子们的城池,让他们彻底归顺。

  事情在朝堂上被翻来覆去争论了半个月,最终皇上选择以谈判的形式将失去的城池夺回。

  使团将这个好消息带回去,同时留下主事人同京都文官们进行长达一个月的极限拉扯。每每谈到最后,双方都恨不得站到桌上打起来。

  沈乐成有幸见识过这样的场面,要不是他还知道场合不对,他都想在旁边拱火“打起来,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