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穿越重生>与君【完结番外】>第二十五章

  乾元观要选亲传弟子的事情很快便传开了,不管是内门弟子还是外门弟子,这可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也难怪观中弟子们兴奋,却只有沈毓真的反应似乎是平平,除了每天日常练剑修行,还是喜欢捯饬他那些瓶瓶罐罐。

  沈毓真的柜子里有一堆瓶瓶罐罐,他也不让别人碰,出门的时候也会把柜子锁好,别人便也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久而久之,反而也不好奇了,任由他捣鼓——谁还没有点个人爱好呢?

  亲传弟子的选拔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文试一个是武试。文试顾名思义就是考验弟子们的文化水平,包括乾元观的经文典故、符箓法阵等等,根据内外门弟子的差距,自然也有两个考场。

  文试的时间在下月初八,公布的日期在下月十二,文试通过后再进行武试。武试的时间在下月廿二,中间可用作准备的时间还是很充分的。

  没有人不想成为乾元观亲传弟子,因此这段时间大家都非常用功。这倒是显得沈毓真有些悠闲了。他看起来丝毫不紧张,反而还有时间溜出去去找周君之。

  不过有些意外的是,周君之并不在这里。

  他的住所没有人,看守的弟子说大师兄前些日子出去了,去了哪里并不清楚,只说是南宫观主的安排,至于大师兄什么时候回来,他们自然也不清楚了。

  看着禁闭的院门,沈毓真难免觉得心中有些空落落的。实际上,他心里远没有面上看来那么轻松。

  乾元观七载修行,虽然有周君之的另眼相看,但沈毓真并不觉得自己的武功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更何况他更担心周君之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会做出什么自己难以预料的事情。

  他并不怀疑周君之的解决能力,他只是担心周君之的性格会让他吃亏。

  只是如今周君之受命并不知晓去了哪里,沈毓真就算去寻,估计也不会有结果。他心中纷乱不静,哪怕是背诵经文也无法安心,半夜里睡不着觉,便只能跑去山巅练剑。

  但实际上,沈毓真自己也觉得很惊奇。此前多少年,他对于周君之也都是默默关注,偶尔远远在人群中看他一眼,总是妄想着某一天或许会同他有所交集。而如今真的有所交集了,情感却像是洪水一般,拦都拦不住。

  虽然他知道这样并不对,虽然他几次想要克制,可总有那么几个瞬间,让他忍不住,他情不自禁,他心绪难安。

  以至于他午夜梦回的时候,便总是以为自己看到了一团鲜红的火焰,看见周君之的身影在梦中陨落,又或者——看到他被歹人裹挟着,转身走入一团黑暗里。

  梦里他看着周君之冰冷的眸子,比那歹人的奸笑更刺眼。

  于是他会从梦里惊醒,看着窗外冷冷的月光,叹一口气,心想,还好是梦。

  可是他还是不知道周君之去了哪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文试那一天,甚至在进入考场的时候,他都在幻想周君之会不会来这边帮忙看场。

  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看到周君之。

  失落,让文试都变得索然无味。

  文试具体分为上下午两场,共要进行一天。在沈毓真看来,这当真是最难熬的一天之一,以至于他甚至都不太记得自己写了什么,符箓是如画的,阵法是如何摆的。等到了黄昏将至,看着倦鸟归巢的时候,他才恍惚回了点神来。

  这要是考砸了可如何是好?

  沈毓真小小担心了这么一瞬,但转眼却又提着剑,踏月去山间练剑了。

  十二日,成绩公布,沈毓真毫无疑问通过了文试阶段,接下来便要准备十天后的武试了。

  说是武试,却也并非一对一的比武,而是将弟子们分散在乾元观的后山上。这乾元观的后山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密林,林中分布错综复杂,且传闻还有野兽出没。早些年据说有贼人想要来乾元观偷盗,却不小心走进了后山密林,此后便再也没有出来。

  当真是一片吃人不吐骨头的黑森林。

  阴暗恐怖的传说固然吓人,不过乾元观也并不会让自己的弟子们出事。届时,几位长老和如今的几位亲传弟子,都会在后山严阵以待,时刻关注弟子们的进度,如遇突发情况,定然也会立即出手相助。

  武试也要进行一天,相比起文试的上下场,武试便没有场次了。弟子们要在后山经过十二个时辰,得胜的标准便是抢夺提前放置在后山中的五件法器。在武试结束的钟声敲响时,谁最终拥有这五件法器或这法器中的一件,便可拜入观主或某位长老门下,成为亲传弟子。

  也就是说,武试最终选拔的亲传弟子,最少一人最多五人。

  名额虽不少,可对于通过文试的上百弟子来说,依旧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其中除了过硬的武学,恐怕运气也是占了不小的成分。

  这激动人心的武试,让乾元观中这几日都弥漫着热烈的气氛。可在沈毓真看来,他却似乎并没有那么感兴趣。好像亲传弟子对他的吸引力并不大,又或者说,参加这次亲传弟子的选拔,只是他需要完成的“任务”——甚至这几日,他还嫌吵闹,换了个更清净的地方练剑。

  这便是周君之回来的时候,听人说起的事情。

  皇宫一趟,周君之没想到能如此大费周章。皇宫中确实还有红莲教的残党,他们此前似乎没有想到周君之能杀个回马枪,因此周君之此次在皇宫中的一举一动,都像是落进了监视的蜜罐子中一般,步步维艰。

  周君之明白,若是不能摆脱他们的视线,自然什么都查不到。因此这一趟下来,可谓是在宫中斗智斗勇,甚至几次不得不出手相逼,这才让他查到了一些确凿的证据。回来同南宫观主复命。

  而当他一复完命,便打探起了沈毓真的情况。

  选拔亲传弟子自然也是他这个大师兄该关心的事情,虽然此前他也有一些长老们收徒的经历,可如今却并不一样。到底是如何不一样,恐怕是因为,这一次多了一个沈毓真。

  他知道,作为大师兄,自己本不应该对任何弟子有偏袒。可他现在说到这些弟子们,脑子里最先想到的还是沈毓真。因此他回来的第一件事,便是托人去询问沈毓真的情况。

  文试的环节他并不担心,果然沈毓真也如他所想顺利通过。只是武试当前,好像沈毓真的状态却并不好。

  他确实来找过周君之,自然,在听说周君之受命外出后便也离开了。只是他对待文试时的态度便已是漫不经心,如今更是显得散漫随意,好像武试也提不起兴趣似的。

  这可让周君之有些担心。他是看好沈毓真的,如果沈毓真不能在最后的武试里面取得好成绩,那样的话可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后天便是武试了,周君之将自己收拾妥当,又去后山检查了一遍准备情况,离开时已是月色高悬。虽然他刚刚看过后山的准备妥当,可他心中还是不安。想起问询来的,沈毓真最近会练剑的地方,他便没有往自己的住所回去休息,转而运起轻功往那处寻去了。

  今日月色透亮,山间更是少见的无风。明月如洗,落在松下便是一片清澈的白色,映着山间那个舞动的人影,好似一副水墨画似的静逸。

  周君之远远见着沈毓真一个人在松下练剑。他那一招一式,以乾元观的基础武学为主,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哄人玩意,看起来朴实而真诚,却又招招带着凌厉的剑气,浑厚的内力更是喷薄而出。那明晃晃的剑,更像是要将月光割裂似的,带着一股骇人的杀气,让人不敢上前,却又格外痴迷。

  周君之并未上前打扰,直到沈毓真练完这一套,提剑吐息调整的时候,他才缓缓从后面走了上来,淡淡道:“你心不静,练剑也没有什么效果。”

  这话像是月光似的轻飘飘照进沈毓真心里,却让沈毓真猛然一惊,像是倏然发现了月光的抚照,仓皇间像是不可置信一般转过头去。

  周君之正迎着月光站在他身后。

  他身上穿着乾元观内门弟子的华丽服饰,衣角的珍珠宝石在月光里闪亮。但再名贵的珠宝却也比不过沈毓真本人。他像是天宫来的仙子,带着与世独立的清冷与美艳落在这里,眸子里的目光却又是炽热的,让他整个人都鲜活了七分。

  这一眼,沈毓真便觉得心跳漏了半拍似的,恍惚好久才挤出一点话来,欣喜道:“大师兄?你怎么寻来这里了?!”

  看着沈毓真这一脸的欣喜之色,周君之又觉得他像是小孩子一样好笑,忍不住摇了摇头,道:“也不知道是谁不好好准备,这些天都在做些什么呢?后天就是武试了,现在心里面想着什么?”

  他这么一开口,便是对沈毓真这些天了如指掌了。沈毓真顿时怔了一下,没想到周君之会这么清楚,顿时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忍不住笑了笑,道:“我也没想什么,只不过——”

  “想着的都是大师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