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穿越重生>家有夫郎种田忙>第56章 看家护院

  衣食住行,食有了,还有其他三样。

  上次林清卖帕子的那家裁缝铺蒋子尧不打算去,他特意找粮铺的伙计问了,镇上还有另一家裁缝铺。

  据说另一家裁缝铺开的时间还要更早一些,不过他家掌柜的孩子身体不好,隔些时日便要关几日铺子去府城就医,这才让另一家铺子的人慢慢多了起来。

  今日这家铺子刚好开门,蒋子尧来到门口时,是跟林清上次去另一家铺子差不多的时间,但这家门口显然没有另一家门口人多。

  蒋子尧也不在意,他走进去看了看。

  一进门是两个放布料的大柜台,左侧墙壁分成两份,一部分挂的是女子穿的,一部分是哥儿穿的。

  右边墙壁挂着的则是男子服饰以及一些配饰,还有掌柜的算账收银的台子。

  店里还有一个年纪约摸四十左右的妇人正跟两个年纪不大的姑娘介绍布料,见有客人进门,在收钱台后的四十来岁,留着胡子的掌柜走了过来。

  “不知客人想看些什么?”

  “你们这里可能制成衣?”蒋子尧一边看着墙上的样衣,一边开口。

  “自然是可以的,不知客人想要什么样式的?您看店内是否有中意的,若有想要的其他样式,也皆可言说。”

  虽然蒋子尧身上穿的是最便宜的麻布制成的短打,身上还有两个明显的补丁,但掌柜的还是十分周到,没有一丝因为衣着轻视的意思。

  蒋子尧闻言,点了点头:“我先看下布匹。”

  店内布匹主要分两种,一种是麻布,就是蒋子尧身上穿的这种,比较硬,但便宜又耐磨,农户下地劳作基本穿的都是这种。

  另一种是棉布,棉布又分粗棉布和细棉布,颜色比麻布更多一些,价格也要更高些,布料也更柔软一些,农家基本都会备两身,家中有什么喜事穿。

  尤其是细棉布,家中稍稍富裕些会给刚出生的孩子做襁褓。

  数量极少的则是丝绸,上有印花,更轻薄舒适,价格也是最贵的。

  蒋子尧最终看中的有两匹,一匹青色的棉布和一匹天蓝色的,样式则是选了介于哥儿和男子之间的款式,比较中性一些。

  这是蒋子尧打算给林清做的,这些时日见林清穿的也都是麻布做的衣服,虽说穿的时间久一些也是比较柔软。

  但林清这么小的年纪,还是颜色鲜艳点穿着好看,也更舒服。

  因着天气慢慢凉了,他让老板做了一身最近能穿的,还有一身做了加棉的,想着,也给自己做了两身同色系的长袍,算是情侣装了。

  又让店家在林清的袖口衣襟下摆绣上一些兰花,自己的则是绣一些了竹子。

  做衣服需要尺寸,蒋子尧可以现场量,但林清人不在,他告知了店家身高,腰围,老板娘是个熟手,思考了下便表示能做。

  四身衣裳一共二两四钱银子,其实若是自己做能省下不少,但蒋子尧对针线一窍不通,林清现在又受着伤,他肯定不会让对方做这些的,还是买着方便。

  商量好价格后,蒋子尧想到睡着硬邦邦的床板,和盖着沉重的被子,又买了一匹暖色的棉布500文,和八斤棉花480文,准备回去自己缝被子。

  衣服这么高难度的活他不会,被子这么简单他总能做吧?

  做衣服需要时间,尤其绣花是个精细活,因着大都是买布匹回去自己做,店里也没几个订单,最后商量好八日后来拿。

  八斤棉花和布匹拎着还挺重,蒋子尧跟老板商量让直接送到粮铺的马车那儿,自己则是来到了牛马牲口交易的地方。

  一开始蒋子尧想的是,也不能每次都凑蒋三叔的车,日后他若是有事出门也更方便一些,明年春耕也能省些力气。

  可没想到,就连一只小牛价格都要七八两,成年的更是要十二三两。

  蒋子尧:买不起,实在是买不起。

  三叔的车挺好的,他还是厚着脸皮再坐一段时间吧。

  该买的东西买齐了,看天色也不早了,蒋子尧打算去粮铺回家,就在他即将走出这里时,旁边‘汪’的一声狗叫拉住了他的脚步。

  他一下子就想到了昨天被他扔出去的余二进,已经抬出去的脚硬生生拐了个弯。

  “掌柜的,这是什么狗?”

  蒋子尧蹲下身子,在他面前是一个木制笼子,里面有三只黑色肥嘟嘟的小狗,蒋子尧看着竟有些眼熟。

  笼子里的小家伙看到陌生的蒋子尧走近,纷纷朝笼子角落退去,眼睛瞪的圆圆的,由于年龄太小,凶巴巴的叫声硬是只能听出稚嫩来。

  坐在板凳上的大爷闻言,抬头看了蒋子尧一眼:“这是狼青。”

  蒋子尧顿时乐了,怪不得他看着眼熟,这不是在现代华国生活了上千年本土居民吗?

  末世后,蒋子尧曾经遇到过与自家变异狗狗同行的人,凶猛且护主,警觉性也好,把当时独身一人的蒋子尧羡慕的不行。

  那只狗的品种就是狼青。

  有这样的狗狗看家护院,他日后若是进山,或有其他事情,林清一人在家自己也能放心不是。

  当即,蒋子尧就掏了银子,也没还价,从笼子里拎了个喜欢的,高高兴兴的离开了。

  买了狼青出来天色已经不早,估摸着回到家刚好是平日吃午饭时候,蒋子尧又在路边花65文买了烤鸭加餐,回去再炒个时蔬热个馒头就可以直接吃了。

  一路上,蒋子尧不时与粮铺伙计闲谈两句,之前这伙计也跟着来他们村子收过粮食,也是认路的。

  心中则是慢慢算起了今日的花销,卖了桃子和鹿,一共入账20两又460文。

  还给蒋三叔4两,杂货铺花费一两又220文,粮铺花费4两又150文,裁缝铺花了三两又380文,怀里的小狗200文,烤鸭65文,一共花费13两又5文钱。

  还剩下7两又455文,回去后再还给蒋大伯4两,还剩3两又455文可以平日零花。

  不多时,大河村就到了。

  正是晌午,天气比较热,往日在村中做针线的妇人夫郎也都不在,难得没有在村人的议论中进来,蒋子尧心情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