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穿越重生>家有夫郎种田忙>第55章 大买特买

  怀中揣着沉甸甸的银子,蒋子尧不露声色的将牛车赶到蒋三叔的小铺面里。

  他先是来到前院,将欠蒋三叔的四两银子递过去。

  蒋三叔看着手中的银子,想到蒋子尧这段时间辛辛苦苦的上山下山,又是采摘桃子又是打猎,心中唏嘘不已。

  蒋子尧是他从小看到大长大的,他跟二哥关系一向不错,在蒋母离去后看蒋子尧的态度,生怕他一蹶不振,幸而他撑过来了。

  都说历经磨难才能成长的更快,蒋子尧这段时间的成长不可谓不大,看着如今能独当一面的人,蒋三叔心中自然欣慰的很。

  最终,他拍了拍蒋子尧的肩,语重心长开口:“等回去了给你爹你娘磕个头,好让他们放心。”

  蒋子尧眼中极快的怔愣了一瞬,又很快反应过来:“知道的,三叔。”

  不知地下早已团聚的蒋家三口现在如何了。

  不过有他在,蒋爷爷奶奶,蒋大伯一家,三叔一家,他都会尽自己微薄之力尽力看护。

  也算是他替被占用身体的原身尽孝了。

  当然,也是因为蒋爷爷奶奶,大伯三叔,这些人待他都很好,让他第一次体会到了亲情。

  托蒋三叔将自己其中一个背篓带回去,蒋子尧背着另一个背篓来到长街。

  镇上的店铺大都集中在这一条街上,长街尽头正是蒋子尧之前摆过摊的集市。

  蒋子尧先是进了打铁铺,院内的柿子可以摘了,他打算尝试做些柿饼,做柿饼的第一步就是削皮,用惯了削皮刀的他自然不想用笨重的菜刀一点点弄。

  打铁铺老板是个三十岁左右的精壮汉子,刚从后边打铁房出来,上衣只穿了薄薄的短打,露出来的胳膊上肌肉遒劲,力量感十足。

  蒋子尧跟老板比划他想要东西的模样,和用途,打铁铺很热,只这会功夫,他身上都起了一层粘腻的汗意。

  听着听着,老板也在心中思索着是否可行,直到蒋子尧说完,他爽朗一笑,两手一拍,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好想法,应当是能打出来的。”

  “不知一个要多少银钱?”蒋子尧唇角含笑,目光略过对方胳膊上的肌肉,心中有些羡慕,他这个身体之前只顾读书,力量着实弱了些,更不要说肌肉。

  他来了之后,成日上山下山的,也只是胳膊摸上去硬一点罢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练出来。

  “你看这样如何,做好之后你来拿,我分文不取,再给你一两银子,让我也卖这个,怎么样?”

  像这样的好东西,家里人少的可能用不上,但像镇上的酒楼,小馆子,还有家中稍稍富裕些的绝对有人买。

  蒋子尧讶然看了老板一眼,这老板人还挺厚道的。

  若是不跟蒋子尧这么说,自己拿出去卖,蒋子尧也说不了什么,这时候愿意主动提出来,主动让利,确实不错。

  “可,不知老板打算卖多少钱一个?”蒋子尧也是有些好奇。

  “两个刀片肯定是要用铁的,其他地方可以用木头代替,下来应该70-80文一个吧。”老板摸了摸下巴,沉思片刻开口。

  蒋子尧点点头,这个时代采矿不易,冶铁的技术更是不太成熟,但凡跟铁扯上关系的价格都比较高,这个价格富裕些的农户也舍得买,还算不错。

  商量好,蒋子尧在屋内看了看,看中了一个铁制的,直径约摸3/40厘米的小锅。

  家里只有灶膛一个大锅,平日炒菜都是等馒头这些蒸好再炒,确实麻烦了些。若有这个锅,可以两者同时进行,方便的很。

  一问价格,不大的铁锅竟然要三两银子,蒋子尧不由咋舌,果然铁制的东西就是贵。

  不过用起来确实方便,又看到一旁竟然有铁勺子,蒋子尧跟老板讲了下价格,拿了两个小小的勺子当了添头。

  以后就可以抱着西瓜挖着吃了!

  从怀里掏出两个还没捂热的银锭,约好三日后来拿削皮刀,蒋子尧背着装铁锅的背篓转下一站。

  杂货铺离这里不远,想着蒋三叔的话,蒋子尧进去拿了一沓纸钱50文,又想了想,又买了两叠草纸如厕用,是120文,约摸够两人用两三个月的。

  一般农户如厕用的都是竹片和树叶,蒋子尧实在是适应不了,之前是囊中羞涩,现在不用省了。

  除此之外,他还买了两刀下品宣纸,眼看要闲起来了,原身书房的书也是时候开始看了。

  宣纸一刀是100张,根据薄厚,平整,吸墨性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他买的下品,一刀就要200文。

  若真用起来,一刀也只够用大半个月的,这还不说平日要练字,抄写什么的。

  果然,读书人不是谁都能供得起的!

  除了这些,家中调料也没多少了,蒋子尧又买了三斤素豆油150文,一斤盐60文,一斤醋25文,一斤炒菜炖汤用的大酱40文,一斤香油60文。

  一斤好些的不起黑烟的灯油35文,还有据说补气血的红枣三斤90文,一斤黑芝麻40文,炖汤用的八角桂皮香料,一共150文。

  零零散散一共花费一两又220文。

  一两多银子,在杂货铺也算一笔不小的生意了

  杂货铺笑得脸上褶子都出来了,他还记得眼前之人就是之前卖给自家媳妇桃子的后生。

  这不,他手边放着的,就是自家媳妇熬制的桃子酱冲泡的茶水,当下爽快的给他抹了个零头,一共收他一两又二百文。

  蒋子尧背着装的满满当当的背篓,从杂货铺走出来。

  再往前不远,是一家粮铺,从记忆中得知,村中农户卖粮食大都是卖到这一家,老板给的价格也公道,蒋子尧就直接进去了。

  吃的东西蔬菜水果肉类他们不缺,主食的话家中最多的就是苞谷,还有一些粟米,大米,白面和杂粮,远远不够两人吃到来年的。

  一斤大米22文,一斤白面28文,一斤是现代的16两,蒋子尧心中默默提醒自己一句。

  他直接要了80斤大米,80斤白面,再加上家中的粮食,估算着约摸能吃到明年三四月份,到时候再来买一些,以免天气太热生虫子不好存放。

  除此之外,蒋子尧吃着掺了白面的杂粮馒头味道不错,又拿了十斤,在粮铺一共花了4两又160文。

  因他买的多,最后跟老板讲价收4两又150文,老板让店铺伙计用牛车直接给他送回去。

  蒋子尧对这个价格和牛车还是比较满意的,不过他还有东西没买齐,跟对方约好东西先放着,自己晚会儿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