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大明风华同人)大明第一宠妃的正确打开方式>第48章 【点击六万加更】风不止

  “老子在外头辛辛苦苦打江山,你安安稳稳坐在京城享福也就罢了,连接驾都来迟。朱高炽!你到底是连迎驾的本事都没有,还是根本就目!无!君!父!”当着群臣,朱棣不顾形象破口大骂。

  两顶帽子扣下来,哪一顶都将太子砸个半死。

  若承认自己没本事,那太子之位就不用坐了;可若不承认自己没本事,“目无君父”的罪名更是要命。

  在古代,讲究“天、地、君、亲、师”。天地以下,以君为尊。欺君罔上是大罪。

  圣朝以孝治天下,不孝,也是大罪。

  天底下最大的两种罪,太子都担着,天下人面前,死都够了,还怎么做皇储?

  偏偏汉王在旁边假意劝和,说道:“父皇息怒。太子和东宫的师傅们或许忙于处理政事,一时疏忽,忘了时辰。”

  一句话无异于火上浇油。朱棣当即就炸了锅,从脸红到脖子,气得喘粗气,唇上胡须都在颤:“朱高炽!到底怎么回事,回话!”

  闰九月,“秋老虎”发威的天气,胖胖的太子浑身衣裳都汗湿透了,跪在地上直打哆嗦。不知是因为腿脚不好犯了抽搐,还是恐惧。

  我跟在黑蛋身后,也跪着,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圣驾回京,太子率百官出城迎驾,竟迟了。反而要圣驾停在城外等他们出来。

  我是百思不得其解。回京日期都是提前告知的,路上也一直在和金陵沟通,只要一大清早出城等着就是了,这还能迟?

  先前和黑蛋交换了一个眼神,黑蛋显然也想不明白。然而眼下也不可能去问太子到底发生什么事,只好先等皇帝消气再说。

  这回皇帝气得不轻。

  外人眼里,或许觉得,太子身体不好,运动不便,迟到并不算特别大的过错。

  如果是十二年前年轻些的朱棣和稚嫩的太子,一点礼节上的差池,朱棣或许也不会这么计较。

  但如今,是日益年迈的皇帝,和羽翼渐丰的太子。

  这是太子第二次监国。虽然大权朱棣仍紧紧攥在手里,只将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交给太子发落,但已经约等于将群臣初步交给了太子,让储君与大臣们相互磨合。

  磨合得不好,太子将来做不好皇帝;可若磨合得太好,与群臣亲密无间,那么现任皇帝就会大权旁落。

  那个至高无上的位子总有一天会是太子的。群臣认的是那个位子,而不是位子上坐着谁——这一点,没有人比皇位靠抢得来的朱棣更清楚。

  所以他怕。

  怕群臣做墙头草,望风倒向太子,导致自己被架空。

  他怕,有一天太子不想再等,想要提前接位,而那时自己手里已经没有可用的人。

  他受不了太子和群臣对他的任何一点怠慢的迹象。

  在这种情况下太子迎驾迟了,简直就是自己往皇帝枪口上送人头。更不用说先前吕婕妤的案子已经令皇帝对东宫生疑,而一路上汉王又谗言不断。

  朱棣决定用行动要提醒所有人,尤其是太子:我是皇帝。现在,只有我一个人是皇帝。

  他最常用来提醒人的方式,莫过于杀人。

  登基时杀方孝孺是提醒,永乐十年杀耿通是提醒,前些日子杀周新也是提醒。

  然而眼下太子不能杀,辅佐太子的大臣都是国之重臣,也不能尽杀。朱棣一气之下,令纪纲将与迎驾相关的东宫属官全部投进诏狱查办。

  当天的凯旋大礼按流程走完,皇帝全程没有好脸色,怒气冲冲回了宫,罚太子去太庙跪整整一天。

  虽然只罚太子跪,但黑蛋不得不陪着跪——没有父亲跪着儿子站着的道理。

  皇帝这次大概真的气坏了,连一道客气一下让太孙不必跪的旨意也没有,刚跟着风尘仆仆北巡回来的无辜黑蛋,没得休息就在这跪着。

  于是我和太子妃久违重逢的第一面,不是在东宫叙话,而是在太庙照顾各自的夫君。

  都说太子仁厚,太子是真的仁厚。自己满身热汗冷汗,跪都跪不稳了,还要太子妃派人打听,东宫的师傅们怎么样了,有没有受刑,吃了多少苦头。

  太子妃轻轻叹了口气,没说什么,安排下去。不多时小内侍回来禀报,说抓了黄淮、杨溥、金问等一批师傅下狱,杨士奇在外办差还没回来,兵部尚书金忠没抓,金幼孜因在修书,也没抓。

  太子听了,胖胖的脸蛋上滚下泪来:“诏狱暗无天日……又连累忠心耿耿的师傅们。”

  太子妃一只手扶着他,腾出另一只手拿丝帕给他擦眼泪,轻轻嗔道:“殿下先想办法保全自己罢,还有心思为师傅们落泪。救出殿下自己,才能救师傅们啊。”

  太庙人多眼杂,各路耳目众多,我和黑蛋不方便在这里问太子到底为何迎驾来迟,因此除了陪跪,半点忙也帮不上。

  后来郭侧妃等人带了朱瞻埈等众皇孙来,要陪着跪,被太子统统轰回去,嫌添乱。

  熊孩子堆里,看见朱瞻墉和朱瞻墡,不到两年工夫,像竹子拔节般窜了个子,都脱了孩童气,有小小少年的模样了。

  朱老三仍是小夫子的模样,在太庙这样的地方规行矩步绝不敢造次。朱小五跟我视线一碰,跑到我面前做了个鬼脸,让人又气又笑。

  皇帝虽没说不许吃喝,但太子和黑蛋都怕授人以柄,因此都没有吃饭饮水。我用一条干净丝帕蘸饱了水,假装给黑蛋擦脸时用力挤一挤,勉强给他润润唇。

  黑蛋毕竟习武,身子骨还撑得住,太子跪着跪着,太阳刚要落山时便身子一歪昏了过去。众人手忙脚乱,又是喊太医,又是通报皇帝,另有一队宦官又是抬又是扶又是拉,好一番折腾才将太子送回东宫。

  黑蛋对太子妃道:“父王没有跪完的,儿子代劳。”太子妃点点头,随太子回了东宫。

  皇帝还是没有免跪的旨意来。

  入夜,太庙除了我和黑蛋,只剩几个当值的宦官和侍卫。

  我紧挨着黑蛋身边跪下,黑蛋的手从袖子下寻来,欲握我的手,但触到我手时愣了一下,扭头看我。

  我笑了,把手里的东西渡给他,冲他眨眨眼睛。

  黑蛋嘴角一勾,收下这几块饴糖,假装低头咳嗽,大袖掩面偷偷把糖吞进嘴里。

  悄悄问我:“哪儿来的?”

  我暗暗比了个“五”的手势。

  黑蛋小声笑道:“臭小子,算他有良心。”

  面前烛光高照,金碧辉煌,高皇帝及朱家列祖列宗的画像就挂在我们周围。

  黑蛋轻轻说道:“列祖列宗在上,保佑东宫平安无事,保佑瞻基和若微,长相厮守,白头到老,儿孙满堂。”

  “吃了糖就这么嘴甜的吗?陛下罚你跪呢,可不是让你来许愿的。”我小声笑他。

  黑蛋推一推我,笑道:“你快也许一个。你女孩儿能来太庙的机会可不多。”

  我便也许愿道:“列祖列宗在上,保佑东宫平安无事,保佑太孙和若微,长命百岁,永结同心,儿孙满堂。”

  长夜漫漫而不孤单。

  两个人十指相扣,静静地跪在殿中,像茫茫海上系在一起的两叶小舟。

  那晚,我和黑蛋因被迫跪在太庙,成了宫里唯二的闲人。

  皇帝,东宫,汉王府,满朝文武勋贵,全都因白天的变故忙得团团转。

  汉王想落井下石,东宫想井下救人,百官则一边为自己项上人头和前途担忧,一边各为其主绞尽脑汁。

  而皇帝,当晚召见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