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古代言情>踏月寻阳>第112章

  国舅道:“没错,只要我们除掉了他,就可以永绝后患,所以你们不必惊慌,况且,只要那位在,就可以保你们荣华富贵”。

  国舅说“那位”时,双手向左上方鞠了一躬,那位便是当今的圣上。

  当年他们联手推上宝座的人。

  众人安下了心,但被不知不觉挖去了眼睛的赵光道:“可这人武功如此之高,朝中哪里有人能抓住他,且这人神不知鬼不觉的,查了两个月都没有发现一丝痕迹,怎么抓住他?”。

  国舅道:“这个你们不必担心,我已经联合了武林的人,相信不久就会抓到他,而且现在全城戒备,你看这一段时间你们不是没出什么事吗?”。

  国舅暗暗恨到,之前让郝祁峰解决掉他,结果不仅人没有杀掉,自己还失踪了,还好他背后的人重新出来了。

  但,他还不知道真正的成城成家别庄里面休养的事情。

  看大臣们安了心,国舅又怒斥道:“别以为放松了,这段时间约束一点你们下面的人,别趁着天灾捞财,已经好几处发现□□了,还好奏折都被我压了下来,不然你们的脑袋……”,后面的话不说大家也知道。

  朝堂上坐的那位,因连年的头痛病变得喜怒无常,若是不小心惹怒了他,可不见得会讲当年的情面。

  大臣连连点头,表示记住,但是,这样的局面已经持续了好多年了,若不是如此,他们如何挣得盆满钵满,所以一出大门抛出了脑后。

  因水灾引起的灾民数量不断增加,他们开始背井离乡融入上京城,但上京城官员很快派人将灾民全部清理了出去,挡在了城门外,灾民开始流落在周边的大小城,譬如尚城。

  宁熙准备回家一趟,打消宁昀卿的担忧,但他又不想让太平单独留在这里,便拉上了他,看见他一身黑衣黑袍还准备带上那个狰狞的面具,宁熙阻止道:“哥哥,你大白天穿成这样是怕别人少看你两眼吗?”。

  太平道:“我一向来这样”。

  宁熙道:“可如今,我们要去上京城,而且现在上京城的官兵都在找你,进出城门都要查验,你这样不是摆明了让人家追着你吗?”。

  太平道:“谁追得上”。

  宁熙:“……”

  最终,还是在宁熙的指示下,太平换上了一件灰衣,摘了面具,用药水洗黄了脸,点上几颗痣,再用眉笔将两条眉毛加粗,眼睛加了几笔,整个人变得不一样了,但是又没有易容的痕迹,太平对着镜子感叹道:“阿熙,你这一手哪里学来的?”。

  宁熙道:“我三位姐姐是上京城四大美人之三,我得了她们的真传”。

  两人走到尚城的时候,发现城门口都是衣衫褴褛的人,门被栅栏围住了,有官兵把守,只对城内的人开放。

  宁熙看两边的人,老弱病残,均是面黄肌瘦,都是陌生的人,疑惑道:“这些都是什么人啊?”。

  太平道:“灾民”。

  宁熙道:“啊?哪里的灾民如此多?”。

  太平抬头看着阴沉的天气,道:“两月的大雨,颗粒无收,家被淹,受灾的人远不止你所看到的这些”。

  天气不寻常有灾难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听宁昀卿说,朝廷派了很多震灾银下去,已经控制住了,而且上报上来的灾情远没有那么严重,宁熙问:“太平,你是如何知道的?”,你不是在城里忙着砍人胳膊腿吗?

  太平道:“看到的?”。

  宁熙道:“哪里看到的?”

  太平道:“我去了一趟胡族都城,一路上都看到了”。

  宁熙吃惊道:“你还去了一趟胡族,你去做什么?你怎么没说过?”

  太平轻描淡写地道:“我把阿尔哈赤从他都城提过来了”。

  ……

  宁熙以为自己听错了,问:“谁?”

  太平重复:“阿尔哈赤”。

  握草,宁熙心中一万头羊儿马儿奔腾而过,他颤抖着问:“提到哪儿了?”

  太平道:“夜魅”。

  宁熙朝太平比了个大拇指,悄无声息地越过别国都城将人家首领提了过来,语气就像是我去吃了个饭一样。

  厉害还是您厉害,。

  这时,一直在尚城门口算命的假瞎子,摇着一个铃铛,冲天喊道:“天灾人祸,天灾人祸,雍朝寿命将近了”。

  他连续说了好几遍,周围听到的人都一阵寒颤,灾民们更是响起阵阵哭声。

  守城的官兵听到了,怒斥假瞎子:“疯子,说什么呢,赶快滚,信不信抓你坐牢”。

  假瞎子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摇着铃铛,摸着城墙走了,宁熙分明看见他在精准地避开了一个大石块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