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古代言情>飘渺烽烟>第85章 第八十五章,国宝

  初秋,白起和婷婷得到秦王嬴稷的许可,夫妇两人回郿邑游玩。

  郿邑早已是婷婷的食邑,每年的赋税收入皆归婷婷所有。但婷婷认为自己的生活丰衣足食即可,不必囤积巨量财富,于是把这些赋税捐给郿邑及周边的城邑乡村,用来救济贫户、治理农桑,修建学堂、医馆、武馆,惠及黎民。百姓们遂更加爱戴白起夫妇。

  王陵的弟弟王原不擅长武斗,故而未有参军,成年后在郿邑郊外种植了一大片苌楚林。他对培育果树颇有诀窍,每年收获的苌楚果实又大又甜,他挑出最优质的果实,分作三份,一份送入咸阳王宫,一份送入相府,第三份自然就是送给婷婷了。

  白起将一个苌楚的顶部横向切开,然后用小匙剜出碧绿的苌楚果肉,喂给婷婷品尝。

  婷婷细眉轻扬,赞道:“甜!”

  白起温和的笑着,深邃的双眼脉脉凝视婷婷。

  王原黑黝黝的脸上浮泛不明显的红晕,搔首道:“大良造和大良造夫人好生恩爱呢!真令人羡慕!”

  *

  与此同时,秦王嬴稷在咸阳继续谋算与三晋的邦交事务。太子一家已迁居魏都大梁,秦国目下只需再与赵国修好。

  这时,嬴稷听说赵王得到了闻名天下的绝世宝玉“和氏璧”。

  和氏璧本是楚国玉匠卞和在荆山采得的一块璞玉,最初献给楚厉王,楚厉王御用的玉匠们称璞玉仅是寻常石头,楚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去卞和左腿。楚厉王去世后,楚武王继位,卞和再度献玉,又被指为石头,楚武王下令砍去卞和右腿。待楚武王去世,楚文王继位,卞和怀抱璞玉在荆山下痛哭三天三夜,哭得泪干血流,道:“吾非泣足也,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悲也!”楚文王获悉此事,将卞和接进王宫,命玉匠琢磨璞玉,果然制出一块绮丽无比的玉璧,楚文王惊叹之余,给了卞和丰厚的赏赐,并将此玉璧命名为“和氏璧”,作为楚国的镇国之宝。

  然而过了数百年之后,和氏璧却从楚王宫流出,下落不明,直至赵国宦者令缪贤机缘巧合的在街市瞅见,花了五百金买下,献给君上赵何。

  秦王嬴稷对和氏璧颇有兴趣,与大臣们商议一番后,立即派遣使臣携带国书赴赵,称秦国愿以十五座城邑换取和氏璧。

  消息传入后宫,太后大为不豫,连午膳也顾不得用,匆匆前往大殿。

  其时嬴稷已散朝,大臣们尽是退出大殿,只有相国吕礼多留了片刻,这会儿也刚准备离开。太后径自步入大殿,看到吕礼,蛾眉倒竖,厉声道:“吕相国留步!”

  吕礼打了个冷颤,脸上血色顿消。

  嬴稷走下王座,和和气气的道:“母亲,您不在甘泉殿用午膳,却来此间作何?”

  太后一双美目直通通逼视嬴稷,道:“哀家听闻稷儿将以十五城换取和氏璧,可有此事?”

  嬴稷微笑,答道:“确有此事。”

  太后斥道:“胡闹!”

  嬴稷面不改色,从容不迫,那吕礼却“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嬴稷眉梢一搐,与太后说道:“母亲,您先勿恼,且听寡人解释。寡人此举,仅是想与赵国修好邦交。”

  太后冷哂:“哦?”

  嬴稷庄重的道:“赵国国力虽不及大秦,君臣却很倔强,不似魏韩那般容易安抚。寡人知悉赵何一直惦记着被秦军攻占的城邑,所以寡人决定归还他一些土地,让他感念大秦的恩惠,莫与大秦作对,可寡人又不想教大秦失了威严,故而要赵何用和氏璧来换取城邑。”

  太后冷冷的一笑,道:“稷儿,你诚然是苦心一片,可你有没有想过,大秦军民、天下世人,有多少人能懂得你的筹谋?他们只会当你是一个注重一己私欲、轻视江山社稷的昏君!”

  嬴稷微笑道:“眼下只要能消除赵国于大秦的边患,确保大秦他日可安心伐楚就行。至于寡人的用心,只消假以时日,天下人必将了解。”

  太后摇一摇头,道:“阿冉不在咸阳,果然就没人能够给稷儿提议周全之策。”双目鄙夷的瞥了吕礼一眼,道:“愚蠢庸才,有何能耐高居相国之位!”

  吕礼忙给太后磕头。

  嬴稷心里全是怒火,却不便当着母亲之面发作,只将双拳攥得紧紧的,攥出两手热汗,强颜道:“母亲,国书已由快马送出,来不及召回了。请您相信寡人,寡人定能妥善处理此事。”

  太后叹了口气,似笑非笑的道:“好,那哀家就拭目以待了。”

  这天嬴稷在蒹葭殿用午膳,希儿温婉的服侍着,一对儿女也乖巧的陪在一旁。嬴稷喝了两爵凉酒,吃得半饱,心绪稍宽,随口与希儿说起先前的事情。

  希儿劝慰道:“大王,太后说话虽严厉,却到底是顾惜您的名望。”

  嬴稷道:“寡人若直接送给赵何十五座城邑,那就像是秦国在向赵国求和,是丢整个秦国的脸,以城易璧虽然听起来荒唐,却是将国事转变成了寡人的私事,届时无非是寡人自己的品行受到些许妄议罢了。大秦国威较之于寡人个人名望,当然是大秦国威更重要。”说到这里,他不禁“嗤”的一笑,道:“太后是聪明人,岂能想不通个中缘由?她纯粹是借机责备寡人用人不善。相国吕礼曾经与魏冉不和,因此太后也不待见吕礼。”

  希儿莞尔道:“朝政之事,妾身是听不明白的。不过那位吕相国既然深得大王器重,想必也是颇具贤才,他可有向太后进言呢?”

  嬴稷脸皮抽搐了一下,表情变得复杂非常,似是想哭又想笑,沉声叹道:“那吕礼还真是没出息!枉费寡人对他如此信赖!”

  且说赵王收到秦王的国书,当即召集群臣廷议。

  赵王愁容满面,道:“和氏璧仅是一件器物,寡人虽喜爱,却也乐意将其让于秦王,为我赵国取得十五座城邑。然而寡人担心秦王机诈,待我国使臣送璧入秦后,秦王收取宝璧,却拒绝交出城邑。失去和氏璧倒是小事,但赵国受骗,便是莫大耻辱了。然寡人若不把和氏璧送去秦国,又有可能触怒秦王,引秦军发兵攻赵。寡人不愿为了一件器物而与秦国发生争端,亦不愿受秦人蒙骗、损辱国体,诸位卿家以为寡人当如何应对眼前困局?”

  众大臣在殿上商议了半晌,想不出什么办法。

  这时,站在赵王身边的缪贤说道:“大王,小的有一员门客,智勇不凡,许能帮到大王。”

  赵王好奇道:“是何许人也?”

  缪贤道:“此人名叫蔺相如。当年微臣犯了事,原想逃到燕国避祸,但蔺相如劝微臣留下,并建议微臣脱去上衣,伏在斧刃上向大王请罪,大王仁慈,赦免了微臣之罪,微臣才在邯郸尽忠至今。”

  赵王“哦”的一呼,笑逐颜开道:“寡人记得此事!当时寡人还觉奇怪,你怎会想到伏在斧刃上请罪,原来你是受人指点了!看来那蔺相如确实是个聪明人,你速去把他唤来殿上!”

  缪贤躬身一礼:“遵旨!”即刻奔向殿外。

  大将廉颇皱着粗眉,抱拳作揖,道:“大王,那蔺相如不过是个无名之辈,大王当真放心将此等重任交托于他?”

  赵王唏嘘道:“眼下寡人无计可施,诸位卿家也提不出良策,不妨就让蔺相如去试一试。”

  过了半个时辰,缪贤领着蔺相如走进殿来。蔺相如跪地叩拜:“草民蔺相如叩见大王。”

  赵王和蔼的道:“免礼。蔺先生,你可知寡人召你前来,所为何事?”

  蔺相如道:“回大王,在进宫路上,缪大人已将事情的原委详细告知了草民。草民愿意亲自携带和氏璧,赴秦国与秦王交换城邑。”

  赵王精神大振,忙问道:“如果秦王背弃信用,不交出城邑,先生可有应对之法?”

  蔺相如道:“大王放心,草民会见机行事,倘若秦王兑现诺言,交出城邑,草民便将和氏璧留在秦国,若秦王食言,不交出城邑,草民一定将和氏璧完完整整送回赵国。”

  廉颇沉吟道:“嘁,嘴上说得轻巧。”

  但赵王却微微颔首,庄严的道:“善,寡人信任蔺先生。不过蔺先生须谨记,器物终不及性命要紧,你遇到险情之时,可舍璧而保命。”

  蔺相如感动得热泪盈眶,又低头叩拜,道:“草民决不辜负大王所托!”

  遂尔,蔺相如带着和氏璧来到咸阳,秦王嬴稷在章台宫设宴接见。

  蔺相如双手捧着和氏璧,恭敬的呈给嬴稷。

  嬴稷拿到和氏璧,端详再三,道:“寡人早就听说过,和氏璧通身晶白,但稍加转动,璧面会有蓝色变彩,果不其然!真真是一块稀世奇玉!”说完就把和氏璧传给诸位大臣欣赏,待大臣们一圈看完,再传入后宫给太后和嫔妃们一饱眼福。

  魏丑夫殷勤的把和氏璧捧到太后面前,太后冷笑道:“楚国国宝,现任楚王尚且无心收回,秦王却宁以十五城换取,着实可笑!”

  其时唐夫人恰好在甘泉殿陪太后解闷,她见了和氏璧,双眼倏然一亮,嘴角隐露笑容。

  蔺相如在章台下等了很久,秦国君臣只字不提十五城之事,他便猜测秦王并非诚心以城易璧,遂上前拱手作揖,道:“秦王,和氏璧虽是稀世宝玉,却有着一处瑕疵,不知大王适才可发现了?”

  嬴稷道:“哦?寡人适才并未发现璧上有瑕。”

  蔺相如笑道:“那瑕疵甚是微小,不易发觉,不过在下可以为秦王指示出来。”

  嬴稷点点头,着人去后宫将和氏璧取回,交给蔺相如,要蔺相如指出瑕疵所在。

  蔺相如拿到和氏璧,立刻走到一根石柱旁,朗声道:“当日赵王收到秦王国书,秦王声称愿以十五座城邑换取和氏璧,赵国文臣武将皆道秦王贪婪,必是恃强凌弱,欲使计骗取和氏璧,予赵国城邑仅是空许诺言,唯在下信任秦王品行,故而亲自捧璧来到咸阳,然秦王获得宝璧之后,将宝璧传给众人赏看,前前后后已有一个时辰,始终不提给予赵国城邑,可见秦王当真是空许诺言!”

  王龁、胡伤、蒙骜三名武将立即从座位上纵出,拔剑指向蔺相如。

  蔺相如两手将和氏璧举向石柱,道:“汝等若要硬抢宝璧,在下就教自己的头颅与宝璧一道撞碎于此!”

  嬴稷大袖一挥,道:“三位卿家,你们先退下,收了兵刃。”

  王龁、胡伤、蒙骜三人不敢抗旨,后退两步、收剑回鞘,但三双眼睛凝聚紫电凶光、狠狠瞪着蔺相如。

  嬴稷笑呵呵的对蔺相如道:“先生勿要激动,寡人并非出尔反尔之人。寡人方才只因初见和氏璧,心情过于喜悦,一时不暇与你商议十五城之事。”遂令一名官员将一张地图展开,道:“先生你看,寡人已然将易璧的十五座城邑画了圈。”

  蔺相如不卑不亢的笑了笑,道:“秦王既有诚意,那便焚香沐浴、斋戒五日,再来与在下换取和氏璧。”

  嬴稷眉梢微挑,道:“这又是甚么道理?”

  蔺相如道:“和氏璧乃是天下最名贵的玉璧,在下携带和氏璧离开赵国前,赵王就曾焚香沐浴、斋戒五日,并在邯郸王宫中举行典礼,隆重送别和氏璧。现在秦王您迎接和氏璧,也该同样行事,否则岂非是轻慢了这天下第一美玉?”

  嬴稷思忖片刻,微微一笑,道:“善,寡人就依了先生之言。”

  于是蔺相如怀抱着和氏璧住入宾馆。他已然不信任秦王,他所说的“焚香沐浴、斋戒五日、举行典礼”均是欺骗秦王的谎言,只为拖延时间。当天夜晚,蔺相如指示一员属下化装成商贾,将和氏璧藏在包袱之中,抄小路返回赵国。此即是“完璧归赵”的典故。

  而秦王嬴稷经历了与蔺相如的对峙,心中也明白了一些事情:赵国虽然绝不肯对秦国恭顺,却十分忌惮秦国,短时内不敢以武力挑战秦国,即便秦国不予赵国一城一邑。他亦猜出“斋戒五日”等等全是瞎话,所以他并不斋戒,仍津津有味的享用着葱烧海参。次日,蒙骜来报告说赵人可能偷偷送走了和氏璧,嬴稷没有动怒,只是深感遗憾。因为他本打算以重金和宝驹交换和氏璧,毕竟和氏璧确实是稀世美玉,名不虚传。

  不过嬴稷仅仅遗憾了半日而已。

  这天下午,公子柱进宫,来到高乾殿,献给嬴稷一枚孩童手掌般大小的云纹玉璧,连着一根红绳。嬴稷拿过玉璧察看,大吃一惊,道:“这玉璧也是通体晶白,带有蓝色变彩,与那和氏璧是同种玉料啊!你哪儿得来的?”

  公子柱答道:“这是圭儿满月宴那日,美人小姐姐……大良造夫人送给圭儿的礼物。大良造夫人说,这玉璧是她亲手雕磨的,材料是荆山玉。”

  嬴稷兴奋得满脸通红,笑道:“原来是小仙女制作的玉璧,怪不得这么雅致!好!好得很!真是天下第一的玉璧!”

  公子柱道:“是也,这枚玉璧极是精美,连圭儿这么小的婴孩都喜欢得不忍释手呢。但儿臣想着圭儿年幼,尚无资格佩戴如此珍贵的玉璧,所以儿臣把玉璧献给父王赏玩。”

  嬴稷将玉璧挂在胸口,用衣服遮好,道:“善,柱儿有心了!”

  五日期满,嬴稷在王宫大殿内举行隆重的宴会。

  蔺相如风度翩翩的走进大殿,躬身一揖。

  吕礼问道:“蔺大人,你把和氏璧带来了吗?”

  蔺相如昂首仰视嬴稷,道:“秦国自穆公以来,已有君主二十余位,却无一信守盟约。在下着实担心赵王受骗,是故派人携璧沿小路先回赵国。大王若诚心以城易璧,可派一位使臣至赵都邯郸,说明出让十五城之详情,待诸事议定,赵国立即送璧入秦。”

  吕礼怒道:“你既然早有谋算,五日前又为何要求我们大王斋戒?你分明是存心戏弄我们大王!”

  蔺相如朝着嬴稷作揖,道:“在下深知此番欺骗秦王,罪不容赦,在下甘愿承受汤镬之刑,唯望秦王与各位大人从长计议!”

  大殿中的武将和侍卫们纷纷进言:“请大王下令准备镬鼎柴火!烹杀蔺相如!”

  然而嬴稷哈哈一笑,显得极为洒脱,道:“邦国之交,不杀使臣,各位卿家勿要如此愤恚。”

  王龁道:“大王,这个蔺相如失礼在先、冒犯大王天威,实是死有余辜!大王纵使网开一面饶他死罪,却也得让他受些皮肉之苦,以作训诫!”

  嬴稷笑道:“大秦君臣襟怀广阔,岂能因为一件玉器而伤人?何况今时秦赵交好,若因区区琐事破坏了两国和睦,那是太不值当。”

  王龁见君上心意已决,遂不敢再争辩。

  蔺相如愣得一愣,作揖道:“秦王英明。”

  嬴稷道:“此间宴会既备,蔺先生就先用完这些酒菜,再回国吧。”

  蔺相如道:“多谢秦王礼遇。”

  宴会过后,嬴稷派了一支卫队,一路护送蔺相如离开秦国。

  *

  蔺相如回到邯郸,赵王论功行赏,封蔺相如为上大夫,道:“先生此行,不仅化解了寡人的困境,也使赵国免于受辱,寡人万分感谢!”

  蔺相如皱着眉头,道:“其实微臣做的这些事也有些欠妥,说到底,微臣确实是戏弄了秦王,而秦王竟然宽恕了微臣,整件事就成了赵国理亏、秦王大度了。按照微臣原先的预想,秦王断断不会轻饶了微臣,微臣还设计着让秦王担个‘暴君’的恶名。唉,秦王受了微臣的骗却丝毫不恼怒,这份宽宏的胸襟器量,真真出乎了微臣的预料。”

  赵王拍着蔺相如的肩膀,道:“先生无需多虑,我们赵国算不上理亏,弱者以智御侮,本是天经地义的。不过依先生之见,秦王还会派使臣来与寡人商议易璧事宜吗?”

  蔺相如摇摇头,道:“微臣觉着,秦王对和氏璧似是失去兴趣了,也不知是为何。”

  赵王微笑道:“无妨。”

  之后,嬴稷与赵何互致国书问好,嬴稷果然没有再提以城易璧之事。

  天下人对此议论纷纷,有人钦佩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权,有人称赞嬴稷宽宏大量、深明大义,当然也有人嘲笑嬴稷被蔺相如戏弄。

  嬴稷丝毫不介意这些评议,无论褒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