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古代言情>王爷每天都在想逃婚>第六十五章 孤鸿篇·补过

  “不跑了?!”站在一旁的近朝突然补刀

  苏玉枝眼里明显露出愠色,翻着白眼将近朝怒瞪一眼,却转头向慕千里保证:“辰王殿下你放心,我现在知道官府封城是为了我们,不会再跑了。”

  苏玉枝说完,慕千里似乎突然被提醒,凤眸一睁,转身向林和道:“林总镇,麻烦你让城中的官兵挨家挨户告知城中的百姓,封城的用意,这样百姓也好安心。”

  “是,臣这就去!”林和立刻抱剑离去,走了几步却又折返回来,为难道:“辰王殿下,可若是一些人不听劝阻,执意闯城该如何?”

  慕千里眸色一转,瞬间冷肃:“那便安律处置!”

  林和离去,慕千里又眺目向城外的远山望了望,接着回头向杨言锡吩咐:“杨知县,你如今回去书信几封。送往往临近城中中知县,让他们排查一下城中是否有从燕庭跑出去的灾民,若是有,让他们立刻将这些难民遣送回燕庭!”

  “是。”杨言锡俯首拜过,转身离去。

  寒雨下了一夜,玉麟军和青麒军仍被被困在树林,敌军在四周包围着,两军战损无数,也只能蛰伏在林子中,等军救援。

  沈兰昭心中自责,也自知顾拾白在兵法上胜过自己,因而事事都听顾拾白的安排。

  顾拾白此刻执抢,匍匐在湿泞烂叶覆盖的土丘后,尖利的目光如鹰隼般直视着前方。只看远处的丛林里不断欠过几个敌军的身影。

  “昨夜下雨阻了他们的进度,可这林子不打,他们已经快搜到这来了。”顾拾白焦愁道,仰目看了下林梢处透来的光明:“希望顾家军能及时赶来。”

  “但是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具体所在,我们得想办法放信号出去。”顾拾白转身,靠着土丘坐下,看着身上破烂的铠甲,锁眉思考着,又一瞬间,咬牙道:“我去!”

  “你去干什么?!”沈兰昭显然还没反应顾拾白的这句“我去”是什么意思,他疑惑的抬头,却见顾拾白已经蹲着身子,往一边走去,便瞬间明白过来,立刻拉住顾拾白道:“我去!”

  “此次是我的失误,给我个机会,让我弥补回来!”沈兰昭说着,不等顾拾白反应,便从他的腰间抽过信号筒,将顾拾白拉回来,向一边走去。

  “你带着兵士向我的相反方向走,只要我放出这个信号,顾将军便会知道我们在这个林子,而敌军也必然会被我惊动,到时我负责引进追兵,你们同顾将军迎合,前后夹击!”沈兰昭代顾拾白将他想到的办法说了出来,在他的手上坚实一握:“此事危险,我去!”

  “沈兰昭!”顾拾白欲劝阻他,沈兰昭却皱着眉,微微发怒道:“我做的错事,就该我自己承担!”

  他转身向丛林的另一边走去,顾拾白拦不住他,只能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接着小声吩咐两军的人,往林子的另一边慢慢退去。

  “喷!”烟花蹿起天空,在青云间蓦然绽开,沈兰昭望着消散的烟花,将用掉的信号筒随手一扔,向林子的一边跑去。

  身后的马蹄声和脚步声逐渐繁杂,一支长箭忽而从后射来,箭头锋利,与林间的阳光相撞,迸发出刺目的寒光……寒光散尽,被利箭刺穿的身影轰然倒下……

  阳光洒下,窗外旭阳初升,慕千里趴在桌子上成堆的医书里缓缓睁眼,看着圆窗外的朝阳慢慢爬至青云。

  他揉了揉睡眼惺忪的眼睛,从桌子上起身,捂着嘴浅浅打了个哈欠,这是他一日里,最放松的时候,可以在半睡半醒的懵然中,享受一点独属于清晨的安逸。

  但他很快又变得忙起来,匆匆穿好衣服,便带着近朝向王府的大堂走去,杨言锡和林和两人也刚刚赶到。

  迎面见到慕千里,纷纷俯身行礼:“辰王殿下!”

  “嗯!”四人一齐进了大厅。

  慕千里入坐正位,杨言锡上前禀报:“下官昨日已按辰王要求向临近各城写信,其他几城倒未发现有从燕庭逃出的难民,只有云和郡主管理的禹书城,有几个难民,并且禹书也有几人感染了疫病。”

  “云和郡主还给辰王殿下书信一封,叫辰王殿下给她一个交代。”杨言锡说着,从袖中掏出信,递给慕千里。

  慕千里拆信打开,信上字迹歪歪扭扭,倒叫慕千里想起,这个他听起来毫无映照的云和郡主到底是谁了。

  云和郡主墨兰英是高帝在世时,亲封的外姓郡主,当年,燕庭、禹书两地还是一个名为都安的小国,墨兰英的父亲墨延便是这个小国的国主,后来,都安国内发生兵变,几近灭国,无奈之下,墨延只能投靠沧月,并向沧月高帝表示,若沧月帮忙平复内乱,便举国归顺沧月。

  后来内乱轻易,都安举国归顺,沧月自此统一了南北,都安国国主则被高帝封为都王,管理原来都安的京城,也就是如今的禹书。

  墨延去世后,其女儿墨兰英便顺理成章 的成为禹书郡主,接管了整个禹书城,只是这位云和郡主虽是个女儿家,却自小女扮男装,学得一身武艺,文书方面,却和沈兰昭一样,难登大雅之堂。

  习武之人,脾气秉性总要直率些,这云和能竟写信来质问他,倒也彰显这性格,只是慕千里如今还因着疫灾的事烦愁着,哪能给她什么交代?只能轻叹一声,将信放下,继续向林和问道:“封城的原有可和城中百姓说了?”

  “说了!”林和抱拳道:“百姓得知原由后,都很配合。”

  “好,那我们再到西街巡视一番吧。”慕千里站起来道,四人一齐又往西街赶去。

  南方的冬季寒中带潮,也极少下雪,好不容易下的一场夜雪,到第二日清晨,也还只剩下薄薄的一层覆在路面上。

  孩童们却捧着那点可怜的雪,团成小球,在土路间欢快的玩着,嬉笑之声不绝于耳。

  突然,他们瞧见从远处小路上走来的一个人,那人披着一件蓝色的带绒披风,行走的很是端庄,清秀的眉眼温和,魅然的眼尾处带着浅浅的笑意,右眼下的一颗浅痣让他整张清秀的脸都变得妖冶之分。

  孩子看到他,瞬间扔下手中的雪球,争先恐后的向他怀里扑去,一个个高兴的仰着头,不停叫喊着:“书沅哥哥,书沅哥哥,你总算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