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都市情感>醉后方知酒浓>第201章 孩子

  现在的社会,孩子上学已经成了老大难。

  老师不再是以前的老师,学生也不再是以前的学生。

  时代不同,学习要求和各自的想法也不尽相同。

  关晓川这个年龄段人,小时候上学完全是野生散养状态,几公里外的学校全都是走着去走着来,家里人从来没有接送的念头,孩子本身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风里来,雨里去,下雨没有伞,弄个化肥袋子套头上就当雨披了,也觉得欢乐无比。

  从家里到学校,路过田野、小河、小桥,于是掏鸟窝、拧柳笛、摸鱼捉虾,虽然玩具不多,但大自然给予的欢乐并不比现在的孩子少。

  那时候没有补习,没有海量的家庭作业,孩子们的理想还是科学家和医生、工人居多,没谁想当大明星,那时候的奶油小生还是贬义词。

  可是现在,时代变了。

  上学接送孩子成了主流,学校教育也开始提倡素质教育,补习班开始兴起,教师的身份水涨船高,批改作业成了家长的事情。

  上学的学费明明是不收了,但是比当初收费所花费的费用更大,教育资源与房子开始挂钩,阶级开始固化,孩子们上学翻身的概率开始减小,上学的投入与回报比例下降到普通百姓难以承受的地步。

  张小晚因为独自带孩子时间长,已经对这个社会进行了妥协,早就开始适应这个社会上针对普通百姓的种种规则,在她的认知中,小舟想要提升自己,就只能牺牲业余时间,增加辅导次数,让名师指导,以后才能成才。

  而在关晓川看来,孩子的快乐才最重要,趁着年纪小,正好玩玩,太多的辅导课和太高的要求,反而扼杀了孩子的天性,甚至会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产生心理隔阂,望子成龙的父母一般都不是龙,而龙的孩子生下来就是龙,没有必要也不会盼望自己的孩子成龙。

  就冲关山和父子结交的人脉和自己的圈子,以后小舟的成就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学习成绩只是检验孩子是否有能力的一方面,成年后的社会里,学历只是一块敲门砖。

  对于普通的没有关系的农家子弟来说,这块敲门砖至关重要,但是对于早就是门里人的孩子来说,这学历的重要性反倒没有放在首要位置。

  你生下来就有几个公司要继承,怎么可能还会考虑「万一找不到工作」这种事情?

  家庭阶层不一样,就决定了想法的极大不同。

  因此关晓川与张小晚就孩子的教育问题产生了不大不小的矛盾。

  在关晓川看来,让小舟在贵族学校上学,主要是学校的教育方式以开启孩子的思维和行事方法为主,成绩反倒是次要的,主要的是一种思维上的转变,和对一些事物的认知。

  而张小晚最看重的是成绩,所以对小舟的要求很严格,以至于关晓川这个当爸爸的都能感受到孩子的痛苦。

  好在小舟也争气,跟着张小晚漂泊京城这么多年,受到的歧视和白眼,已经让孩子的心智远比同龄人要成熟,知道自己母亲最重视的就是自己的学习成绩,最让母亲感到自豪的也是自己的学习成绩,因此年龄虽小,却也知道努力。

  只是这么小的孩子都这么辛苦,关晓川心中十分的不赞成,每到周末时间,为了让小舟放松,他每到周末时间都会驱车带着孩子去游乐场或者自家承包的菜园游玩,让孩子接触一下大自然。

  在他的理解中,孩子必须得接地气,若是连泥巴都没有玩过,那童年也太不幸福了。

  但是张小晚却觉得周末的时间不应该浪费,有这时间不如学习绘画或者弹琴,那才是真正的对孩子好,在关晓川极力反对之下,双休日才给了小舟一天。

  “臭小子,以后学习上点心,要是成绩上不去,下次爸爸可就不能带你出来玩了!”

  今天是周末,关晓川将小舟带到城外的一个蔬菜水果基地,让小舟去采摘大棚里的草莓,在车上对小舟笑道:“下午你外公外婆也过来了,爸爸带你吃好吃的!”

  小舟吃了一惊:“外公外婆?我不喜欢他们!爸爸,能不能不让他们过来啊?我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