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都市情感>醉后方知酒浓>第122章 喜宴

  进门的仪式粗粗糙糙的走个过场之后,张小晚便领着孩子返回房间休息,关晓川则坐在电脑前,忙着处理公司的一些事情。

  虽然是过年期间,但公司正月初六便要正常化起来,千头万绪,需要关晓川掌舵,把握公司的发展方向和根据市场随时调节步伐与相关安排,别看他在家里待了这么多天,好像是很空闲,其实忙的很,每天都有看不完的视频会议,就算是大年初一拜早年的时候,还是有免不了的会议。

  欲戴王冠,必受其重,别说是关晓川,就连关山和也基本上每天都不闲着,大会小会不断,就算是大过年的,全国各地的分公司也还是少不了大大小小的事情,父子两人的忙碌程度,远超常人。

  很多人都羡慕他们父子两人的经济收入和财务状况,但却没有看到他们两人在背后付出的辛勤汗水和开创公司所遇到的种种困难。

  一个视频会议开完之后,关晓川坐在书房里揉了揉脸,颇感疲惫。

  张小晚走到他的身后,为他轻轻揉肩,小声道:“开完啦?”

  关晓川点了点头:“是啊,唉,每天都是这种破事,不开还不行,开吧,耽误时间。诶,现在几点了?酒席开了没有?”

  张小晚笑道:“已经开了,爸妈让我喊你吃饭呢,这么多客人都来了,你不出面算怎么一回事?”

  因为今天是按照农村喜宴的风俗来宴请亲友,老关家院子里摆满了桌子,坐的都是村里人和老关家的亲戚朋友,而在大厅里的酒桌旁,坐的则是张小晚的娘家人关晓川的父母以及陪客。

  做饭的厨师都是十里八乡红案子的好手,关山和又是地方名人,这些厨子自然不敢怠慢,都打足了精神,提前在院内起了锅灶,搭建简易的棚子,一切都准备好了,才开始将材料源源不断的运到现场。

  其实说白了,跟大锅菜没有多大的区别,就档次和环境而言,其实大酒店里要简陋不少,不如酒店里有格局,甚至提前准备,到结束后收拾东西,都比在酒店里吃饭也麻烦的多。

  可是关山和是农村人出身,扎根在乡下,别人孩子结婚,都在村子里办酒宴,自己要是搞特殊的话,那就有点不太好,真是要在酒店里宴请的话。

  对他来说,只是一句话的事情,山泽市最大的酒店就是他家里开的。

  可是如此一来,村里的许多老人可就不想去了,这些人大部分都晕车,根本就出不了远门, 就算是勉强能乘车去酒店,到时候万一吐的晕天黑地的,反倒是给喜宴添堵,双方都不舒服,况且五星级酒店里的饭菜看着精致好看,但是分量极少,对于农村来说,极不实惠。

  村里很多人都是关山和家具厂里的员工,体力劳动者居多,都是大肚子汉,能吃能喝,对他们来说,还是农村大锅灶做的大鱼大肉才叫实惠,而且在村里吃饭也没有什么拘束,就算是喝醉了,也能爬回家里去,比在城里可要方便得多。

  是以关山和再三考虑,还是决定在村里办喜宴,就图个方便和喜庆。

  关晓川走出房间,来到客厅,便看到客厅里张小晚的父母和自己的父母都坐在了酒桌上,旁边是自己村里的两个老人,然后是张小晚的哥哥张小风,小舟也坐在旁边,正努力的与一只鸡腿做决斗。

  见关晓川走来,旁边的张小风起身为他拉开座椅,笑道:“晓川,忙完了?快快快,大家都等着你呢。”

  关晓川笑道:“哎吆,那可不敢,我先自罚一杯,向大家赔罪。”

  一杯下去,众人轰然叫好。

  张小晚在桌子底下悄悄踢了关晓川一脚:“就你能!这酒意思一下,沾沾嘴唇就行了,你还真喝啊!”

  旁边小舟举着筷子叫嚷:“我也要喝,我也要喝!”

  关山和手掌在小舟头顶摸了摸,笑道:“小舟还小,酒太辣了,不能喝,咱喝草莓汁吧,村里大棚里刚摘下的草莓,打成汁,可好喝了,来,爷爷给你倒上,你尝尝。”

  小舟喝了一口,眼睛亮了起来:“真好喝!爷爷,我要是会燕京,能不能拿几瓶呀?”

  关山和笑道:“可以呀,爷爷在燕京郊外还有一个农场呢,旁边就是草莓基地,到时候想吃草莓啦,都可以随时去摘的。”

  小舟点头道:“我要去,我要去!以后让爸爸开车带我去!”

  旁边张小风凑近关山和:“大爷,您真在燕京郊外有农场啊?”

  关山和:“这还有假?我怎么会骗我的乖孙子?几年前,我一个朋友要移民出国,就把他名下的一个农场转手给了我,让我重新续租, 继续派人管理,现在那个农场里产的水果和蔬菜,都供应给我们公司内部的员工吃。

  不但在燕京,就算是在咱们山泽市,我也包了三千亩地,专门用来养猪,种菜,就是为了供应员工的吃喝。”

  张小风:“您这是要搞无污染蔬菜种植啊?”

  关山和:“什么纯天然无污染的蔬菜?都是扯淡!哪有不打药的蔬菜和水果?只能是打的少一点,管理精细一点,农药残留少点而已。

  只有养鸡鸭鹅能够做到全绿色养殖,那也只能养殖少数,我自己人吃还行,对外完全不够。”

  张小风对这点倒是不太了解,道:“不会吧?我前几天还去附近的生态园,农家乐,吃了一顿饭,现场逮了几只鸡炖了吃,说是散养的走地鸡,味道还行,那一家农家乐养殖规模可不小。一只鸡一百多块钱,也不太贵。”

  关山和笑道:“你知道真正散养,用玉米杂粮喂出来的鸡,成本价是多少吗?”

  他对张小风算了算账:“一只鸡一年的口粮,都得四十多块,这还不算打野食吃的东西,还有病死率的损耗,人工费用,场地费,以及黄鼠狼、山猫的偷吃,一年下来,一只鸡的成本都得两百多,一只鸡卖不出三百块钱来,根本就不赚钱!

  小风,你要是说普通农家自己养的五六只鸡,哪倒是有可能是真正的散养鸡,可是规模化养殖的鸡鸭,基本上不会有真正的走地鸡,就算是有,那也非常贵,你一百多块钱就买了散养鸡,几乎不可能。”

  张小风愣了神,道:“哦,原来是这样!”

  他对关山和笑着说道:“我本来还想跟您合作在燕京郊区开一个农家乐呢,现在看来,有点不好做啊。”

  关山和深深看了张小风一眼,笑道:“你现在工作干的不是挺好么,还是先干好本职工作为好,别的行业要是不熟悉,很容易栽跟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