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都市情感>警魂>第50章 试探

  程遇行在办公室,这江喻白跑进来,气喘吁吁地对他说:“队长,001发出讯号。

  电诈老窝位置已经锁定。”

  程遇行跟办公室待命的大家说:“收网。”

  这个电诈老窝,是警局专门成立的专案组,已经盯了几个月的犯罪团伙。

  因为有一起电信诈骗涉及到人命,所以刑警队几个警员也加入了专案组。代号001的卧底,是市局领导亲自安排的一名半个月前,潜入该电信诈骗团伙的女警员。

  好多的电信诈骗团伙,在听到警方的风声后,会迅速销毁证据。

  给后续嫌疑人量刑定罪,造成很大的困难。

  这时就需要有一个潜入犯罪组织的卧底,了解清楚诈骗集团的组织架构,人员数量以及落脚点。和警方里应外合固定证据,在必要时候出庭作证。

  程遇行他们在一个普通民宅里,现场抓获正在对着电脑和电话,热火朝天工作的犯罪嫌疑人二十人。

  现场发现手机50部,电话30部,银行卡若干,“话术剧本”30本。

  除了组织头目卫志国在逃以外,所有人员落网。

  卫志国从未露过面,只有领导层的人见过卫志国。

  根据卧底同志的介绍,这个诈骗组织人员数量虽少,但涉案金额十分地惊人。

  因为这个团伙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团结力凝聚力。

  如果不是因为竞争激烈,需要的角色增多,根本不会接收新的“客服。”

  这个卧底同志也是真正在犯罪老窝附近送了几个月外卖,才有几次接触这个窝点的机会,从而被这个组织“通过考验。”

  整个诈骗集团,最终控制人是卫志国。

  领导层有八个人,新吸收的客服有十二个人。

  领导层的八个人,全部受卫志国直接领导。

  他们不仅做业务,带新人,还帮着卫志国控制底下的“客服人员。”

  程遇行在审问中发现,这八个人都对卫志国避而不谈,矢口否认卫志国的存在,坚决不站出来指控卫志国。

  卧底同志说,这领导层的八个人,对卫志国有一种近乎崇拜的臣服。

  他们拿的“劳务费”,连卫志国赃款的百分之一都不到,凤毛麟角都算不上,根本就不是利益共同的事。

  而是精神控制,精神崇拜了。

  领导层的人不指控卫志国,卫志国即使抓到了,也难以给他真正地定罪。

  程遇行一边按照卧底搜集的卫志国的资料,发出通缉令在全国范围内抓捕卫志国。

  一边调查领导层这八个人的信息。

  领导层八个人都是女性,年纪在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

  程遇行惊奇地发现,这八个女人全部都是离异女性。

  四个曾经有被绑架的报警记录。

  他找这四个女性的家人,问询当时的情况。

  这四起绑架案无一例外,被绑架的女人都是三天后完好地被蒙着眼睛,送回了家门口。

  绑匪没要一分钱赎金,甚至没有给受害人家里打过一个电话。

  警方找被绑架人问话,因为绑匪绑架的目的,如果不是要钱,那就只有劫色。

  但经问询,四个被绑架的女人,都没受到绑匪的伤害。

  四个人口径一致,坚决不肯透露绑匪的长相和信息。

  受害人不配合,这四起绑架案,只能不了了之。

  在绑架案后不久,四人分别都和丈夫办理了离婚。

  程遇行已经隐约猜到了离婚的原因。

  被陌生男人绑走三天,自己妻子还隐瞒绑匪信息,替绑匪开脱。

  任谁都不会相信妻子和绑匪是清白的。

  一个前夫直言:“什么都没干?哄鬼玩儿呢?”

  另一个说得更是难听:“还能因为什么?因为贱呗!”

  而领导层的另外四个女性,程遇行在调查的时候,竟然发现了不为人知的秘密。

  四个女性的丈夫面对程遇行的问询,不情不愿地说了几年前发生过的事情。

  某一天晚上,一个戴着面罩的人突然潜入他们家,将丈夫的嘴巴塞住,绑在了卫生间。

  而用刀胁迫妻子和自己共度一晚良宵,否则就会立即杀了丈夫。

  第二天早上,他又会不知不觉地消失,并给妻子写一张字条,字条上写着:“谢谢你昨晚的温柔。”

  并在这句话下面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

  妻子连忙将绑起来的丈夫放开。

  谁知丈夫第一时间,不是关心妻子有没有受到伤害,而是质问妻子昨晚和绑匪做了什么?

  在看到绑匪留的字条之后,丈夫们更是立马崩溃,质疑妻子的不洁,指责妻子的不忠。尽管妻子解释,和绑匪什么都没有做。

  没有一个丈夫相信。

  甚至有一个丈夫用手,指着妻子问她:“你为什么不去死?”

  这件事之后,所有生活中的小事都成了导火索。

  夫妻渐行渐远,貌合神离,最后走到了离婚的地步。

  程遇行问丈夫们,当时为什么不报警。

  丈夫们都说,这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这是丑事,被人知道的话,要被嘲笑带绿帽子的。

  程遇行调查到这会儿,终于知道了。

  他相信妻子们的证词。

  绑匪无论是绑架的三天,还是那一夜,和被绑架人是真的什么都没有发生。

  恰恰是这样,是最厉害的攻心计和离间计。

  绑匪和卫志国应该是同一个人,他是善于解读人心和破解人性的高手。

  这些事情只是前奏,他真正的目的,是对这八个受害人进行精神控制,让她们自己来找他。

  让她们臣服自己,崇拜自己,心甘情愿地为自己服务,做自己的赚钱工具。

  至于这八个女性,应该是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又称为人质综合症,是受害者和施虐者结成情感同盟,对犯罪者产生情感,并且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情结。

  想要让八个人开口指控,必须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入手。

  局里领导开会决定,让心理师介入参与审讯。

  程遇行给周淮舟发信息,“你休假回来没?”

  过了一会儿周淮舟回了信息:“你们警局食堂的饭怎么样?”

  程遇行笑了,他回复周淮舟:“还行。”

  几分钟后,周淮舟回复:“我在机场取行李,你来三号出口接我。”

  程遇行在路上给周淮舟讲了这个案子,并交代他,一定要问出卫志国的信息。

  警局卧底同志不够级别,没有见过卫志国,只有有限的信息。

  如果想早点抓住卫志国,并给他定罪,八个人的证词是必须必的。

  周淮舟吐舌头,“我一回来你就压榨我,一个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病人,我得耗半升血,你给我八个?

  比一根藤上七个葫芦娃还多一个。你存心要搞空我的血槽啊。”

  程遇行不由分说扔给周淮舟一个文件袋,“少废话!抓紧时间看资料!”

  周淮舟嘟嘴,“这么凶。”

  接着他可怜巴巴地打开资料,看了起来。

  来到警局,周淮舟要求他先单独见一下八个嫌疑人。

  警方可以放着摄像头,随时监控。

  十个小时以后,周淮舟从审讯室走了出来。

  程遇行忙问:“怎么样?说了吗?”

  周淮舟揉揉发酸的颈椎,“快了,明天再来十个小时就差不多了。”

  “什么?!”程遇行,“还需要十个小时?”

  周淮舟白了程遇行一眼,“给你审八个死不开口的葫芦娃试试?”

  程遇行忙说:“抱歉哥们儿,我太着急了。

  这个点儿食堂早关门了,我给你点了外卖,你先吃点儿吧。”

  周淮舟打开外卖狼吞虎咽,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肚子会比平常更饿。

  他一点儿没浪费指使程行为自己服务的机会。

  周淮舟时不时地指挥程遇行:“噎,来口水。

  有冰可乐吗?我想喝冰可乐。”

  吃饱喝足周淮舟一抹嘴,对程遇行说:“把这些收了吧。”

  程遇行问:“八个人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吗?”

  周淮舟说:“是。她们是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症。

  四个人在被绑架的三天里,卫志国确实没有伤害她们。

  一个说,卫志国给她画了肖像。”

  程遇行不解:“画肖像?”

  周淮舟说:“卫志国是猎心的高手。

  他看着被绑架的人,慢条斯理地给她画像。

  并且用富有磁性的声音说,‘你有没有注意过你的眼睛,很好看。你其实有点像天上的月亮,我想我该把你归还星河。’”

  程遇行咋舌:“这鬼话也信?我看这里面好几个,文化层次都不低啊。”

  周淮舟摆手:“这和文化水平没关系。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起因,就是恐惧转变成感激,感激再转成崇拜啊。

  被绑架的女性,刚开始是极度的恐惧。这恐惧来源于,对自己生死的不可掌控。

  当她发现绑匪没有伤害她,而是给她正常吃喝。

  她会将恐惧转化为感激。

  这时候,绑匪给她画画,并赞美她的优点。

  也许她丈夫都没有发现的她的优点。

  卫志国最厉害的一点,就是他说的话真诚。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类最深切的欲望之一,就是希望得到异性的赞美。’

  在那个情况下,来自于绑匪的赞美,真诚的赞美,对被绑架的女性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一击。

  她们在心里开始给绑匪找理由,并且和绑匪有了互动,有了互动就是情感的连接,之后就是接纳。

  其中一个女性说,她甚至感觉,她只要顺着他,就能变成他的唯一。

  在绑匪给她轻轻戴上眼罩,在她耳边说,要送她回去的时候,她甚至有点不舍。

  回到家里,丈夫的猜忌,亲人的疑惑,警察的盘问,让她们彻底迈出了那一步。

  她们默默拿出了绑匪写着电话号码的字条。

  至于将丈夫绑起来,用刀威胁妻子和他共度一夜,也是同样的道理。

  妻子为了丈夫的生命安全作出牺牲,丈夫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和谩骂,一点不关心妻子有没有受到伤害的态度,让妻子对丈夫失望,从而走向绑匪。

  在她们的交代中,还提到了一件事。

  她们共同杀过一个人,女人,不听话的女人。”

  程遇行震惊:“杀人?在哪儿?”

  “在一个出租屋里。

  她们在离婚后去找卫志国,卫志国将她们安置在乡下一个没有窗户的出租屋里。

  说是安置,其实是囚禁。

  她们的手机由卫志国统一管理,定期向亲人朋友汇报平安,并简单说自己在外地打工的情况。

  出租屋里有一个卧室,一个厨房,还有一个客厅。

  客厅里面有一个大通铺。

  卧室是卫志国专享。

  这个出租屋是卫志国的王国,他是统治者,八个女人为了卫志国晚上选择谁,跟谁多说了一句话,夸了谁几句,而互相争风吃醋,甚至大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