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古代言情>异界种田小日子【完结】>第556章 颂文结果

  祝泽清道,“这个叫黑板,专门用来上课的。”他把粉笔拿过来,“这是粉笔,用石灰做的,专门用来在黑板上写字的。”

  祭酒大人把粉笔拿过来在黑板上写了写,还挺丝滑,“这不错。”

  他忽又觉得不妥,“可是一边上课一边书写,不是很费时间?”

  祝泽清耐心道,“大人,这黑板可以不用,必要的时候写就行了。”

  祭酒大人点点头,“是,我倒是没想到这点儿。”他把粉笔还给祝泽清,“好了,你继续给他们讲课吧。”

  祝泽清转头问大家,“你们还要听吗?”

  “听啊,现在距离下午上课还早,你再给我们讲讲。”那什么方程,什么未知数,听着好新鲜。

  “泽清,你再给我们讲讲吧,一会儿下了学,我们请你吃饭。”

  “去我家吃,开最好的雅间。”

  见状,祝泽清又继续讲课,“那行,我继续给大家讲,不想听的就悄悄走,不要打断我的思路。”

  李宸煊发话,“你讲你的,没人敢打扰你。”

  祝泽清拿起粉笔,书写下一个例题,然后给大家讲解。

  皇宫——

  徐公公用讶然的语气说道,“皇上,祝泽清居然跑去给众学子上算学课了。”

  “嗯?”皇帝抬起头,“什么时候的事?”

  徐公公一头雾水,“就现在,讲的是什么一元一次方程,什么未知数,为什么设定,反正闻所未闻。”

  “这些东西他是从哪里学的?”皇帝在上学的时候把藏书阁好写书都看了,他觉得自己已经算博闻强识了,但现在他觉得自己好无知。

  徐公公摇摇头,“奴才也不知道。”

  皇帝沉默了下去,过了一会儿吩咐,“把泽清上课的内容找来看看。”

  徐公公应道,“是。”

  新生甲字班——

  梅鸿江留了下来,站在边缘上听祝泽清讲课。

  没想到啊,用小师弟将的那种方法,感觉好多问题都变简单了。

  只是这么新颖的解题方式,小师弟是从哪儿学的?

  对了,应该让户部的人来学学,不是老是说计算难吗?

  对,他应该给皇上上本奏疏,让户部的人来学学,想想那群高官听小师弟讲课的样子,就忍不住激动。

  李宸煊没有争权夺势的心,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去户部做官,帮自家皇兄守好国库,所以才这么费心得钻研算学。

  只是他费心吧啦地研究,不及祝泽清给他讲两道题,听明白例题之后,他自己都感觉算学好简单。

  在他思考的时候,祝泽清把九九乘法表写了下来。

  “时间差不多了,这是给大家留的功课,你们下去把这个乘法表背熟,对大家很有用处。”

  认真学习的人大有人在,赶紧把乘法表写到笔记上,打算下去好好背一背。

  写下乘法表之后,众学子就散去准备下午上课了。

  李宸煊离开之前在祝泽清座位上放了一杯茶,祝泽清看到茶杯,笑了笑,坐下把茶喝了。

  有段时间他有过当老师的想法,后面遇到一些事,他改变了想法,现在算是圆梦了。

  成裕丰和贺令璋无奈地看了眼祝泽清,他这么表现,让人感觉差距越来越大了。

  ……

  在大家热议讨论祝泽清讲课的时候,颂文投米的事有了结果。

  此事整个京城都关注着,尤其是一众学子,在第三日的时候,一大清早就来到了府衙门口。

  只不过那里有禁军把手,大家都过不去,只能远远地围观。

  祝泽清和江一宁四人结伴而来,他们来晚了,过来的时候,人群已经把周围围死了,只能站在人群外,看不到里面的情况。

  徐公公亲自带着人来统计投米结果。

  每一个木盒子里都有米,有多有少,少的只有几颗,多的数不清,把木盒子都堆得冒尖了。

  有明显冒尖的木盒子有三个,其他的不用看了,只需要看这三个木盒子里的米谁多就行了。

  徐公公让小太监把三个盒子里的米先转移出来,用秤称。

  一番操作后,三个小太监为难了,“公公,米一样重。”

  徐公公,“……”

  怎么可能一样重,往年从来没有这种情况?

  徐公公亲自把米拿过来称,还真是一样重,“这……”

  小太监有些着急,“公公,这怎么办?”

  徐公公毕竟是资深太监,遇事一点儿不慌,道,“稳住,我先去宫里请示一下皇上再说,你们在这里守着。”

  说完,他立即赶回了宫里。

  府衙外,众人看着远去的徐公公,都陷入了困惑,这三盒米一样重,怎么挑呢?

  江一宁着急,“虽然一样重,但并不代表米粒一样多,难道要一颗颗数?”

  他看了看祝泽清,见后者淡定的样子,便问,“泽清,你有办法吗?”

  祝泽清肯定地回答他,“有。”

  江一宁,“……”

  周围的人都看了过来,眼神好奇,这要怎么做?

  江一宁问,“不会是一颗颗数吧?”

  祝泽清失笑,“当然不是,很简单就可以区分了,只是需要一个小工具。”

  江一宁轻轻撞了撞祝泽清的手臂,好奇地问,“什么小工具?”

  祝泽清道,“等回去后告诉你。”

  皇宫——

  “你确定吗?”皇帝一听此事,也是惊奇,竟然三盒米一样重!

  徐公公赶紧说道,“皇上,三盒米三个小太监称了好几次,奴才也上手称了一下,的的确确是一样重。”

  “一样重?”皇帝手指轻轻在御案上敲了敲,“你去下一道口谕,谁能把三盒米最多的一盒确定出来,朕赏赐白银百两,记住,此事必须在今晚关闭宫门前解决。”

  “是,皇上。”徐公公立马退出去办事了。

  很快,整个京城都知道皇帝的这道口谕了,纷纷陷入了思考。

  江一宁抓住祝泽清的衣袖,“泽清,你刚才说你有办法,快,拿出来,我们去把一百两银子给拿了。”

  “财迷啊财迷。”祝泽清带着江一宁去了一处做木工活的店铺,给了对方一两银子,允许他用废弃的木料做一个小工具,对方同意了。

  江一宁鞍前马后的样子,“需要我做什么吗?”

  “你在外面等我就行了。”祝泽清把江一宁关在门外。

  江一宁怕打扰祝泽清,于是没有再闹,坐到屋檐下,等着祝泽清做小工具。

  房间里时不时传来做木料的声音,一炷香后,祝泽清从屋里出来了,手里拿着一个——天平。

  江一宁惊奇地看着,“这是?”

  祝泽清给江一宁介绍,“这是天平,只要哪一方重,天平就会偏向哪方,不会有无法分辨的可能。”

  然后做了一下示范。

  江一宁脑袋瓜也聪明,看一下示范就明白了,“这东西好,用这个的话,一定可以分辨出来。”

  两人再次来到府衙门口。

  江一宁提着天平想徐公公走去,“公公,有人想出办法了吗?”

  徐公公挺喜欢江一宁,笑着问道,“暂时还没有,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想到了。”江一宁把天平提起来,“这个叫天平……”他像祝泽清示范的那样像大家示范了下。

  这是最简单的那种天平,是祝泽清在空间商城买的,虽然简单,但十分精准,不怕测不出来。

  围观众人都把目光投到桌子上的天平上……

  “看起来挺靠谱的,不知道操作起来怎么样?”

  “竟然做出这样的东西,这人的脑袋瓜是怎么长的?”

  “天平,倒是挺契合这个名字的。”

  大家听了江一宁的话之后,热烈地讨论了起来。

  京城的物产更加丰富,每天来往的行商、商队、小外形形色色,可以说随处可见,看到新东西大家只会惊奇,不会觉得不应该不可能,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

  在徐公公明白江一宁的意思之后,用别的东西演示了一下,然后才把其中两盒米倒到天平的左右两个盘子里。

  肉眼可见,左边盘子往下压了压,显得更重一些。

  “左边的那盒米更重。”

  “好精准啊,比人称出来精准多了。”

  “好东西,以后要是比较两种东西确切的重量就方便了。”

  人群赞叹纷纷。

  江子星向祝泽清竖起大拇指,“还是泽清哥厉害,我发现就没有泽清哥不会的,简直太能干了。”

  江一宁与有荣焉道,“那是,我们家泽清是真聪明。”

  江子星,“……”

  不远处的成裕丰等人看着祝泽清几人,暗暗道,他们也觉得祝泽清好聪明,这样的办法都能想到。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徐公公把轻的那一份取出来,然后把第三盒米倒入天平的盘子里。

  在万众瞩目下,天平最终往右边的盘子沉去。

  结果出来了,最重的那一盒是……

  徐公公用高尖的声音宣布,“恭喜,最重的是四十九号,恭喜四十九号颂文,接下来我们把四十九号颂文摘下来,看看是谁写的。”

  说完,他转身向告示墙走去,把四十九号颂文摘了下来,看背后的名字。

  徐公公看到名字,便是一笑,“恭喜祝泽清拔得头筹,恭喜你的文章被选为了祭天的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