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仙侠武侠>龙【完结】>第97章

  “啊!你怎么醒了?”沈云飞大惊失色,此时的谢问还没来得及躲进离珠去呢,竟然就被她现了。

  “我醒了又怎么了?听起来你好像很不愿意我醒似的?”温如霞白了三少一眼,一把抓起变小的莆牢,双手捧在掌心上。

  “这小东西“还真可爱。你抓的?叫什么名字?”

  “啊?”沈云飞张大了嘴巴,结结巴巴地问道:“你不认得它了?这是”莆牢啊?”

  三少有意加重了“莆牢”二字,想看温如霞有何反应。却换来她手中的小莆牢狠狠地瞪了一眼。

  “这小东西叫莆牢吗?真可爱!”温如霞看到了莆牢的眼神,竟然咯咯地笑了起来,指着沈云飞说道:“看到没有,它不喜欢你呢!”

  “看来”是真的不记得了。”沈云飞喃喃地说了一句。同时也望向温如霞手中的莆牢。

  “什么不记得了?”温如霞漫不经心地问道,冷不防手中的莆牢竟然光芒一闪,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咦?上哪儿去了?”

  “在你的离珠里面睡着呢。”沈云飞摇了摇头,脑海中已响起谢冉的警告。

  他叹了口气,只着依着谢问的编造出来的说辞讲道:“莆牢是离珠的守护魂兽,你现在的了离珠,它当然会跟着你了。”

  “是吗?”温如霞低头看着自己的胸口,感觉到从离珠中传出的一丝温热,同时,还有一种莫名地、熟悉的感觉。

  就在那一瞬间,温如霞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一下子跳了起来,开始满地乱找。

  “你找什么?”沈云飞问道。

  “找那李老二的尸体啊。”温如霞骂道:“你脑子烧坏了还是怎么的?不是你说那鲸尾鲤的内丹可以帮住我们回中原的吗?”

  “啊?”沈云飞张了张嘴,“我忘了。”

  而他心里却暗暗骂道:“你这丫头脑子才坏掉了呢!这谢问,乱改什么,我什么时候说过这种话。”

  不过,这句话却是提醒了沈云飞,他二人此时正被困在无涯岛上,距离中原还不知有几千里的路程。而鲸尾鲤的内丹,的确可以帮助他们回到中原。

  想来,这是谢问一早安排好的,否则的话,他也不会莫名其妙地把那两只妖怪给杀了。

  ,

  两天以后,东海中一块礁石上,站着浑身湿透的一男一女一

  “都怪你!说什么鲸尾鲤的内丹可以帮助我们回中原。现在好了!”

  “这能怪我吗?都说让我来御丹,你非要试。你现在可是有离珠在身,那小小的一粒金丹。能经得起你的离火吗?!”

  第二卷 龙御风行 17.重返中原天一镇

  龙游戏已经火热开幕。大家多多支持哦,看看哪里能相遇!

  天一镇的码头上,一艘刚刚停入的大船正在御货,来往的工人忙着将一箱箱的货物从甲板上扛至码头。侧面的跳板上,走下来一老两少三个人,正是沈云飞、温如霞,与船主司徒先生。

  沈温二人在海上飘流了数日,才终于遇到了司徒先生的货船经过,将他二人救起。

  温如霞得了离珠,这样的事情不得不向侠义门总坛禀报,正好司徒先生的船要到涿鹿,两人便搭船前往。

  这位司徒先生虽是生意人,但早年间也曾入过仕途,也算得上是饱学之士。一路上与沈云飞谈天说地,十分聊得来。到是温如霞,因为对方商贾的身份,不太愿意与之过于接近,但碍于别人救命之恩的份上,也不好表现得太过明显。每每只站在一旁听沈云飞与司徒先生聊天,越地觉得自己这个未婚夫懂的东西极多,实在不像传说中的那些纨绔子弟。富豪公子。

  天一镇是涿鹿最南边的门户,从这里沿河北上,便能直达京都黄帝城。听说沈云飞他们要去黄帝城的侠义门总坛,司徒先生表示可以送他们过去,不过要等他先把天一镇上的生意处理完才行。

  温如霞虽有些不乐意,但现在自己与沈云飞身无分文,附近又没有侠义门的分坛分舵,若是冒然拒绝,还不知道要花多少时日才能抵达总坛。因而也只得答应下来。

  司徒先生主要经营的是药材与茶叶生意,在小镇上也开着几家铺子。他原打算让沈温二人先去他在镇上的宅子落脚休息,自己去铺子上照看一下。但沈云飞一来是客气,二来他本身也是商人之后,对于各种生意也颇有兴趣,因而便要与司徒先生一同前往。温如霞再对这种事情不感兴趣,总也不能一个人跑去别人家里住着。如此一来,这三人刚一下船,便又马不停蹄地赶往镇上集市,司徒先生的药铺商号。

  看得出来,司徒先生虽是半路出家,但这药铺却开了有些年头了,两进八间的大门脸,两丈来高的大黑药柜里,生熟药材不下数千种。另有诊厅、药室,铺里还专门请了大夫、药师,可供一般病人诊病开方,甚至直接熬药治疗,这可不是一个半路出家的药材商就能积得下来的。

  听说是这铺子是司徒先生祖上留下的积业。他当官不成,便又重新继承了家业,才做起了药材生意。因为自己喜欢品茶,才又另开了几家茶铺,不过跟这药材铺比起来,那是差了许多。

  沈云飞一面听着司徒先生讲起开药铺的经历,一面四处打量,脑中勾勒着一个青年弃官从商,经营家族生意的种种情形。在这年头,弃商从文或从武都不新鲜,甚至回归农耕狩猎,也不奇怪。但是在商人如此不受待见的世道,放弃大好前程,弃官从商,这可需要难得的气魄才行。

  想起这些,沈云飞不禁对司徒先生生出一丝佩服之情。

  正聊着,就听得门外传来一声惊喜的叫声,一个脚夫打扮、约摸三十左右的男子冲了进来,脚还没及站稳,便已跪倒在司徒先生的面前,口中说道:“恩公。你总算是回来了,我还以为您赶不及呢。”

  “是常林啊,赶紧起来,起来。”司徒先生赶紧将那男子扶起,扭头对沈云飞说道:“这是我一远房侄子,没见过什么世面,让云飞老弟见笑了。”

  三少赶紧连说“哪里”,又转头冲着那男子拱了拱手,说道:“在下沈云飞,望龙镇人士,这位是温姑娘。常林大哥,看起来像是有什么急事啊?”

  那男子这才留意到旁边还有两位客人,嘿嘿地笑了笑,说道:“我这是赶着去参加天下会的鉴宝大会呢。不想看到恩公居然回来了,一时激动,让二位见笑了。”

  沈云飞见常林虽是脚夫,但谈吐文雅,到像是读过几天书的人。这弃官从商故然稀奇,但读书人跑去当脚夫,也并不常见。如非遇到什么重大的变故,好好的读书人又怎么会突然跑去当苦力呢。

  有了这层想法,沈云飞便对这常林格外留心起来。

  一听说常林是要去鉴宝大会,司徒先生的眉头便轻轻皱了起来,摇头说道:“这么些年了,你还是不肯放弃吗?”

  常林低下头,面露惭色,小声地说道:“不瞒恩公,我早就没有心思再卖了家传之物了。只不过,这件东西先父早就说明了是无价之宝。只是常人不识而已。我就想借着这鉴宝大会,让高人替我看看。总不至于真如恩公所说,先父只是给小的留下一个教训。”

  沈云飞听着这话奇怪,便好奇打听,才知道原来这常林原本也是生在富足之家,家里颇有些田产。但不知道为什么,至他祖父一辈,突然家道中落,就只传下一块玉,被当作传家之宝。

  十几年前,常林的父亲去逝,无钱安葬,他便想卖了这块玉,给父亲买块像样的坟地,再另外购些田产,以耕供读,也好过一辈子就这么贫苦下去。可谁知到了当铺,才知道那玉居然是块假货,常林卖玉不成,还险些被当成骗子给轰了出来。

  幸好遇到司徒先生把他救下,替他父亲买了坟地,又供常林读书。但常林不愿平白受人恩惠,宁愿自己去当脚夫用力气赚钱。也不想在司徒先生家里白吃白住。

  这些年来,他受到司徒先生的帮助,已成了家,虽还是当脚夫,但却有个极争气的儿子,才十岁便已考取秀才贡生。他想着要把祖传那块玉传给儿子,但又想到那玉竟然被人说成假货,终究有些气结。便想着趁现在天下会举办鉴宝大会,找真正的高人看看。若真是假货也就罢了,要是真的,也可一解他多来来的疑惑与委屈。

  沈云飞天生就喜欢鉴宝赏物。一听了这话哪里还能受得了,赶紧说道:“常大哥,你那块玉拿给我看看成不成?”

  常林犹豫了一下,转头望向司徒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