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古代言情>孤与太侍君【完结】>第62章 乔装打扮逛灯会

  箫鼓喧, 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我单手一撑翻上矮墙,虞殊就站在另一侧的小巷里等我。

  从宫里偷溜出来时, 为了不让人发现, 我带着虞殊故技重施翻了殿内的后窗, 还嘱咐闵言把爱操心的小单子带走了。

  如今跟在我们身边的只有隐匿了身形藏起来的绣衣,从表面上看,我们与出来游玩的普通百姓别无二致。

  喧哗的人声吵吵嚷嚷地响着,已经离得很近了,只要穿出巷口, 我们便能直接走进外头的热热闹闹的灯会里去。

  那被红绳串起挂在高处的漫天明灯将这一整片都照得亮堂堂的,五彩的光影兜头罩下, 充满喜气的乐曲远远地传了过来。行经者的影子在巷口忽隐忽现,时而留下一两句模糊的听不清内容的笑语。

  和宫内的相比, 这灯会要略显粗糙一些,但那氛围, 却比宫内要热闹上成百上千倍。

  我不由地恍了神。

  虞殊见我呆呆地蹲在墙头上不动, 便朝我伸出了手。

  出来时我们都做了些乔装打扮,将容貌化得普通了许多, 又换上了普通低调的衣衫, 没穿裘衣,只裹着棉服防寒。

  但当柔光落在他的身上时, 我依旧觉得他很好看。

  是抛开容貌之类的表象,单从气质与灵魂深处冒出来的那种好看。

  我没去握他的手, 而是纵身跃下朝他扑了过去。虞殊眉眼含笑, 稳稳当当地将我接住了, 慢慢松开让我站到了地上。

  “圣上冷吗?”他替我调整了一下颈间藏在棉服下的绒领, 问道。

  我摇了摇头,开口纠正他,“别喊圣上,喊别的。”

  万一被人听了去,那这伪装可不就白做了么。

  “宴宴?”虞殊勾起了唇角,面上满是笑意。

  “又占孤……我的便宜,”我嘟囔道,“这名字是小时候长辈会喊的,你总唤我的乳名做什么?”

  “那唤什么?”他问时,表情很诚恳。

  “砚卿不就很好吗……”我低着头,脚尖在地上轻轻划拉了两下。

  一本正经把自己的名字念给别人听这种事情,我总感到有些说不出来的不好意思。

  “好,”虞殊说,“砚卿,冷吗?”

  “不冷。”

  大概是称谓突然发生了变化的缘故,听上去怪怪的,我不太习惯。

  虞殊倒是接受良好,喊得十分自然,仿佛私底下曾喊过千百次似的。

  我揉了揉发麻的脸颊,拉着他朝巷外走去。背过身时,我悄悄伸手闻了一下自己的袖口,方才那一扑,我也沾到了虞殊身上的草木香气。

  很轻浅的味道,沁人心脾。

  但很快,一股浓郁的甜香就将那草木味盖了下去。

  我扭头顺着香味飘来的方向一瞧,原来是几步之外买元宵的小摊。

  他这位置摆得倒是好,只要一出巷子就能看见,四散的香味叫人忍不住想凑近多闻两口。

  “想吃?”虞殊看到了我不停往那瞟的眼神,问道。

  有点想吃。

  虽然出来前刚吃过,但跑了一路,我的腹中又有些空了。

  犹豫了一会儿,我摇了摇头,“那儿都已经坐满了,还是算了吧。”

  今个儿晚上卖元宵的定然不止这一处,等会碰到了人少的摊子再吃好了。

  就是不知道下一个摊的元宵有没有这么香。

  我忍住馋意抬步欲走,虞殊却拦住了我的动作,让我在原地等一等他。

  我不知他要去做什么,见他步履匆匆走得很快,便只好乖乖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等他回来。

  没一会,我看见那儿有张桌子空了出来,摊贩拿着布巾麻溜地将桌面擦了好几遍,摆了两碗元宵过去。

  虞殊走过来将我领到了桌前。

  “这么巧的吗,”我惊奇道,“你一过去,上一桌的食客就正好吃完了?”

  “自然不是。”

  虞殊笑了笑,告诉我,他给了那一桌每人一些碎银子,他们便把位置让出来了。

  还能用钱办事,我压根没想到。

  因为在宫内不管遇到什么事,总会有人在前头为我安排好的。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日子。

  “快吃吧。”

  他在我的对面坐下,慢条斯理地用勺子舀起元宵,吹凉。

  我正想等他尝一口告诉我好不好吃,他就将勺子递到了我的唇边,示意我张口。

  齿间轻顿,元宵糯糯的外皮破开了一个小口,细腻的芝麻馅儿从里头一股脑地涌了出来,香甜的味道瞬间盈满唇舌。

  我眼睛都亮了。

  “你快尝尝,这个好甜,你肯定喜欢。”我说。

  虞殊尝了一颗,颔首道,“确实很甜。”

  一碗有只六个元宵,个头都不大,我与他很快就吃完了。

  起身时听到前面有惊呼声,我闻声看去,瞧见那边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一堆人,像是在看什么表演。心中好奇,便回头问了卖元宵的摊贩一句,想知道他们在看什么。

  摊贩说,“应该是武舞,公子若有兴趣,可以去瞧瞧。”

  他还好心提醒了一句,让我二人别站太前,当心被火燎着。

  可不走到前头压根看不见,都被人群挡住了。

  我不想挤在人堆里,便只在外圈凑了凑热闹,听了一会身边人的讨论,知道里头有人在喷火耍刀剑后,就拉着虞殊离开了。

  “当心。”

  有几个小孩举着兔子灯朝我们这跑了过来,我还在东张西望看花灯,虞殊见状,握住了我的手,将我拉到了他的身前去。

  “这个灯好看。”我盯着那随着孩子们的跑动一块晃晃悠悠的兔子灯,心生欢喜。

  年纪小一些的时候,过上元节我与五弟都会有兔子灯,是母妃亲手给做的,上面还会画不一样的图案,很漂亮。

  我想着想着就入了神,连虞殊什么时候离开了一趟都不知道,直到手中被塞了一根小棍,我才从往昔之中脱离了出来。

  什么东西?

  我顺着木棍往下看,看到了一只雪白的、红眼睛的小兔子。它的身上画着五彩的花,下面还坠着长长的流苏。

  烛光柔柔地从白纸后透了出来,和我记忆里的那一抹光亮很相似。

  “兔子灯!”我有些惊喜地摸了摸它,眼笑眉舒,“它真好看,我喜欢它。”

  “砚卿只喜欢它吗?”虞殊一瞬不错地盯着我,问。

  我偷偷勾了勾他的手指,笑意止都止不住,“当然不是,比起兔子灯,我更喜欢买兔子灯的人。”

  他的眸光在那一瞬间变得更深邃了,我知道他想做些什么,但大庭广众之下,他没有机会做。

  权当什么也没看见,我直接将他拽走了,“那儿有好多花灯,去那儿看看。”

  元宵花灯的种类繁多,除了我手上拿着的兔儿灯这种提灯外,还有挂灯、珠灯、滚灯等。

  他们的形状多种多样,有圆的,方的,多角的……材质也各不相同,有用琉璃做的,有纸糊的,有用布做的、还有夹纱、笼纱、堆纱之类的区分。

  花灯上的纹样多是鸟兽鱼虫、山水花果等。摆的挂的排了一长串,看得人眼花缭乱。

  不过,最多见的还是以竹木做框架,拿纸糊的那一种。

  “咦,这个好看,这是什么做的?”我指着一个六角雕花的莹白色的灯盏问道。

  虞殊看了一眼,告诉我那是云母灯。

  云母灯,顾名思义,就是用云母为原料做成的灯。

  我细细看了两眼,这雕工很是了得,心中深觉高手在民间。

  一转身,过路的女子发髻上的装饰又将我的目光引了过去。她们竟将琉璃灯球固定在了头上,烛火摇曳,煞是好看。

  虞殊见我盯着别人,带着醋意在我耳畔道,“砚卿若觉得那样好看,殊也去买一个戴上。”

  我立马把视线挪回了他身上,“什么好看能比得上你,别多想。”

  他目带幽怨地望着我。

  我轻咳一声,与他一同走到了蟠螭灯前,转移话题道,“你看这灯里头还有会动的小人呢,好有意思。”

  虞殊不说话。

  我又带他看关刀灯,那是形如关公手中的大刀刀身的一种花灯,“这样式做摆件很不错。”

  虞殊还是不说话。

  我叹了口气,压低声音与他道,“回去任你折腾,我不反抗,行了吧?”

  他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说了声,“好。”

  前几日一直忙着,担心天雷勾地火会耽误事,便好几次都拒绝了他要与我共浴的提议。

  想来他已经委屈了好几天了,只是今天正好给了他机会。

  我还想说点什么,旁边一人便上前来与我二人搭话了。

  “二位公子可要试试猜灯谜?”他说,“猜对十个便可以随意挑一盏花灯带回去。”

  我心中念着那盏云母灯,真的很喜欢,闻言便应下了,跃跃欲试地跟着那人走到了贴着灯谜的花灯前。

  第一道,武,打一字。

  我笑了一声,很快就给出了答案,“这不就是‘斐’字吗。武,非文。”

  第二道也很简单,值钱不值钱,全在这两点,打一个字。

  答案是金。

  我走到第三盏前,这上面写着“格外大方,打一字”。

  稍加思索,我伸着指尖比划了一下,说,“是‘回’字。”

  接下来是第四盏,第五盏……

  我几乎一直在走,没有停过,非常顺畅地猜对了十盏,得到了选花灯的资格。

  但我没有直奔着云母灯去,而是先问了虞殊,“你有没有喜欢的花灯?”

  “砚卿喜欢的,便是殊喜欢的。”他说。

  我想着那云母灯和他的气质也挺相配,心中有了主意,决定就把云母灯选了带回去送给他,日后直接摆在清平殿内。

  正当我跟着人去取灯时,远处传来了几声尖利的叫喊。

  一开始我以为是武舞那边传来的,便没当回事。但谁知人群中突然起了动乱,喊声不绝于耳,越发凄厉。

  我察觉到了不对,虞殊还在猜灯谜那儿等我,于是我拎着灯赶紧朝来处跑了过去。

  不知被什么绊了一下,突然重心不稳我就要朝前摔去,但人潮已经朝这儿涌过来了,只要倒地就肯定会有危险。

  我张口欲唤绣衣,却落入了草木香里。

  虞殊抱住了我,闪身将我带上了高处。

  【作者有话说】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宋·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今天满课,码完又很晚了,明天会早一点。

  晚安!

  感谢在2024-02-26 01:30:10~2024-02-27 01:43:1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落雨纷然 6瓶;宅家的巨兔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