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古代言情>两夫争妻【完结番外】>第158章 笛声

  又过了五年,祝引楼任职的学堂迁走了,祝引楼从教十多年的生活也因为落下尾声。

  但很快,在魏庭的怂恿和帮扶下,祝引楼在自家宅院对面湖边上开了家酒楼,叫岸花楼。

  祝引楼本以为自己不擅经商,结果真决定做起来生意来,发现自己还挺适合这一行的。

  魏庭为了给祝引楼庆彩,经年不再起舞的他再次穿上了舞衫,提早半月就放去了消息,酒楼开张那天一连就是跳了好几曲,引得长留三分之一的路客都过来捧场了。

  有的熟客甚至早早就从方壶闻声而来,对魏庭念念不忘的大有人在,楚山孤在台下脸黑得不像话。

  酒楼的生意日渐火红起来了,祝引楼也随之忙得不可开交,生活总算有了点活气样。

  最忙的时候祝引楼快连自己是为什么来长留都要累得抛之脑后了,酒楼开张半年后,生意进入平稳期,店里伙计也多了,祝引楼才得以歇下来。

  手上有了油水,祝引楼也算是过了一把常民的生活,也一改了先前对日子无欲无求的态度。

  他让人重新翻新了宅院,又在宅院中修缮了池塘,种上了白莲和文竹柳,大至起墙,小至茶具,无一不是从头择新,一一筛选。

  除此之外,他还养了两匹马,无论是赫连还是柳岸,两者都对骑马有着别样的兴趣。

  以前在诸天时,赫连就带祝引楼去骑过马,但祝引楼并不会骑,后来两人因为在草场上吵了起来,祝引楼死活不肯和赫连再同骑一匹马回去,最后赫连只能牵着马,两人赌气一前一后的,走了一个多时辰才回到马场。

  而柳岸喜欢骑马一事,是他亲口说起的,两人在奂地时,就常常在山野间骑马散步,祝引楼也是这时候才跟着对方学会了骑马,甚至还会些简单的马术。

  祝引楼就算计着,哪天赫连回来了,就又能带他去骑马散步了,这么想下来,期待的盼头反倒是越来做多了。

  除此之外,他还特意托魏庭给他找了个教吹笛的老艺师,从头将梅山编笛系统化的学了个明白,打算到时候反将赫连一君。

  祝引楼这生活的态度积极起来了,出现在他人视野中的频率也就高了起来,自然而然地,求爱者也接连不断的多了起来。

  有人连着一个月天天都来岸花楼买醉,回回都坐同个地方,就想引起他的注意;有的人干脆直接堵在家门口,妄想着可以一夜定情。

  种种抓马事层出不穷,祝引楼于是在酒楼外贴了张婚讯,声称自己不久后就要和命定郎君喜结连理了,欢迎八方来客届时莅临现场喝杯喜酒。

  本以为这事就能消停下来了,结果后来事态直接发展成了每个人碰到祝引楼,隔三差五就要问两句:汝郎归来否?可婚否?

  就连隔着五条街外的垂髫孩童都知道岸花楼老板有一个出远门的未婚夫,并且一直在等他回来成婚。

  这事在以闲生消遣为上的长留越传越离谱,好事者各说纷纭。

  有的人说这只是酒楼老板的一场臆想,其实那个未婚夫早就战死沙场了;有的又说那个未婚夫早就弃他而去了,是祝引楼一直自欺欺人,痴心人等负心人罢了……

  种种说法传到祝引楼耳里都是要两眼一黑的程度。

  祝引楼真怕赫连哪天回来了,会质问他一句:听说你在外边到处跟别人说我死了?

  人怕出名猪怕壮,祝引楼只是贴了一则婚讯,莫无须有的就被立了好几个人设,但是万宗不离其变的是……

  他成了附近一带有名的酒楼老板俏寡夫。

  总之,谁也不知道祝引楼那个未婚夫到底存不存在,但是他既然自诩人夫,大家就不约而同的把他归入了寡夫行列。

  但日子久了,大家倒也真将那则婚讯当回事了,仿佛所有闻声者,都在不约而同、有意无意的期待着那场盛大的婚事到来。

  但一年推一年,这事却一直还是旁人的茶后闲谈,赫连还是没回来。

  很快就要到岸花楼的三周年楼庆了,祝引楼却一点要兴办的兴趣也没有,本着给客人些减免的彩头就当过了。

  可魏庭却硬扯着什么必须要讨个好彩头的名义非要大办不可,还扬言道:“这事怎么就不能张扬了?人家一年庆都办,我们还能低调不成?敢情别人以为我们是好欺负的了。”

  祝引楼有些许汗颜,心想:你们两口子都快成长留街上的地头蛇了,谁敢欺负你们。

  但推辞归推辞,楼庆还是办起来了,从早到晚都是歌舞升平,锣鼓喧天的,这还算常规的开胃菜,长留人讲究的就是热闹和隆重,重要的还得留到晚上。

  拖到晚上时,酒楼前已经围观满了来凑热闹的看客,临时搭建的舞台唱唱跳跳一天了内容都还没有重复的,可见魏庭在这方面用心了。

  祝引楼一直没怎么现身,直至楼庆接近尾声了,轮到魏庭亲自上场了,他才拿着那编笛现身台上,一同跟着礼乐队伍给魏庭伴乐。

  魏庭的舞姿是有目共睹的仙界一绝,至少在方壶和长留是远近闻名的,来赏舞的人络绎不绝,楼庆的氛围被哄抬到了最顶峰。

  而祝引楼也鲜少在他人面前展过笛艺,今天也算是给自己的羞敛一个交锋的机会。

  起起落落的笛声琴声琵琶声跟着魏庭的舞姿此起彼伏,两两相成,台下的欢呼声也是接连不断,直至舞终曲毕了好一会,鼓掌声还落不下去。

  而热闹声刚刚停歇下来片刻时,所有人耳边又传来一阵清亮的笛声。

  所有看客都不约而同的四处张望,寻找着声音的来源。

  而只有站在舞台上的祝引楼知道这是什么声音。

  “是《鹧鸪飞》……”祝引楼表情紧张,“转音吹错了的《鹧鸪飞》!”

  忽然,祝引楼猛跳下舞台,拨开人浪往外跑去,往那笛声传来处跑去。

  而人群的尽头,是笛声的出处,也是归来人所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