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抛出下一个人物之前,李一突然问道:“有谁知道什么是大一统吗?”】

  李斯斩钉截铁道:“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显然,他指的是他至高至尊的陛下。

  “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刘彻则抛出《公羊传》中的概念。

  “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李世民则是想起《汉书》。

  概念都是与时俱进的,关于大一统这个永垂不朽的话题,那就更是如此了。

  【“大一统概念源远流长,若是追溯,可以往上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但是公认的华夏第一个大一统国家,是秦朝。

  为什么不是夏商周呢?这大约是制度上的不同。”

  “统一,有两种含义,“大统一”和“大一统”,前者是指地域统一,后者则是指国家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

  “而众所周知,秦朝以前实行的是分封制。当初秦朝统一时也为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而吵过很久,最后秦始皇选择了郡县制。”

  “要知道在分封制下,夏商周虽然在地域上是统一的,然而实际上来说,各诸侯国自治,共同拱卫天子。而各诸侯国地区内的人,首先认同的是也是该封地的诸侯王。”

  “可以说,分封制下,封国不同于郡县,它们是一个个独立而完整的国家,拥有独立的外交和军政大权,独立而不受天子约束的王权系统,只不过在礼制上,诸侯王比天子低一个等级,天子直管的也就只有王城而已。”

  “而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全国上上下下各级官员均由他来任命,他说的话才算数,不像以前都是诸侯国商量着来办事。

  这是很简单粗暴的区别,但是也确确实实的表明夏商周和秦朝本质上已经不一样了。

  即,任免权在谁手里,谁发工资,谁才是老大。“】

  打工人们纷纷点头,可不就是这样嘛,这么一说,就懂了。

  那什么分封制,天子再大,也管不上他们啊,都说县官不如现管,都是一个道理。

  谁给钱了,就听谁。

  【李一补充道:“当然,到了隋朝以后,关于大一统的讨论就逐渐演变为“华夷之辩”。”

  “华夏的朝贡体系具体是从隋朝开始的,隋炀帝糟心是糟心,但是野心是一直杠杠的。他发出了“日月所照,风雨所沾,孰非我臣”“兼三才而建极,一六合而为家”的声音。

  到了唐太宗时期,更是说出了“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体现开明的民族政策。

  而元世祖忽必烈则以“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为由消除传统儒家思想的华夷之辩。

  在这一点上,唐朝是从君主入手,元朝则是从政体入手。”

  “而明清两朝,则是从祭祀上确立政权的合法性,即明清两朝建立帝王庙,祭祀历代王朝的君主。

  清朝在法理上表明其政权是建立在前者之上的,即前代的德运衰弱,现在的朝廷秉承德运而生。”

  “总的来说就是——夷狄入中华则中华之,中华入夷狄则夷狄之。”

  “以文化来区分属性,而不再是取地域论、血缘论等。

  由此来看,“大一统”概念是不断发展的,其发展的推动力便是现实政治的需要,现实政治便是为新王朝的建立以及统治更为庞大的版图提供合法性。“】

  秦皇汉武都若有所思,以文化来区分,可是诸子百家,博大精深,蛮夷如何能懂。

  嬴政首先pass这个,现阶段说这些都远了,谁不知道大秦的文化底蕴一直是七国中最浅的。

  而且这也不是大秦当前的主要矛盾。

  汉武帝又想到儒家,后世儒家一家独大,换而言之,当儒家成为华夏文化的核心,需要学习的就简单了。

  唔……能不能取百家精华啊……猪猪陛下有个小小的注意渴望试一试。

  【“扯远了,大一统的概念与时俱进是另一回事,但无论如何,大一统都一定离不开地域、制度、文化的统一。”

  “在历史上,公认的大一统国家就那么几个,而秦朝就是第一个。”

  “秦朝是不一样的,它确实不同于夏商周。”

  “如果要进一步区分的,那说不定就要讲到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了。”李一笑了笑,“我们对秦朝的全部概称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封建王朝。”

  “要注意要素齐全哦。”李一笑道:“战国以前的国家,一般都被默认为奴隶制国家。”

  “尽管我们总是吐槽封建制度,但是在最开始,它仍是一个社会的巨大进步。”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是我国一段极其混乱的、精彩的、百花齐放的时期,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我国从奴隶制开始转向封建制度。”

  “而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毫无疑问是一场社会大革命,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必然反映到政治思想领域,形成各种政治思想派别的对立和冲突,所以那一时期诸子百家各流派轮番登场,你来我往,互相合作又互相攻讦。”

  “必须要说的是,这是一个处于时代洪流即将走向命运分叉口的时期。”

  李一缓缓吐了口气,又猛然提高声音:“而在这样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秦始皇横空出世,横扫六合,统一天下,为往后两千年划下了框框架架。”】

  刘邦难得正襟危坐,大概是想起当年看见那个男人的事情,他难得陷入沉思。

  其实他也不太记得秦始皇的样子了,或者说,以当时他们天差地别的身份,他也不可能真正看见秦始皇的模样。

  但是,那样壮阔的画面,还有透着人海中隐约看见的身影,一直在他心里挥之不去。

  他渴望成为这样的存在,当然,他也确实成为皇帝。

  可是,他可以媲美秦始皇了吗?

  他至今依然没有答案。

  至于超越?他想,再给后世子孙八百年,都没这个可能吧。刘邦暗暗嘀咕。

  【“有一部动漫里面是这么形容他的:

  他是一个一个无法用言语形容的人。

  他是一个自古从来不曾出现过,未来可能也不会再出现的人。

  这不是我的评价,当是后世史官们的评价。

  历史是胜者书写的。

  嬴政和他的帝国会失败。

  因为他只是一个人,却做超越了人的事情。

  他只是一个人,这个庞大的帝国因为他一人而存在,但也只有他能做到。

  所以他如果死去的话......他会死去,因为他是人,没有人能够不死。”

  李一深深叹息,“我很遗憾。”】

  扶苏抿了抿嘴,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回想的噩耗。

  【李一失望的摇头,“真的,我一直很遗憾,所以他怎么就不能长生呢!”

  “我们秦始皇陛下,他不就是想要长生不老吗?给他啊——”】

  “咳咳。”秦始皇本人都仍不住咳了咳,他一直是知道天幕对他的偏爱的。但是,这状态还是有点难评......

  猪猪陛下缓缓打出一个问号,怎么肥事啊你,长生不老是这么简单的吗?怎么不给我啊???

  猪猪陛下狠狠怨念了。

  李世民哭笑不得,大概是槽点太多,所以一时之间不知道要从哪里吐起。

  【李一不知道她瞬间让多少人无语凝噎,狠狠发了一下疯,才唉声叹气道:“始皇帝陛下,我真是为他哭死了。”

  “他的功绩,其实不必我说,青史已经给出了答案,时间给了最公正的评价,历朝历代不乏为他正名的人。”

  “可是,我又觉得还不够,远远不够……”李一拖着下巴,“在那个大世之争,不变则死的年代,秦始皇以惊人的魄力,改变惯例,走出秦朝自己的路。”

  “从商周礼乐制度,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创造出璀璨的文化,到大秦一统,以法治国,使华夏之名牢刻于这片大地。

  哪怕后来的后来,草原政权入住中原,也必须以华夏的文化治国,都必须融入华夏。“】

  刘彻心情复杂,虽然能接受匈奴降臣,但是占据主导的一定要是汉人啊!

  后人都以汉人自称了,怎么这么不争气啊!猪猪陛下难得长吁短叹。

  【李一默了默,叹了口气,然后眨了眨眼睛,“那么说起秦始皇,你们会想到的第一个词是什么?”】

  李斯踊跃发言:“神明。”

  蒙毅在一边呵呵,然后你背叛你的神明是吧?

  刘邦:强大吧。

  刘彻嘴里蹦出四个字,“秦皇汉武。”他迎着其他人诡异的颜眼神,有点羞恼,还不是天幕天天把他和秦始皇并列,他当然第一反应就是这个。

  李世民想了想:“果然还是暴君吧。”就算秦始皇确实很了不起,可是他的所作所为,他还是不敢苟同。

  秦始皇确实有其伟大之处,但是秦朝百姓何其艰辛。

  一个不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皇帝,是好皇帝吗?李世民不予评判。

  但是大家政治理念不同,就还是求同存异吧。

  【李一抽了抽嘴角,“老实说,我第一反应居然是美强惨,就……有点离谱啊?”】

  纷纷发言的众人都有点懵逼,啥?你说啥呢?

  【“额,虽然是有那么点子离谱,但是美强惨这三个字用在他身上居然也刚刚好。”

  李一摸了摸下巴,思路跑偏不知道哪去,居然还振振有词道:

  “美——亲爹是王孙公子,秦国几代基因筛选出来的,亲娘能被吕不韦送给亲爹可见姿色,有这样的爹妈很难生出不好看的孩子吧?所以美是板上钉钉的。”

  “强——都打出扫六合成就千古一帝的称号了,这还用说吗?”

  “惨——从他出生起,他就一直被背弃,被祖国背弃、被亲爹背弃、被亲娘背弃、被弟弟背弃......最后被信重的臣子背弃,一生心血付之东流,这简直不要太惨了。”

  “就说,这还不够美强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