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黄巾起义的准备过程是长达了十几年的,但起义后仅仅经过9个月的时间,主力就被镇压。

  因为他们要反抗的不止是朝廷,还有整个地主阶级,这是阶级与阶级的对抗,而此时的农民还太脆弱了,社会上大量的资源掌握在地主阶级手上,在地主阶级的疯狂镇压,黄巾军最终寡不敌众,失败了。”

  “还有就是黄巾军不缜密,这样大的事情居然能泄露,也就可以看出当时黄巾军的素质不行。”

  “黄巾军起义失败的原因可以说也是绝大部分起义失败的原因。”李一悠悠道:“所以说,没事还是要多学习历史,以史为鉴啊。”】

  李世民骄傲的挺了挺胸膛,这说的就是他!

  【“失败总是相似的,因为社会的进步并没有那么快。

  但是我们相信,每一次起义都有新的变化和进步,比如黄巾起义。

  比起前面的起义,它已经能提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即消灭东汉政权,建立自己的统治,这对号召和团结人民参加起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且,它还创新性的利用宗教形式进行起义的宣传和组织工作,麻痹了官府,积蓄了力量,为举行起义作好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在描述黄巾起义时,总会用到“内外俱起”、“八州并发”这两个词,由此也反映出黄巾起义的起义计划制订是比较周密、具体的。

  尽管后来由于叛徒的告密,使这一起义计划的实施遇到很大的困难,但经张角果断处置,它基本上还是得到了落实,从而给东汉王朝予沉重的打击。

  最后,黄巾起义哪怕主力失败,但是往后十几年,天下依然还有他们的身影,依然还有人在坚持,比起大部分争霸势力,他们的斗志更加坚决,他们也宁死不屈,勇于牺牲。”

  “每一次农民起义,都是农民意识的进一步崛起。”】

  嬴政若有所思,起义这个词,对于秦以前,其实没有那么熟悉。

  但是纵观天幕所说的历史,每逢王朝末年,就一定会有起义出现,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但是先秦以前,好似很少,各国之间灭而复立,周周转转,总是那么一群人。

  这是因为……农民意识还没有觉醒,还是生产力不足,亦或者是社会还没有进展到那一步。

  嬴政思考许多,天幕每一个新词,他都研究很多。

  那么,到最后,农民起义会成功吗?

  大明……嬴政想起这个王朝,因为天幕说过,大明开国皇帝就是乞丐出身。

  开局一个碗……所以他就是农民起义成功的那个吗?

  【“而黄巾起义再一次证明了,当朝廷让百姓活不下去,他们就会揭竿而起。

  求活是人的本能,如果他们都活不下去了,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能让他们畏惧的吗?没有。”

  “狗急了都能跳墙,对吧。”李一诙谐道。

  “黄巾起义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往后那些激荡的、精彩的、沉痛的、壮烈的、悲惨的事情,我们也知道了一二,历史比不能尽数描写其中的事情,但是我们总能通过这个窥探一二。”

  “在黄巾起义的冲击下,属于大汉的四百年就此落幕。”】

  刘邦嘀咕道:“咱也是很知足的,比秦始皇强就行。”

  吕雉:幼稚!还好秦始皇听不见。

  不过,咳咳,确实比别人都强就行。吕雉暗暗想。

  天下无不灭的王朝,这对大汉开国帝后想的很开,既然如此这是历史必然的趋势,而他们也做好自己能做的那一部分,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而且,嘿嘿,自大周以后,他们大汉的国运最昌隆!

  幸福感是通过对比出来的嘛。

  【“黄巾起义失败了,但是后来者却一个又一个的奔赴而来。”李一轻轻叹息道:“起义并不是什么美好的事情,恰恰相反,它是一群末路人的自我拯救,是他们送给世界的给予他们悲惨命运的疯狂报复。”

  “当起义开始的那一刻,战争和杀戮就开始了,直到一方被消灭前,没有任何人能终结这场‘狂欢’。”李一幽幽一叹,“遍观历代起义前,我很难想象有一天它会如此残酷。”

  “屠龙者终成恶龙。”曾经为了反抗压迫的人又去成为压迫者。】

  阶级永远不会消失,旧的阶级被覆灭,就会诞生新的阶级。刘彻淡淡的想。

  【人类好似一直在重复曾经的宿命,直到种花家出现,才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产生全新的变化。

  谁也不知道这样的变化是好是坏,最后会走向何方,但是如今的好日子是真真切切的,那便足够了。

  李一抿了抿嘴道:“农民起义战争虽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但从组织领导、觉悟程度及所提斗争口号来看,主要局限在反对封建皇权残酷的徭役剥削、争取生存权利方面。

  直到隋唐宋元,封建社会进入全盛时期,农民起义战争也随之发展到一个较为高级的阶段,规模和组织领导以及所提斗争口号都有发展。“也意味着更残酷了。

  “隋朝瓦岗寨起义的故事也挺有名的,事实上隋末的起义军很多,但是能称得上农民起义的却很少。

  彼时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对外不断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纷纷举兵反抗。

  前前后后各地兴起的起义军不下百支,起义人数达百万人,沉重的打击了隋王朝。

  其中瓦岗寨起义非常有名,算得上是农民起义,而瓦岗寨起义也以失败告终。

  但是,最后这片土地诞生的大唐这样一个伟大的朝代。“说到这里,李一嘴角带着笑意,谁能不喜欢大唐呢?】

  李世民:咳咳,低调低调。

  魏征看着自家陛下尾巴都要翘起来了,笑容是止不住的样子,实在没脸看。然后,他自己也忍不住露出一抹笑容。

  谁能不为大唐自豪呢?

  【“当然,任何朝代都避免不了起义这种事情,哪怕伟大如唐朝。

  而在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是黄巢起义。

  这场起义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它以流动作战的方式,避实攻虚,走遍大江南北,因此‘造成的破坏是巨大的,所到之处就是战火连天。

  这样的流动作战自然是不可能长久的,因为没有底盘没有根基,失败实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是纯粹以破坏力来说,黄巢起义堪称历代起义中最有破坏性的。“李一长长一叹,战争到最后,受苦受难的永远是百姓。

  “任何起义都不可能是完全得到赞美的,但在正史,野史中,对于黄巢的评价却全是负面的。”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李一神色复杂。

  “他诚然踏尽公卿骨,但是,他也屠戮了无数百姓。

  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确实是推翻封建统治的行径,具有革命的进步的意义,但在荼毒普通老百姓的手段上,历史上那些声名狼藉的屠夫,可能比之他都望尘莫及,不得不甘拜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