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业寺的夜晚很漫长,伴着青灯古佛的日子更是可见的清冷,那些看不见的苦难和困境也并不会因为我们看不见就不存在,可这些只会让滋长武则天心中的野心,让她更加渴望逃离这里。

  而她和李治曾经那一段感情是她唯一的机会,只是感情浓烈的时候,她的情郎都没有给她留下任何承诺,何况后面失去父亲,忙着登基处理国家大事的皇帝呢。

  然而,后来的则天女帝,彼时的武媚娘还是做了各种准备,那缠绵悱恻的情诗《如意娘》是她这些时日依然惦记情郎的证据之一。”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李一慢悠悠的念着这首并不著名,却很有意义的诗,感叹道:“我因为想你念你,以至于相思过度,精神恍惚,将红色看成绿色。无边的思念,让我暗自哭了多少回,如果你不信的话,那就打开衣箱,看看我石榴裙上的斑斑泪痕吧。”

  “当时的武媚娘写下这首诗是为了未来相遇那一刻做准备还是真的情不自禁我们不得而知,但她一定是惶恐又不得不时刻准备着的。

  九五至尊最不缺的就是女人,曾经的情郎可还记得她吗?她能逃离这里吗?她能打动这位曾经的情郎,现在的皇帝陛下吗?

  她没有任何把握,她只是想赌一赌,她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不过,武媚娘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是李治,一位感情充沛、称得上心肠柔软的皇帝。

  永徽元年五月二十六日,这一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忌日,李治在宫中举办了盛大的祭奠仪式,随后带着众人来到感业寺祈福。

  武媚娘是李世民的嫔妃,自然要在祈福的现场。两人相见那一刻必然是感慨万分的,当然,也是喜悦的。

  当李治看见《如意娘》之后,也许他便产生了接武则天回宫,与之日夜厮守的疯狂念头。

  后来因此而掀起的种种波澜我们也都知道了,武媚娘在成为皇后之前的宫斗很激烈,甚至有了她为了夺宠陷害而害死自己的女儿的传言,是真是假我们就不知道了,但是可见当时的后宫斗争有多激烈。”

  要知道这位女帝陛下不仅有野心有抱负有行动力,也同样是个宫斗冠军,而在当时,后宫和前朝又息息相关,这份胜利不仅是在后宫的胜利,也是对前朝的一大胜利,尤其来之不易。

  而李治和她的感情也是这样一点点的加深的,最开始,哪里有那么多一往情深呢。】

  武媚娘神色莫辩,可下巴却抬了抬,冷笑道:“废后王氏害死我儿,此案早有结论,是谁在妖言惑众,诋毁本宫。”她雷厉风行的让人去彻查,又一次清洗宫廷。

  【“废王立武并不仅仅是后宫的事情,更是关乎前朝,起初或许是出于情爱,可当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强烈反对,李治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时,他意识到这同样是一个机会,一个夺回属于自己权势的机会。

  君臣之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废后一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而李治却借此牵连众广,辨别出朝廷重臣的立场。

  最后,他借此重振皇权,打击元老大臣势力,长孙无忌也是因此下台的。“李一有点感慨,要说起来长孙无忌的人生经历那不要太丰富,少年丧父,被赶出家里,和妹妹相依为命,哪怕舅舅对他们很好,可是终归是寄人篱下,好不可怜。后来跟着自己的妹夫,过着刀光剑影的日子,他曾经是备受帝王信任的辅政大臣,也是一代权臣,最后又潦倒被废,一生几次大起大落的,也算是一个传奇了。】

  长孙无忌立马请罪,侄子不留情面不假,但是在这其中他扮演的角色也没有多光彩,说得好听点是阻止皇帝“犯错”,说得难听就是插手皇帝后宫之事。

  固然帝王无私事,可是未来那个他真的没有私心吗?那不只是侄子,更是皇帝,可他却处处压着皇帝......称得上一句取死有道。

  李世民头痛的摆手,“说了不以未来定罪,辅机,你起来吧。”儿子想要收回权利肯定是对的,但是对待发妻却......李世民有点一言难尽,他和耶耶都是尊重妻子的人,小儿子倒是不一样。

  哦,不对,他也爱重,只是分人,并且爱重出全新的世界,就差把江山都捧给人家。

  李世民一边想着要打小儿子屁股,一边又想着大舅子,辅机,也确实失了进退,嗯,他得斟酌斟酌。

  【“而当时的武则天也是在这过程中成为了李治政治上的“盟友”,不在局限于后宫之中,她也因此看见更精彩更广阔的天地。”

  “做皇后当然很好,可是她已经见识到另一方天地,又怎么会愿意让自己从此局限后宫那一小方世界里呢?”

  “她向往那广阔的世界,于是更加汲汲于权利。”

  “而这个时候,李治也确实需要她,夫妻搭档非常愉快。

  永徽六年,武媚娘成为皇后,这代表她和李治在这场权利争夺中取得显著的成果,他们占据上风。

  此后两年,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势力越发被打击,显庆四年四,武媚娘与李治达成共识:将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来济等人削职免官,贬出京师。

  至此,李治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

  “通过废立皇后这件事,李治一一收回权利,加强集权,打击世家,而武媚娘获得皇后之位,将手触及朝政……这对夫妻,真的就是一石多鸟,厉害的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