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才女,蔡文姬应该也很有名吧?”

  “蔡文姬的人生经历和李清照是有一丢丢相似的,但是比起李清照,蔡文姬的命运要更加惨淡一些,在国家即将灭亡的时候,她被匈奴掳走,在异域生活了十二年之久。

  苦难加诸于她身上,女性难以忍受的痛苦,世人异样的目光,她都一一承受并活下来。”

  “我很高兴她没有选择死亡,而是坚强的活下来。”

  “活着就有希望,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后来,曹操迎回这位命运多舛的才女。”

  “蔡文姬擅长写叙事诗,她的《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挺有名的,其中《悲愤诗》是华夏文学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长篇五言叙事诗。而《胡笳十八拍》是乐府诗,还是以骚体与七言结合而开创了新奇独特的诗歌形式。

  在诗歌上,蔡文姬留下的诗赋并不算多,但却都非常有创新性和建设性。

  此外,我们都知道战乱是导致文化消失的一重重要因素,还有一个则是古代书籍多藏于少数人手里。

  而蔡文姬的父亲则是东汉有名的文学家,并且就这么个女儿,所以蔡文姬从小就饱读诗书。

  但战乱降临后,蔡家也遭遇种种变故,最可惜的就是那一屋子的藏书,于是曹操迎回蔡文姬后,问她还能记住多少书籍,而蔡文姬说:“当初父亲留给我的书籍有四千余卷,但因为战乱流离失所,保存下来的很少,现在我能记下的,只有四百余篇。”于是蔡琰将自己所记下的古籍内容写下来送给曹操,没有一点错误。”

  “蔡文姬为文化保存和传承做出重要贡献,感恩。”李一顺便为另外那些被战乱所损毁的书籍感到遗憾和心疼,今天华夏不见那么多古代工艺知识,没有一个战乱发动者是无辜的!】

  家中富有藏书的人决定要给自家藏书再多抄几份,践行狡兔三窟的道理,嗯,也免得后人叽叽歪歪这个没有了那个消失了,好惨。

  【“所以蔡文姬也是古代当之无愧的四大才女之一。”李一鼓掌,然后继续道:“说起才女,还有一个人名气非常大,当然,我们先不说她。”李一露出一个神秘的笑容,“重要的人物总是最后登场的嘛。”

  “说一下谢道韫好了,这同样是大名鼎鼎的大才女,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不知道惊艳多少人。”

  “这句诗还有一个典故呢,据说在谢道韫很小的时候,有一回和兄弟姐妹们在一起,适逢下雪,谢安兴致大起,指着洋洋洒洒的雪问孩子们:“白雪纷纷何所似?”有人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而道韫悠然神想后道:“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道韫加入了自己的遐想,将飞雪比喻成柳絮,就是这样一段吟诗偶得的佳话,成为后世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典故“咏絮之才”。

  也因为这个著名的故事,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后来有人编《三字经》的时候就以“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来警示男人要努力。

  “在古代有许多出色的女人,比如东汉末年的蔡文姬能分辨琴声好坏,晋朝的才女谢道韫则能出口成诗。像这样的两个女孩子,一个懂音乐,一个会做诗,天资如此聪慧;身为一个男子汉,更要时时警惕,充实自己才对。”李一呵呵道:“古代的男人,哪怕是赞美女子,也充满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有点想骂人。”

  “当然,能被作为例子引用进来,就可以看出她们的才华确实让世人认可了。”

  李一又道:“魏晋南北朝世人成型,时至东晋,更有“王与谢共天下”的说法,后来刘禹锡还写了一首《乌衣巷》,其中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更可看出王谢两家曾经的辉煌。

  而谢道韫就是出自这样的大世家,所以她家学渊源,饱读诗书,更是被称为有林下之风,也就是有竹林七贤那样品格的大贤才的意思。”

  “等到要嫁人的时候,谢家考虑的自然也是门当户对的王家。

  遗憾的是才女们嫁的男人通常都不咋地,谢道韫也是。”

  “后来东晋王朝气数已尽,孙恩起义爆发。而当时任会稽内史的谢道韫的丈夫王凝之却迷恋上道教,面对强敌进犯,不是积极备战,而是闭门祈祷道祖能保佑百姓不遭涂炭。

  谢道韫劝谏了丈夫几次,王凝之一概不理,谢道韫只好亲自招募了数百家丁天天加以训练。孙恩大军长驱直入冲进会稽城,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杀。

  谢道韫目睹丈夫和儿女蒙难的惨状,手持兵器带着家中女眷奋起杀贼,但终因寡不敌众被俘,可即使被俘虏,她也还是那个孤高不屈的谢道韫。

  她抱着三岁的外孙刘涛,对孙恩厉声喊道:“这事出在王家,与其他家族的人有什么关系一定要这么做的话,就先杀了我。”

  孙恩此前听说过谢道韫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今日又见她如此毫不畏惧,顿生敬仰之情,非但没有杀死她的外孙刘涛,还派人将她们送回会稽。”

  “她就是这么一个连敌人都能折服的奇女子。”】

  谢道韫:......好消息,自己青史留名,名声很好;坏消息,朝廷要完蛋了,家族要没落了,丈夫很不行,一家还差点死光光。

  谢道韫:别问,

  【“华夏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卓文君,她也很有名气,虽然这名气来源有点,嗯,一言难尽。”李一心情有点复杂,说了那么多独立坚强的小姐姐,突然来了个‘恋爱脑’,委实有点不忍直视。】

  刘彻随口道:“这个名字倒是有点熟悉。”他大汉的,还是前秦的?

  主父偃笑道:“是司马相如之妻。”那当然熟悉啦,毕竟您当时还兴致勃勃的吃过这个瓜呢。

  司马相如眼皮跳了跳,感觉不会是什么好事情。

  【“说起卓文君,就必须说起那个著名的‘爱情故事’,一方面来说,卓文君的爱情观念称得上先进,甚至在很多时候都是作为古代女性追求自由恋爱的典范,也是一种反对封建包办婚姻的正面例子嘛,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很想对她说:小姐姐,一个渣男有什么值得挽回的啊!”

  “是滴,富家女和穷小子的爱情故事在古代是层出不穷,哪怕实际上很少出现,所以往往出现一例就很被大书特书,但是这些都不妨碍穷书生们有一个暴富梦,所以热衷写这种庸俗的爱情故事。”

  “而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也算不上美好,或许最开始是美好的,但是爱情的最后总是柴米油盐,于是爱情遇上了生活,被磨搓的面目全非。

  而但穷小子发达后,也不会记得你和他共患难的事情,只会重新找娇妻美妾,享受新生活,你只会成为一个黄脸婆,一个饭黏子,一个蚊子血。“李一翻了个白眼,再次对这种爱情故事表示不屑。

  “但另一方面,从时代和实际出发,卓文君的挽回又很真实,毕竟古代不是现代,可以不爱就踹,拳打辣鸡,脚踢渣男,过自己的小日子。

  在古代,女人被抛弃,下场往往很惨淡,世人的异样目光和闲言碎语往往不会冲着男人去,哪怕女人才是受害者。“】

  不知道多少女人暗暗点头,可不是,别人只会说你无能,拢不住丈夫的心,至于是男人太好色谁在乎呢?男人当然也会有舆论压力,但是比起女人,实在算不了什么。

  说卓文君不该挽回丈夫的心,那怕是没吃过生活的苦。

  这个作践女人的世道可不会因为她卓文君是个大才女就对她手下留情。

  【“从现代女性的角度来看,我当然不喜欢这种爱情故事,更不认同这种挽回和妥协,但是以后世的思想来评价古人的事情,本就是不合理的,唉。”李一有些愤愤不平,这种例子看一起就生气一次,真讨厌。

  “《凤求凰》这首曲子大家都知道吧,司马相如就是以它打动了卓文君,所以这首曲子也随着他们的爱情故事而流传后世。”

  “不得不说,虽然司马相如是个穷小子,但是确实是个有才华有潜力的穷小子,卓文君会看上他不是没道理的,后来司马相如也确实发达了,他被汉武帝赏识,成为汉武帝身边的近臣,为其作赋。

  不说司马相如是不是个屑男人这种事情,光看其才华,其本身是“汉赋四大家”之一,被誉为“赋圣”、“辞宗”,由此可见卓文君的眼光还是没问题的。“李一撇嘴,不过古代男人风流根本不算什么,何况司马相如只是纳妾,不是休妻,啧。

  “等司马相如发达后,要纳妾,卓文君就写了首《白头吟》给他: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爱情应该像山上的雪一般纯洁,像云间月亮一样皎洁。听说你怀有二心,所以我来与你决裂。今天置酒作最后的聚会,明日一早便在沟头分手。我缓缓的移动脚步沿沟走去,过去的生活宛如沟水向东流去。”

  李一表示:小姐姐,我倒是宁愿你是真的来相绝的。

  “或许那时候卓文君的第一反应确实是想要分的,但是爱情抵不过现实,再找一个难道比这个更好吗?不找,一个已经和家族有嫌弃的弃妇真的回得去吗?在古代一个女人想要单独生活太艰难了,这甚至不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李一叹了口气,这就是现实,哪怕现代社会离婚女人都会被说三道四,何况古代呢。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当初我毅然离家随你走,就不会像一般女孩一样凄凄啼哭。我满心以为嫁了一个情意专心的称心郎,可以相爱到老永远幸福。男女情投意合就像钓竿那样轻细柔长,鱼儿那样活波可爱。男子应当重情重义,失去了真诚的爱情是任何钱财珍宝都无法补偿的。”】

  最初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卓文君看着窗外,蓝天白云,很是美好,可是她的心早已经心如止水。

  她还能相信爱情?不,没有爱情了,所以她能把握的也就是荣华富贵。

  【李一到底露出一个笑容,“不论这首诗的本意是什么,只从诗本身来看,卓文君是真的不愧四大才女之一的名头。”

  “要是卓文君是男子,指不定谁先发达。”李一吐槽,“卓文君是真的很才思敏捷,当司马相如给她送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她立刻就懂是什么意思,这里面就缺了个亿,回忆的亿,意思是说他们已经没有回忆了,也就是说司马相如变心了。

  于是卓文君就回了首《怨郎诗》,这是一首数字诗,既然司马相如送她一串数字,她就以这些数字回一首诗。”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李一摸着下巴道:“和后来那句生人不做女儿身,百年喜乐岁他人倒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数字诗后相传卓文君又附《诀别书》 《白头吟》给司马相如,而司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惊叹妻子的才华横溢。又被勾起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两人白首偕老,安居林泉。”李一表示,“这个结局对卓文君应该算不错吧。”】

  “浪子回头金不换嘛。”有人表示,这结局明明很好。

  “有卓文君这般才女为妻,司马相如也该珍惜嘛。”

  “其实男人只要不宠妾灭妻,纳个妾也是小事罢了。”毕竟成功了,贤妻美妾,红袖添香,才是快意人生。

  李一:呵呵,呵呵。

  【“说到才女篇的时候,我以才女佳人,白衣卿相开头,才女佳人大家也知道了,那么白衣卿相是什么由来呢?

  华夏四大才女却有五个,而第五个就是这白衣卿相的由来。“李一表示:是不是白衣不要紧,反正念起来顺口,意思到位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