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农民起义的烽火燃遍全国时,隋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也日益加剧,彼时隋炀帝猜忌大臣,擅杀文武将臣,搞得人心惶惶。

  时李渊就任太原后,稳定山西局势,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他招降纳叛,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

  大业十三年,正式起事,当年就攻下长安,控制关中局势。

  而随着隋炀帝身死,大唐建立,李渊登上帝位,但是彼时天下未定,各种起义势力格割据一方,此时的唐也不过算是一方诸侯国罢了。

  而往后这段大唐初期南征北战,横扫天下的日子,群星闪耀,但是是最明亮的太阳只有一个,那就是秦王李世民。

  李渊割据一方,而秦王李世民则让大唐成为最后的赢家,否则鹿死谁手也未可知。“李一感叹一句,然后义愤填膺道:“二凤陛下立下的功劳越来越多,赏无可赏,封无可封,他成为天策上将,可以自行开府,当时谁不知道大唐其实有两个“太子”呢?”】

  李建成也觉得自己委屈,耶耶实在偏心李世民,那么搞他又算什么。

  李世民哼了一声,他应得的赏赐。

  【“虽然唐太宗也很屑,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换太子,更没有对李泰做出什么承诺过对吧。”

  李一认真解释道:“尽管作为皇帝对太子和其他皇子一碗水端平确实很离谱,但是李承乾和李泰却不能类比唐太宗和李建成,因为李渊有犹豫过,有承诺过,而唐太宗没有,他只是出于做父亲对孩子的好罢了。”李渊这个当爹都亲自鼓励自己的儿子自相残杀还有什么好说的,比之他,唐太宗好歹只是出于一腔父爱罢了,儿子自己有野心难道还要怪当爹的太爱儿子吗?

  李一轻哼一声,“大唐的半壁江山都是唐太宗打下的,唐太宗有资格说没有他就没有大唐,他凭什么不能争这个皇帝,而李泰有什么,只有宠爱和野心。”

  李一为二凤陛下叫屈,“李泰践踏二凤陛下一颗为人父的慈爱之心,将这份宠爱化作利刃捅回去;而二凤陛下却是被伤透心,也为了自保到最后唯有寸步不让。”

  “李渊活该,李建成只会坐享其成,李泰是傻逼,大概只有李承乾确实是受了委屈,可是他一个要当皇帝的却连这个压力都承受不住,大唐的未来如何指望他?要知道他的父亲曾经经历过比他更大的危险更大的压力,何曾被压垮过?

  诚然,放眼华夏五千年也没有几个皇帝比得上唐太宗陛下,可是李承乾面临的压力也不过是一个受宠的弟弟罢了,这个弟弟的势力也没有多大;他面临的压力也不过是朝臣的期望和严厉,可是这些人难道是要害他不成吗?都不是。

  李承乾不是李世民,可是他承受的危险和压力也远远不如李世民啊,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假如他是一个普通少年,我们当然可以斥责这种教育方式,可是他是太子,是未来的皇帝,如何能比同普通人家的少年?”李一冷漠道:“我要是同情他,那以后的大唐百姓遇上一个不靠谱的皇帝,谁心疼这千千万万的百姓?”

  “他的压力很大?呵呵,那是没经历过清朝的九龙争嫡,要是康熙的太子这么脆弱,还能当几十年的太子,早就被屁股下的弟弟们干掉了。”

  “他是腿瘸了,可是他爹有流露出要废太子的意思吗?没有。他自己先自暴自弃,难道不应该趁机让他爹更怜惜他,稳固自己的地位吗?”李一呵呵道:“就这个素质,好一点以后真的当皇帝大概也是平庸无奇,坏一点成为昏君我也是相信的。”

  “他患上腿疾都十七岁了,在古代要是早点成亲都是当爹的人了好吧。”李一暗想,据说李承乾十一岁就有孩子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正就算有孩子肯定也不是他亲自教导的,不然能这么脆弱?虽然不是说为父就能则刚,但是这实在不像是有孩子的性格。

  李一扔掉八卦的心思,继续呵呵道:“要知道作为皇帝,承受压力不是最基本的吗?”

  “皇帝这种东东真的很靠个人素质,像龙凤猪这种根本就是天成自然的,仿佛生来就会做皇帝,尤其是秦始皇,想想他的经历,哪有时间接受什么皇帝教育,九岁才回国,之前都是躲躲藏藏的,十三岁就当秦王,只怕基本的学习都不一定完成,结果亲政前就干掉妨碍他掌权的对手们。

  这根本就是天生的皇帝,什么压力只会化为他的动力好吧。

  再看汉武帝,十六岁就当了皇帝,唐太宗十六岁上战场之后从此南征北战,这两位可和李承乾一样是出生富贵,环境相似了吧。

  看人家不但有被压力压垮吗?没有,还成就一番伟业。”

  李一哼唧唧道:“好。你说龙凤猪太牛逼,历史上也就这三个,那康熙呢,八岁登基,十四岁亲征。”

  “算了,这些年都太厉害,李承乾完全够不上,换个也有弟弟在屁股下虎视眈眈的太子继位的皇帝好了,就朱高炽吧。

  前面说过的胖皇帝明仁宗,这个在历史上算得上比较一般的了吧,屁股下有同父同母更宠爱的弟弟虎视眈眈,亲爹还亲口暗示过,地位真的不怎么稳定的明仁宗,人家的心理素质如何?远胜李承乾。

  连明仁宗都不如的李承乾,我很难想象他真的当了皇帝会是什么样。”

  “如果需要亲爹扶着呵护着才能成功当上皇帝,那真的有意思吗?”

  “让二凤陛下反思之前,先反思自己真的能胜任皇帝这个位置吗?现在压力都承受不住,将来如何承受一国的重担?”

  李一突然想到扶苏,虽然都说扶苏不好,可是扶苏还能盯着始皇帝的压力和他据理力争,被贬后也脚踏实地的和蒙恬一起干活,就这份定力也胜李承乾太多了好吧。

  还有同样是千古一帝的太子的刘据,造反都比李承乾轰轰烈烈。】

  李世民:……

  他看了眼完全能听懂已经脸色煞白的长子,还是个孩子呢。

  人与人之间是不一样的,李世民早就知道了这一点,承乾,他不适合做皇帝啊……